一、用敦和造句?
在受伤之前,他是一个工作勤奋,性格敦和的人,但受伤之后,他变得暴躁,喜怒无常。
周总理有着那种始终不渝、温厚敦和的神情风度
这些乡下来的年轻人都很敦厚。
他把高度的精明和敦和的外表结合了起来
谢谢您,母亲,谢谢您爱抚、您微笑、您信念、您信任,但最重要,谢谢您这样慈祥敦和,母亲。
对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含蓄的底蕴是敦和,这是礼乐传统赋予含蓄的民族内容。
朱自清敦和温厚的散文风格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最深
二、老子的“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怎么解释?
鉴于《老子》的写作年代与现在相隔甚远,同时,当时的字义有些与现在并不同,其中或有增、删、改等情况,建议结合上下文、全文的了解其内容,而非断章取义的了解。
此句出处全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晦以理之徐明?熟能浊以静之徐清?熟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一段是老子在描述古代的“仕”这个阶层中的优秀者的样子。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翻译:古代擅长为仕的人,境界微妙通达,高深莫测。正因为此,只能勉强形容一下。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翻译:
谨慎如履薄冰;老子所处位置,冬季的冰的厚度有限。
犹豫的态度就像看见邻居都敬畏;
严谨的时候,就像在别人家做客,遵守礼仪的样子;
轻松的时候,就如春天河川中融化的冰,有激情的样子。
敦兮有解释为敦厚的,个人理解是混敦的敦(山海经中有此用法),与后面虚怀若谷配合。这里指生活态度的朴素、宽厚。
旷兮其若谷:虚怀若谷。实际就是善下,善如水的意思。
混兮其若浊,混沌的一种状态,后世演化为水至清则无鱼。
三、敦诗悦礼,膺禄美厚.威仪抑抑,朝野惟静什么意思?
①
“敦诗悦礼,膺禄美厚;威仪抑抑,朝野惟静”大意为: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受到国家优厚的待遇;仪表堂堂态度谨慎的样子,在朝廷中心胸怡静。
敦诗悦礼:饱学诗书,知书达理。
敦:敦厚;
诗:诗经。
膺禄美厚:受到国家优厚的待遇。
膺:接受;
禄:俸禄,国家待遇;
美厚:十分丰厚。
威仪抑抑:仪表堂堂礼彬彬,态度谨慎。
抑抑:慎审貌;谦谨貌。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接受朝廷给予的俸禄丰厚。
态度谨慎的样子,在朝廷中心胸怡静。谢谢~不知道是否满意~西狭颂的译文网上确实没有四、敦兮若朴,敝而新成的读音和意思?
敦(dūn)兮(xī),若(ruò)朴(pǔ);敝bì,而ér,新xīn,成chéng
含义:变化是道的功能,不变是道体,敝则新,多则惑,少则得,万物在道的约束下不得不变,都在反着变,道者反之动,有何疑哉,知其道者欲扬先抑,欲得先失,欲下先上,欲乐先苦,出此道者不见得失来去,静而有止也。
出自《 道德经 》第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善于行道之士,精妙通达,深刻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来形容他:小心审慎啊,像冬天涉足江河、如履薄冰;警觉戒惕啊,像提防四周的围攻;拘谨严肃啊,像作宾客;融和可亲啊,像冰柱消融;淳厚朴质啊,像未经雕琢的素材;
空豁开广啊,像深山的幽谷;浑朴纯厚啊,像浊水一样;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的趋进?保持这些道理的人,不肯自满。只因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敦(dūn)兮(xī),若(ruò)朴(pǔ);bì,ér,xīn,chéng.意思是淳朴的好像妹经雕琢。破旧的是新成的。
五、“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是什么意思?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出处:《老子》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老子》原文与译文 第十五章
1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3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4 保此道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1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
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2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3 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4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
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六、臻于至善敦行致远?
意思是具有厚道的行为的人,能够长久存在。
“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强调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
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远大抱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
七、敦兮若朴什么意思?
解释: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
原文: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出自《老子》。
译文: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敦兮如朴的意思就是纯朴得好像没经过雕琢一样。
③
敦厚的品性像未经雕琢的璞玉朴实无华。
八、敦笃励志果毅力行的解释?
这是西交大校训里的一句。全部是“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敦笃励志 敦笃:指敦厚笃实。
《左传·成公十三年》:"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敦厚:诚朴宽厚。
《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笃实:纯厚朴实,忠诚老实,踏实实在。《易·大畜》:"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宪公躬孝、践行、笃实,而辩于文。"励志:指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
《旧唐书·李渤传》:"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学,隐于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敦厚诚信的品德,吃苦耐劳、创新、实干的社会责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具西安交大校训。
意思是精勤求学:精勤指专心勤勉,求学意为探求学问。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行,完善知识结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学无止境,终生不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敦笃励志:敦笃指敦厚笃实,励志指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果毅力行:果毅指果敢坚毅,力行一是指竭力而行,二是指努力实践。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做敢为,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事业心。
忠恕任事: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任事一是称职,胜任所担当的职责;二是顶事、顶用。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坦荡胸怀,尽心为人、仁者爱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以“为世界之光”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挑战性的工作。
九、敦的古义?
①厚。《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庞纯固,于是乎成。”《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知道正确的道理而不去实行,即使知识渊博,也一定会处于困境。)
【引】厚道。《韩非子.难言》:“敦祇恭厚。”
【又】注重,推崇。谢朓《赋贫民田》诗:“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②<动>敦促;督促。《晋书.谢安传》:“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
读音:tún
通“屯”。驻扎。扬雄《甘泉赋》:“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
duì古时盛黍稷的器具。《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
读音:diāo
通“雕”。彩画;刻画。《诗经.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
读音:tuán
①团;园。《诗经.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②<形>聚拢的样子。《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敦本】注重根本。本,指农业。
【敦庞】富足。敦厚、淳朴。
【敦序】分其次序而亲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