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竹荪为仙女的句子?
被称为“山珍之花”的竹荪,是一种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
白白的伞盖,看上去像是蕾丝纱裙一般美丽的外表之下,是脆嫩的口感和满满的新鲜滋味。
二、新鲜竹荪文案?
竹荪为食用菌,一般长在高温的地区。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又名竹笙、竹参,含有多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谷氨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物质,适量食用可帮助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补充营养的功效。
三、种植的竹荪该怎么描述?
1、竹荪简介
竹荪又名竹参、竹笙,是历史悠久且营养价值极高的名贵食用菌之一。竹荪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时期《酉阳杂俎》。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鲜美的味道及其漂亮的外观,而拥有“菌中皇后”“山珍之花”的美誉。 我国拥有比较悠久的记录、栽培竹荪的历史,是最早食用竹荪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工驯化栽培较早的国家。
竹荪在我国食药用菌中所占的资源丰富,占全世界竹荪种类的1/2 左右。我国分布有长裙、短裙、黄裙、朱红、红托、皱盖和棘托7个种,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由我国学者命名,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等地,其中以福建南平、贵州织金、云南昭通、四川长宁县最为闻名。
2、竹荪的培养
竹荪产于富含腐殖质黑砂土和黄砂土中,pH 值 5.5-8.5。我国的人工栽培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竹荪于20世纪80年代由福建省古田县首先驯化成功。在我国福建、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已有大规模栽培,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新秀。
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椴木、竹类、甘蔗渣、木屑等,采用露天竹林地栽培、箱栽和床栽形式。
用菌蕾做材料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基用马铃薯,pH值4.5-5.0,15-20 ℃条件下培养15-20d得纯母种,纯种白色菌丝,遇光会变紫红色或淡粉红色。
接着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 30-45d即得原种。
可直接使用原种,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
等早春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开始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 cm,便于保湿及产生菌索。
同时,注意保持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和覆土湿润。
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温度为 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左右覆土中就长出菌索,大致2个月时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
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泥土和菌托,烘干或晒干即为商品。
体大、色白、无虫蛀者为上品。
3、竹荪的营养成分
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 等,其菇体中富含 19 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其氨基酸含量种类全面,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其组成结构基本相同,氨基酸总量中有 40%左右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组氨酸、精氨酸等婴儿必需氨基酸以及谷物食品中所缺乏的赖氨酸等。
比较不同产地长裙竹荪,可发现其所含 18 种氨基酸的含量因产地、菌种、组织部位和测定方法的 不同会有所差异。
日本医药学专家上野三郎等人从竹荪中提取主要含有缩氨酸氮的多糖物质,对鼠腹腔癌增殖的抑制率达70%,其抗癌活性远优于香菇、冬虫夏草等抗癌菌类食物。
食用竹荪也富含 B 族维 生素及 VK,VD,VA,VE 和多种矿物质,B族维生素是食用菌种主要维生素。
同时,长裙子实体含有铁、锰、锌、硒和铬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竹荪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和水溶性造就了其特有的鲜美风味,干品竹荪有类似柏木油的浓郁香气,其成分主要是雪松烯和雪松醇。
4、竹荪的重要功效
竹荪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碱性食品,长期食用有助于改变人体中脂肪酸的含量和血脂的值,能够起到降低“三高”的作用。
除此之外,竹荪还有许多生理学功效,如减少或者消除脂肪的堆积,降低胆固醇含量等作用。
从竹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很多,包括多种氨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等,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突变、降血脂、抗肿瘤、抗菌、抑菌、抗病毒等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研人员从长裙竹荪子实体中分离到多糖。竹荪多糖存在于竹荪的细胞 壁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真菌多糖,尤其 是药用和食用真菌多糖的作用,在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中,可以激活巨噬细胞,T,B 淋巴,自然杀伤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调节。
竹荪所含的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是一种以葡萄糖为主的多糖,具有较高的黏度,并通过了刚果试验证实,此多糖具有高度有序的三螺旋结构。
竹荪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疗效,例如在抑制肿瘤细胞增生、提高凝血酶活性、消除炎症、激活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降低血液中血糖含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此外也具有一定的抑制艾滋病能力。
有学者研究表明,竹荪多糖 (包括粗多糖和纯化的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经常发生的脂质过氧化,特别是在人工细胞膜上,这个可能揭示了竹荪为什么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机理之一。
对竹荪药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竹荪凝集素、竹荪多糖、 竹荪抑菌,以及一些小分子活性成分方面。
长裙竹荪粗提物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李斯特菌、副溶 血弧菌等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再者,抑菌活性物质在中性环境以上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还能耐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环境。
韩慧等人在长裙竹荪抑菌作用研究中,对长裙竹荪浸提液的抑菌特性进行了试验,选取的菌种包含细菌、真菌(如霉菌和酵母菌),比较了不同菌种对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
此外,试验中还对较高温度和压力条件与竹荪提取液的关系进行探究,并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相关食品,比如淀粉类、蛋白类和肉类进行效果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长裙竹荪的提取物(含有抑菌成分)能明显抑制细菌,但是对于真菌则没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此外,抑菌成分能够耐受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和压力,而相关食品的试验效果也比较理想。
细菌培养基 pH 值约为 7.2,说明竹荪的浸提液可在微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作用。
这与很多防腐剂只能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防腐作用相比有较大优势,因此竹荪的浸提液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突破意义的新型天然食用防腐剂。
四、竹荪被尊称为什么?
①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被人们称为“菌中皇后”。
竹荪能够配得上“菌中皇后”的美称,可以知道其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少的好处。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在古代,竹荪就作为贡品呈送皇家食用。而近代,1973年,我国总理周恩来宴请美国特使基辛格时,席上有“竹荪芙蓉汤”,经过美国记者报道后,竹荪的名气便不胫而走,很快竹荪这种菌类的美誉就传遍世界。
②
因为它的体态优美素雅,做成菜肴后色、香、味、形四绝,有人赞誉它是“真菌皇后”。竹荪属于腐生真菌。它的生长发育需要特殊的生态环境。
五、山泉竹荪汤典故?
说起竹荪,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且说竹海里有一-蔡姓山民,夫妇勤劳善良,男耕女织,相亲相爱。
有一年久旱无雨,土地龟裂。夫妇二人整天开山引泉,敕活了不少因为干渴而濒临死亡的竹木和动物;但由于日夜劳作,妇人原本美丽的脸颊生出许多病癣,痒痛难忍,原本美丽的肌肤也变得面目全非。
一天夜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男人照例身披蓑衣出去巡山护林。
夜半,忽见得挂榜岩下烟雾腾腾,火光冲天,原来是雷电引燃了干枯的山林。
男人当下大声呼喊并奋力扑救,众乡亲寻声赶来,终于把山火扑灭,男人却被浓烟熏瞎了眼睛。
送走了众乡亲,看着床上痛苦不堪的丈夫,想起今后生活的艰难,妇人忍不住失声痛哭。
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却看见柴门“咿呀”自开,整个院子顿时祥光万丈,有位雍容端庄的妇人手托净瓶款款而来,两个眉清目秀的童子紧侍其后。
妇人认得那是观音菩萨,便立即拜伏在地,不敢抬头。
只听得菩萨柔声说道:“你命中本有此劫难,念你夫妇平时乐施善德,守护山林有功,我将助你二人度过此劫难。
明日去竹林走--遭吧。
”妇人欣喜若狂,连连磕头谢恩,不料一下碰到面前的竹桌子边醒了。
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妇人将信将疑,很是奇怪,忙叫醒男人。
原来男人刚才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于是更觉奇怪。
第二天,妇人起了个大早,换上洁净的衣服,提上香烛贡果,搀扶着男人往竹林深处赶去。
好不容易走到擦耳岩下,只见得峭壁千仞,古藤老树若隐若现;飞瀑九叠,凌空而泻七彩斑斓。
绝壁之上,有一神秘洞宇流光四溢却陡不可攀,似有似无的丝竹声,在幽谷缭绕回旋。
夫妇俩明白,这里一-定便是仙姑所在的地方,无奈却无路可寻,只得就地净手焚香,遥遥叩拜,虔诚祷告,之后抱憾而归。
返回的路上,妇人却发现路边楠竹旁有一朵特别的菌子,奇香扑鼻,形状独特。
“莫不是仙姑给我的?”妇人心中一动,却没敢说出来,与男人小心翼翼地把菌子掘出来,带回家中煮好吃了下去。
不久,妇人的病痊愈了,男人的双目也终于重见光明了。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菌子称为“竹荪”。因其神奇的美容保健功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六、关于竹荪的诗词。就是竹荪,不是竹笋哦?
荪指少司命 《楚辞·九歌·少司命》“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荪本义:香草。
一种芳香植物。亦名“荃” 《楚辞·九歌·湘君》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七、什么的竹荪?
常见的竹荪品种主要有短裙竹荪、长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四种,其中以清香型的红托竹荪味道最淡,而且还有一股清香的鲜味,这种竹荪的味道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不能习惯其他品种竹荪的气味?不妨尝一尝清香型的红托竹荪哦!
红托竹荪主要产自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因此红托竹荪也叫织金竹荪,但是这种竹荪产量较低,种植难度比普通竹荪要大,所以这种竹荪售价是其他竹荪品种的好几倍。
也正是这个原因,织金县的一些菇农也种植了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等其他品种。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味道淡的竹荪时,尽量说织金竹荪的全名:织金清香型红托竹荪。以免被一些商家钻空子高价销售普通的竹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