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尝动词义:1、形声字。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臣先尝之。——《礼记·曲礼》不敢尝。——《论语》百鬼迪尝。——《汉书·礼乐志》尝其旨否。——《诗·小雅·甫田》
2、尝试。尝,试也。——《小尔雅》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3、经历。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副词义:1、曾经。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二、文言文中尝?
没有,肯定没有 尝的意思除了本意品尝外,还有: 尝试 [try] 尝,试也。
——《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经历 [experience]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僖公十八年》
在古文中最多的还是作副词“曾经”讲 <副>曾经 [have already]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宋·王安石《伤仲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又尝同席读书的尝是什么意思?
①
又尝同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原文是:又尝同席读书,解释为: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出自《管宁割席》。
原文为: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②
文言文常用字,尝:曾经,过去… 例:尝与人佣耕。
四、“尝射于家圃”中“尝”的意思是什么?
曾经.
尝射于家圃:曾经在家中庭院中射箭。
文言文中,“尝”一般译为“曾经”,
五、词理必弱文言文中尝与诸小儿游的尝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王戎识李》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诸〕众多,一些,这些
④〔游〕玩耍。
⑤〔子〕果实。
⑥〔折枝〕压弯了树枝。
⑦〔竞〕争着。
⑧〔走〕跑。
⑨〔信然〕的确是这样。
⑨ 〔唯〕只有。
⑩ 〔信〕果真。
【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