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原文?
①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是来自鲁迅先生是散文“故乡”。其实鲁迅先生写这句话就是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勇于发现。不能只拘泥于固有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扩大思维,扩大生存空间,去寻找更合适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②
鲁迅《故乡》中的原文: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是原文,原文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作品《故乡》,在原文的最后一段出现。
作者通过这句话,是想要表达“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坐船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而现在很多人把它改成“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想要表达的则是:不管什么时候,哪怕前方没有路,只要自己肯走,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也指群众能够开拓/破坏的力量,把没有路的地方,都走出一条路来。
拓展资料: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作者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二部分又分四层,第一层次(从“第二日清晨”到“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次(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写“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在这一层次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当时“我”家与闰土家的情况:“我”家的家境不错,“我”是一个少爷;闰土家境虽然不算好,但也还算过得去,“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闰土的家境还可以,也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的势力还没有来得及渗透到中国的农村。
接着作者写到自己与闰土相交的几件事,并且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第三层次(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写作者见到了“圆规”杨二嫂。杨二嫂本来被称作“豆腐西施”,但现在在作者的眼中,她已经成了一个自私、刻薄、尖酸、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的代表。“我”从她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了这样一个人物。
第四层次(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第三部分又分两层,第一层次(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竟也跑得这样快”),写“我”及家人乘船离开故乡,其中插叙了杨二嫂的细节。
第二层次(从“老屋离我愈远了’’到全文结束),写“我”坐在船上远离故乡时的感受。
③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先生说的,意思是说地上原来是没有道路的,只是行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教育人们走别人设有走过的路,路在人走,不要想没有人走过,就是自己走的多了也可以走成路,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④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谁说的?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鲁迅说的。
鲁迅的名言中鼓励人们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一如下:这句话出自鲁迅《故乡》,文中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记得当初许多人都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要畏惧别人的眼光,要勇敢的做自己,坚持自己想要走的路。
鲁迅说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说的。
这句话是在他小时候,曾劝别人不要摘路边的李子的故事得来的。
三、植根于爱的前半句?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四、鲁迅的作品给我们哪些启示?
鲁迅先生以他那博大雄浑的文化气度及其所开创的一代文学精神,在创作意识、精神
气质、文化观念以及包括语 言在内的审美表现形式上,给中国当代作家以无穷的滋养和灵魂的启迪,甚至对于我们这一中学生也有很大的启示。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表大量的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中像横尸走肉般的中国人,因此鲁迅对我们的影响的非常巨大的。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 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
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
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
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
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
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存在。
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
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义。
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
“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
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
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
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
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
它所显示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
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
要“立人“,就要进行思
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去蔽。
鲁迅的三大精神:
(1)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
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
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
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
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坚决背叛所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看清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坚信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祖国。
中国知识分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中国人民决不甘受外人凌辱、为维护民族尊严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在鲁迅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后来又由于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指导而得到升华,获得了全新的性质和时代内容。
他无私无畏,吃的是“草”,挤出是“奶”,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鲁迅逝世以后,上海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和悼念活动,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
“民族魂”枣这正是中国人民对于自己伟大代表的最中肯贴切的评价。
(2)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就是百折不挠,就是锲而不舍。
鲁迅清醒地看到,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和牺牲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革命目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鲁迅历来不赞成对革命事业抱浪漫主义的幻想,多次批评那些认为革命“一个斤头便告成功”的人,指出:“倘若一切都四平八稳,势如破竹,便无所谓革命,无所谓战斗”,“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他一方面与敌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一方面痛斥出卖革命的叛徒,揭露附着于狮子身上的害虫枣钻入革命营垒的投机分子,以及在革命受到挫折时竞相忏悔颓唐的“翻着筋斗的革命家”。
在革命高涨的时候,他又告诫人们不要头脑发热,要“首先守住营垒”。
鲁迅岩石般的革命坚定性和韧的战斗精神,来自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来自与人民群众和先进社会力量的血肉联系。
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智大勇,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的高风亮节,什么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3)鲁迅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鲁迅不仅具有坚定的立场,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而且是致力于创新的改革家。
他用犀利的笔,鞭笞过损害和背弃祖国利益的洋奴买办,同时又坚决反对国粹主义和故步自封;他和全盘西化的倾向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又大力主张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长处,赞赏“汉唐气魄”,提倡“拿来主义”。
在他的全部文化遗产中,翻译作品约占三分之一。
他始终不倦地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并且特别注意反映弱小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压迫的斗争的作品。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博采古今中外之所长,加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根据表现新的生活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富有新意、富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
这种精神不但适用于文艺创作,推而广之,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今天,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我们要不断扩大同外国的经济技术交往和文化交流,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也必须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养料。
在这方面,鲁迅的遗产中有许多东西是能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的。
鲁迅的精神是我们所学习的,所敬佩的。
但今日发现有不小的高中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不已为然说:‘路迅尽管再伟大,他也不过是过出得人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个先代化社会,已经同鲁迅的精神脱轨了,所以我们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出学那过时的精神,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出学习现代化的物质精神。
’因此我做了一问卷调查,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是否知道甚么是鲁迅的精神呢?它是否有用?’结果是如何?看下面的结果——
有10%的人说只知道谁是鲁迅,但不知道什么是鲁迅精神,毫无不知道。
有30%说知道鲁迅是谁,也好像听过甚么鲁迅精神,但并没有了解过,也没有什么兴趣。
有20%的人说他们知道鲁迅和鲁迅精神是什么,也有初步的认识,但也知的甚小。
有15%的人说他们有细读鲁迅的作品,也依稀感觉到鲁迅所溶进文章中的精神,因此有点点的
自豪。
有10%的人只有深思过鲁迅的精神,认真去探讨鲁迅的精神。
其他的人简直连这个问题看也不看,转身就扔了,一副不可一世得样子,但也许上天才知道
他们是否有理由不可一世,还是身无一点墨的人。
根据上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人对于鲁迅的认知的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他们不能
看清楚鲁迅先生一点,不能认真想清楚一点。我在此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够改正这一点,因为鲁迅的精神在今也是很有作用的。
近年来有一种呼声频频出现,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经一个世纪的艰苦奋
斗和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扬眉吐气,满怀自信地迈向国际大舞台。
那么,中国要全面走向世界,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靠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以及“入世”步伐的临近,我国将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而在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然而,对照现实,我们不能不深感忧虑。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原所长资中筠先生在一篇访
谈文章中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在生产、经济方面碰到的困难还是能够克服的,也是可以赶上去的,但十几亿人的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一代一代人成长得很快,但国民素质不用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不容乐观的。
而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国际竞争中人的素质考虑得不太多。
”国民素质问题,说到底,还是“国民性”问题。
如果说“国民性”是根茎的话,那么国民素质就是枝叶。
而国民精神就是花果。
有什么样的“国民性”,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素质,也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精神。
反过来说,我们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恰恰说明根除困扰、阻碍我们民族进步“劣根性”的任务依然艰巨。
面对逼人的形势,我们重提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学习他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
也许不是“无的放矢”。
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作为华夏子孙,谁不希望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谁不希望自己的民族不断进步?然而,只要睁开眼睛,对现实生活有所省察,我们就不会盲目乐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积极倡导的启蒙教育工作仍没有完成,进入21世纪,这个历史任务又一次严峻地摆到我们面前。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是的,我们民族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鲁迅将是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黄侯兴先生所说:“鲁迅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崛起,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更加振作起来,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尚可以有为’的民族。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能真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