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草的句子,离骚佩戴香草的句子?

发布者:橘橘弋 2022-9-23 05:42

一、离骚佩戴香草的句子?

一生孤芳自赏与洁身自爱的屈原以香草自喻,并把自然香草与人品美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诗中他用采集、佩服、种植、怜惜等词抒发对香草的倾心,不仅以香草自喻,而且以香草树木喻人。

作为高阳帝之苗裔,他不仅为自己的出身骄傲,重视自己的内美,而且对培育人才所付出的艰辛及取得的成就而欣慰。在修身、治国、辅佐君王的道路上,他以自己的独特气质撒满了绚丽、浪漫、芳香的花朵。

屈原在诗中曾提到香草达48次之多。但屈原笔下的香草决不是一般的量的堆积,而是其理想与追求不能实现以及自己被迫离开政治舞台,潦倒僻壤,不能一展抱负的处境、痛苦、宣泄和寄托。他在诗中反复咏唱香草,成为咏唱香草的歌手。

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③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④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⑤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二、离骚,描写采集佳木香草的句子?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我用树木的根编结茝草,再把薜荔花蕊穿在一起。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三、离骚运用香草美人的句子?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四、屈原佩兰诗句?

(一)

屈迹县邑小,

原黑草初烧。

佩移星正动,

兰莛降两宫。

(二)

屈指冒炎蒸,

原野识年丰。

佩玉纷锵锵,

兰署得人芳。

(三)

屈草待君芳,

原野满春光。

佩德如瑶琼,

兰叶绕阶生。

(四)

屈身徇微禄,

原启前禽路。

佩兰长坂上,

兰棹醉横塘。

(五)

屈彼淮阴人,

原情堪灭身。

佩服身未暖,

兰蕙已满畹。

(六)

屈体若无骨,

原僧招过宿。

佩玉主人贤,

兰卮谁与荐。

《离骚》中关于兰花的诗句:

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释义: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释义: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释义: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释义: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5、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释义: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6、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释义: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7、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释义:我还以为兰草最可依靠,谁知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8、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释义:兰草抛弃美质追随世俗,勉强列入众芳辱没香草。

《九歌》在关于兰花的句子:

1、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释义: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

2、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释义: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五、屈原诗中的花草?

1、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出自:战国·屈原《九歌》。

译文: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2、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

译文: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在众多迎神的美丽女子中,我只对你一人特别钟情。

3、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出自: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兰草抛弃了华美内质而随波逐流,苟且偷生得以位列芳草之班。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我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把秋兰编织成索佩挂在身旁。

5、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译文: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

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译文: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木兰、宿莽:“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旦起升山采木兰,上事太阳,承天度也;夕入洲泽采取宿莽,下奉太阴,顺地数也。”对于木兰和宿莽的记载,笔者最喜爱的是这样一句。诚然,承天顺地,再加上木兰去皮不死、宿莽遇冬不枯的形态特征,木兰与宿莽,在文化作品中已俨然成为了高尚品行的象征与寄托。

兰、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离骚》)

我们并不陌生兰这个名字,不过,与之同样象征品性与才德的蕙,更多人或许只闻其名,不明其意,甫一提出,不禁懵然。不过,一个德行相喻的古话可以明确地区分出兰与蕙的古代精神寄托——兰似君子,蕙似大夫。

茝:“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九章·思美人》)

江离、芷(白芷):“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薜荔、女萝:“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九歌·山鬼》)

薜荔与女萝,尽是无根之植,需缘木而生。其中,女萝或名菟丝,是一种全身为无数如线细枝组成的地衣类植物。

六、离骚中和恶草的诗?

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以兰、芷等香草变为萧、艾等恶草,比喻士人改变气节。“萧艾”遂代称君子避之、不与之同流的恶草,如张咏(946-1015)《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谥忠定,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亦称张忠定、张乖崖。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为太宗、真宗两朝名臣,着有《张乖崖集》。其为人刚毅正直、清节自立,为时人及后世所推重。

诗题以“萧兰”并列,诗作前半段感叹萧兰并植会使二者皆荒秽芜瘁,比喻君子若与小人共处,最后必会沦于衰颓丧败;后半段诗人引孔子梦周公典,流露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情怀。

七、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释义为:为什么从前的这些香草,今天全都成为荒蒿野艾。

出自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离骚》。

诗句上下文为: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兰草抛弃美质追随世俗,勉强列入众芳辱没香草。

释义为:

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为什么从前的这些香草,今天全都成为荒蒿野艾。

难道还有什么别的理由,不爱好修洁造成的祸害。

我还以为兰草最可依靠,谁知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出自屈原《离骚》。这句话的意思是:往昔的香草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艾蒿。

八、屈原为啥喜欢香草,通过《离骚》中的句子解析?

《离骚》屡言以香草为一身佩饰,起笔实叙天赋“内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徒然虚笔设喻,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辟芷、秋兰三种植物,王逸《章句》均注曰“香草”,并说明取喻含义说:“言己修身清洁,乃取江离、辟芷,以为衣裳;纫索秋兰,以为佩饰;博采众善,以自约束也”。

王逸《章句》把屈原笔下凡香草佩饰归结到“自约束”,是对文句独立解释的传统章句之学的结果,因为可以不必理会上下文以及全篇语境,这种注释只能传达注者的概念,屈原是否欲表达“自约束”的讯息,循览上下文便豁然。

《离骚》运笔至“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众芳为“谕群贤”。

屈原此下虚笔设喻:“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王逸《章句》说明取义:“蕙茝皆香草,以谕贤者。

言禹、汤、文王,虽有圣德,犹杂用众贤,以致于治,非独索蕙茝,任一人也。

”在此,香草均是比喻贤能的人物,前面说及“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句的香草,亦不会是自喻。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