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3高考还有104天##作文素材#
高考日子越来越近,很多学校已经提前或者准备在下周进行百日誓师,大家备考得怎么样呢?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励志”类人物素材精选。
我们知道,高考作文以及平时模考作文喜欢结合时政热点,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的作文,从而凸显“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这个时候,“励志”类的人物素材往往是我们首选。下面拿起小本本,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素材吧。
1.励志女孩江梦南:从无声里突围,在涅槃中重生(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
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帮助下,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怀着“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
“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励志女孩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以异于常人的坚韧人生“感动中国”,而她的事迹,也会激励更多处于低谷的人逆风前行,改变人生。
【使用范例】
没有一个人生来是完美的,人生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江梦南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帮助下,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理想的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如今的她,怀着“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面对“不完美”的人生开局,励志女孩江梦南不放弃、不服输,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创造了不可能中的可能。
2.航天员邓清明: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队员们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这张照片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前排最左边第一位航天员,他叫邓清明,56岁,是唯一一个没上过太空的现役首批航天员。他训练了23年,备份了23年,一直在一线等待着。
就在去年11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飞行任务。邓清明,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名字后,齐刷刷在留言区打出了“这不就是那个备份了二十多年的航天员?”。
是的,就在很多人以为,邓清明将要带着遗憾光荣退休时,他突然出现了,成为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一员。这会让人想起“柳暗花明又一村”,会让人想起“苦心人天不负”。守得云开,终见日来,邓清明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励志脚本。
【精彩时评】
如果没有对航天事业的赤胆忠心,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以大局为重的团队意识,没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的职业素养,是难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备份身份、完成备份任务的。正如邓清明所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其实,在各行各业,如一些重大任务或要害岗位上,都必须有备份的存在,都需要“邓清明们”的坚守和奉献。人们都知道,在诸多领域、诸多时候,不论相关准备多么充分,都是有备才能无患。
时代需要这种全心全意做好备份的精神,需要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我们为主份喝彩,也向努力付出的备份致敬。
3.励志博士黄国平: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缘何一篇2017年博士论文的致谢让亿万网友泪眼婆娑?其背后是励志博士黄国平的人生经历。从小山坳里的放牛娃到中科院的博士生,这条路他走了整整22年。朴实真挚的文字毫无半点致谢的套路,黄国平借此道出了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感悟。
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年少的他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家徒四壁、下雨天靠竹笋壳塞住瓦缝,学费没交、用以维生的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换酒,贫穷不断磨损着他内心的希望。拖欠学费被老师约谈,夏天光脚冬天寒衣的穿着,几乎成为压垮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生活现实而残酷,沉重而辛酸。“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感谢不堪回首的岁月需要强大的勇气。举重若轻,或许正是黄国平在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智慧。
【素材速写】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充斥着读书无用的无稽之谈、一夜暴富的成功鸡汤,靠阶层固化、财务自由等贩卖焦虑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些人因此改变了初心,放弃了价值,开始怀疑一切、自我放逐。这则致谢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重申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常识,反对了“听天命”而不“尽人事”的颟顸。尤其在活力奔涌的流动中国,在脱贫攻坚催生山乡巨变、教育均衡助力机会公平的当下,黄国平、刘秀祥、钟芳蓉们的努力不会被生活所辜负。“没有什么人生是不可能的”,应当成为每个人心中最为笃定的信念。(摘自网络)
4.苏明娟:“大眼睛”命运逆袭,见证中国教育奇迹
“苏明娟”这个名字,也许大部分的人不太熟悉,但只要放出希望工程宣传图,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神可以说感动了一代人。30年前,年仅8岁的苏明娟因为一双“大眼睛”震撼全国,一张《我要上学》的新闻照让她成为了希望工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长大后的她也走上公益助人道路。工作之后尽自己所能积极筹资办学、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闪现着接力相助的社会之光。让我们想起那句暖心的话:因为自己淋过雨,知道感冒的滋味有多不好受。所以愿意去做那个撑伞的人。
30多年,除了“大眼睛”苏明娟的传奇外,还有太多类似的人和事,让我们看到善意的传递,时代的沧桑巨变,以及党和国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孜孜努力。
5.“留学教父”俞敏洪: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很多人知道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
他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靠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在一片质疑声中,他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之后他的人生好似走上“开挂”之路。
1991年从北大走出的俞敏洪,带着情怀和梦想,率先扎进“教育培训”行业,后创立新东方学校。创业之路筚路蓝缕,跌跌撞撞,其中甚至有一次俞敏洪还被犯罪分子盯上,“险些没命”。(详见其自传《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他打造了新东方集团这艘巨无霸“教培航母”,圆就了无数人的出国留学梦,被人称为“中国教培之父”。
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励志故事仍在鼓舞每一个人。
【结合“新东方转型”的素材速写】
保持运动,是一直在路上,能随时重新出发的“奔跑者”心态。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便是一直保持“奔跑”姿态的代表。2021年,在“双减”的影响下,新东方教培业务受挫,转型势在必行,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在这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万事开头难,很多人质疑,觉得由教育转战农产品是“天方夜谭”。可俞敏洪没有放弃,而是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试错的姿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方臻选”因其双语带货的独特模式火爆全网,成为直播带货圈一股清流。在企业界有一句名言:“想,永远只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账面亏损,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作为新东方“大家长”,60岁的俞敏洪收拾行囊,重新出发,在不断尝试中寻找为企业纾困的“答案”,这是吾辈要学习的一种“奔跑者”的姿态。
6.残奥冠军苏桦伟:苏炳添心中的“苏神”
大家心中的“苏神”苏炳添,原来心目中也有一位“苏神”,他是谁呢?
1981年,一对广州的夫妇在香港佛教医院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苏桦伟。半年后,因黄疸病,儿子送进医院,但不幸被查出患有肌肉痉挛症,之后他又患上了弱听,以致说话发音不清。为了儿子的尊严,母亲从不勉强他做什么,但她却发现儿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倔强。后来,教练潘健侣发现了苏桦伟很有运动天赋,就征求家长的意见,希望训练他成为运动员。苏桦伟在教练和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他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最后成为残奥会冠军。有人说,他是中国的“阿甘”,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身残志坚、永不言弃的精神。如今,这位飞人的故事搬上了荧幕,“输在起跑线不重要,最重要是知道终点在哪里。”这是苏桦伟在形容自己的比赛,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关于人生的哲思。
【精彩时评】
如果我们把奥运精神理解为超越自我而不是战胜对手,理解为克服人类身体的局限,展现出身体的可能性,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追求成绩,我们就必须承认,残障运动员在精神领域是无比强大的。在看残奥会的比赛时,我们会感到震动,有时候又是惭愧,因为会发现自己的脆弱。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类不向命运屈服的斗志,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与对手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自我的超越。这可能正是奥运精神的写照,它是最激昂的,又是最和平的。所以,残障运动员不一定能取得耀眼的成绩,不一定能奉献精彩的表演,但他们高贵的精神,值得被我们看见。(摘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