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当然能改变命运!看看他们……

发布者:御姐的文艺范er 2024-8-1 19:23

近日,随着高考放榜和录取工作的推进,一些自带流量和话题的“高考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大家不禁质疑,如今的高考,似乎已经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家庭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力比拼,甚至是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代际积累的累积效应。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舆论关注的往往都是位于两极的人群。

历年高考,从来不乏对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朱也天”、“王泓钦”们的关注,比如多年前的章泽天、蒋方舟,亦不乏对出身贫寒,毫无家庭资本可言,凭借自身努力走入顶尖名校,实现梦想的寒门贵子的关注。

比如,多年前在工地搬砖时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单小龙;为了备战高考,在山坡上找网络信号的女孩范天兰……如今,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这些更像你、我、他的孩子们,如今怎么样了?

“在工地上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我希望大家在进入大学后,踏踏实实地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专业领域上做贡献。”

还记得单小龙吗?

6年前,他在工地打工时

获知自己考上清华

从而被众人所熟知

2018年

单小龙在工地打工

2024年

单小龙在学校活动中发言

今年6月29日

清华大学举行本科生毕业典礼

3500余名学子从清华园启程

向人生的下一阶段进发

单小龙也是其中之一

目前,24岁的单小龙

已获得免试攻读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他将继续留在清华园深造

“工地打工时收到清华通知书”

曾是单小龙身上的一个标签

单小龙出生于宁夏西吉县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为了补贴家用和学费

单小龙在高中毕业后

来到家附近一处建筑工地打零工

在工地

他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

一天下来

要搬上千公斤重的钢筋

6年过去

单小龙成熟了许多

他说

“只要你争取

就可以扭转暂时的困难”

单小龙生活照(图源:清华大学,图片由本人提供)

对于未来,单小龙说

以后希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

他还想对刚刚高考完的学子们说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

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

“我希望大家在进入大学后

踏踏实实地凭借自己的努力

在专业领域上做贡献”

那个在山坡上找网的女孩,毕业了!

下一站是……

“我是师范生大学毕业后想当一名老师。成为那一束微小却坚定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还记得4年前

那个为了备战高考

在山坡上找网络信号的女孩吗?

6月20日上午

在西南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

“山坡找网女孩”范天兰

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

真挚的话语,让不少人为之动容

2020年

范天兰在家附近的山坡上网课

2024年

范天兰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我要向母校、老师和同学

真诚致谢

感谢他们为我亮起灯盏

帮助我沐光而行

找到了梦想的信号!”

范天兰来自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炉房村

4年前,高三的那个寒假

她通过网课进行复习

但山高路远,网络信号微弱

她和姐姐一起到家背后的小山坡

寻找更好的信号上网课

2500多米的海拔

时有风雪

姐妹俩裹上被子也要学

一次偶然

范天兰埋头学习的样子

被上传网络,感动了许多人

自此,“山坡找网女孩”

成了范天兰的代名词

4年前,范天兰拿着通知书在之前寻找信号上网课的地方庆祝。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0年,范天兰高分考入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

她期待这一刻已经太久太久

手拿“爱心助学大礼包”

“山坡找网女孩”开启了大学生涯

2020年,范天兰顺利到达西南大学完成报到。(西南大学供图)

大学四年

范天兰一方面,接受系统的

地理师范专业教育

另一方面,积极科研

参加比赛、投身实践

坚持会有收获,付出总有回报

抱着书本一路走下来

范天兰收获累累硕果——

2021年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

全国选拔赛特等奖

全国优秀地理教研成果评比

论文一等奖

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论文

…………

一点点积累、一步步“升级”

曾经自我怀疑的范天兰

成了学弟学妹口中的

“地科先锋”“优秀学姐”

范天兰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西南大学供图)

“我是师范生

大学毕业后想当一名老师”

这是范天兰入学时就立下的志向

大学四年

为增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她主动加入研学项目

希望能探索着将身边的地理现象

应用于未来的课堂教学中

跟着师长,她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

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思考

爬贺兰山,穿越毛乌素沙地

考察大同火山群……

她用脚步丈量书本中的地理世界

提前探索一名中学教师的

专业成长之路

范天兰(左一)参加研学活动,和项目成员合影。(西南大学供图)

今年毕业的范天兰

已确定要回到家乡云南

登上三尺讲台

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成为那一束微小却坚定的光

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毕业前,范天兰在学校拍摄照片。(西南大学供图)

7年前被清华录取,如今他不负“众望”!

“我现在的整个状态还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我觉得值得我骄傲的东西,可能还在未来等着我。”

2024年全国高考期间

一段对清华学子庞众望的采访视频

引发网络热议

1999年2月,庞众望出生了

他承载了这个家庭太多的希望

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

母亲给他取名庞众望

当其他家庭

四五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时候

童年的小众望却扛起了一个家

帮妈妈打理家里的一切

2017年高考

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

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

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

入校时,时任校长邱勇

在新生“绿色通道”迎接他

2018年

央视“面对面”报道庞众望的故事

2024年

庞众望再次接受面对面节目采访

“既然苦难选择了你

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

把笑容交给阳光”

这是庞众望在日记里的一句话

他知道,命运可能有时无法选择

但微笑是可以选择的

在这样的信念下

庞众望度过了高中三年

也终于迎来自己的“阳光时刻”——
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新生

2017年8月,清华大学新生入学,时任校长邱勇与庞众望握手交谈

7年过去

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庞众望已经是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2021级博士生

正在从事光网络信息感知相关研究

入学以来

庞众望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奖学金

还被评选为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庞众望说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

我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目光

但是那种目光并不是说

在意别人去看不起我

而是在意别人在看到了我的经历之后

觉得我需要在学校里

比他们成长得更加快,更加优秀

我其实很害怕

我很害怕会有负众望”

这种无形的重担一度困扰着庞众望

但清华的同学和老师,治愈了他的恐惧

“比如说史宗恺老师说的

其实在清华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他明白了未来要更多地着眼于——

“我自己真正喜欢、

我自己真正擅长、

我自己真正希望成长的样子”

博士研究生期间

庞众望在中科院一区期刊

Photonics Research

与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他从事的光网络信息感知相关研究

面向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庞众望说:

“我现在的整个状态还是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我觉得值得我骄傲的东西

可能还在未来等着我”

高考623分的脑瘫少年,保研了!

“云端远比传说中更加绚烂,沿途还会有更多精彩。”

语文111分、数学130分

外语125分、综合257分

总分623分

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

还记得2020年激励无数人的

脑瘫男孩姚俊鹏吗?

2018年

央视新闻报道姚俊鹏的故事

2024年

姚俊鹏与大学同学在一起

2020年夏天

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的

19岁少年姚俊鹏

以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的优异成绩

被中国药科大学

英语专业(医药方向)录取

他逆风飞翔的励志故事

曾感动全国亿万网友

如今四年过去

近日,姚俊鹏迎来本科生毕业典礼

他还被保送至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攻读政治学硕士研究生

“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是姚俊鹏高考成绩公布后

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他珍惜在药大的求学时光

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

开始一天的学习

在完成课业任务外

他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

学习单词、阅读书籍、练习听力

并且定期做写作和口语的练习

他运用自己的特长

加入了学院学生会新媒体部

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他加入学院志愿者团队“茯苓小队”

并和同学一起创作了队歌

学院还为俊鹏特别举办轮椅趣味运动会

许多同学和他一起坐上轮椅

在操场上迎风“奔跑”……

大学期间,姚俊鹏不负众望

前三年总评成绩保持在年级前10%

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校长奖学金-至善至美奖”

三好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

让父亲姚明欣慰的是

上大学这几年来

姚俊鹏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不断进步

“刚开始我和他妈妈

会一周去一趟学校

帮他处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

后来基本上是

每三周才过去一趟”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

姚俊鹏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拴在身边

“可是我们咬着牙含着泪

也要慢慢放手

他总不能一辈子趴在我的背上”

正如姚俊鹏自己说的

他依然坚持着笨拙地飞行

因为

“云端远比传说中更加绚烂

沿途还会有更多精彩”

奋斗是人生真正的底色

16年前,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感动无数人!

后来,他婉拒55万元年薪的高薪工作,成为深山里的人民教师。他骑坏8辆摩托车,劝1800多位孩子重返校园,牵线资助7000名贫困学生,自己资助贫困学生168人。

如今,他资助的很多学生走向高考考场。

刘秀祥寄语莘莘学子:

“我觉得经济贫穷不算贫穷,最可怕的是思想的贫穷。我总觉得只要你在读书,你只有去接受更多的教育之后,你才能变得更有思想,更加睿智。当你接受更多教育的话,你的思想就不贫穷,你的精神世界是丰满的,贫穷的代际传递就彻底地阻断掉了。

“我们现在困难,但是并不代表一直困难,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我们能够变得自信,变得更加阳光,我们一定要相信奋斗的力量。

诚然,在家庭文化资本和教育投入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很难说高考可以实现阶层跃升,大幅度改变普通人的命运。但我们也看到,不论是优秀的“精英二代”,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打开广阔人生道路的“寒门贵子”,努力奋斗是他们共同的答案。

无论是开着迈巴赫,还是骑车自行车,高考面前,只看成绩。再优秀的家庭环境和资源,如果完全“躺平”,依然无法拿到名校的入场券;再普通的家庭,只要努力奋斗,高考便是进入名校,接受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公平的途径。

更何况,人生和读书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为了实现阶层跨越,而是获得更充盈的生命体验,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意义。正如法国政治家和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所说:“生活不是苦难,也不是享乐,而是我们应当为之奋斗并坚持到底的事业。”

奋斗才是人生真正的底色,精神的充盈才是真正的富足。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实际上,祖辈和父辈的积累是他们人生的硕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的过程,而高考是奋斗的号角,读书和学习是通往精神富足和心灵自由的最直接道路。也许,高考的真正意义也不是改变命运,而是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自清华大学、西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红星新闻、大江资讯等。(黄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