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请到所谓金牌讲师给高三年级作励志演讲。这类励志演讲已风行数年,本以为会有迭代升级,没想到竟无甚长进。距离高考仅剩下两百多天,可谓分秒必争,高三全年级学生集中到阶梯教室,拿出下午两个小时来听演讲,指望实现励志,但实际上效果是远远不及预期的。
活跃气氛固然重要,但如果一直局限于活跃气氛就不太适合高三学生了。这位金牌讲师全程没有正常说话,声调刻意抬高,音量加大,音节拖长,用鼻腔或是胸腔共鸣,时不时还用颤音。不仅如此,他的身体语言过于夸张,最喜欢的造型是左拳齐腰右拳高举来个亮相定格三秒钟,等待台下的掌声(实际上并没有几个掌声)。
台前幕后有几个西装青年走来走去,可见这位演讲高手应该有助手团队,可是演讲的内容实在过于空泛陈旧且缺乏层次感。励志楷模尼克•胡哲和科比“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论据陈旧不说,残疾人尚且能成功,健全的我当然能成功;明星尚且努力,平凡的我当然应该努力……这里面的逻辑对今天十七八岁的少年还有多少说服力?此外就是衡水中学的拼搏故事,以及“没有高考你怎么比得过富二代”之类的耳熟能详的口号大汇编。几乎一字一顿。
后半段进入行为艺术环节。当然行为艺术是贯穿始终的,比如一会举左手注视左边同学一会举右手对视右边同学,一会双手举过头顶热烈鼓掌。但这都不算什么。后半段把学生和班主任请到台上,让学生站到凳子上,大声宣布自己想考的大学,然后班主任呼叫其名,她喊出“我要上某某大学”,讲师领喊全场“加油”,连喊三遍。第二轮则让一男生绕会场跑,边跑边喊“我要上某某大学”,他的班主任则在舞台上拉他上台,名曰“拉他一把”;第三轮则祭出宣誓环节,讲师问请上台的老师,“你会为这位同学全力以赴吗”,当然得到肯定的回答,接着是双方的誓言。
老实说,我上晚自习时没发现学生比往日格外投入,尽管离演讲结束不到一个小时。正如潘展乐等新生代世界冠军不配合装腔作势的媒体提问一样,新一代的高三学生可能不配合空洞煽情的励志演讲。当这位金牌讲师在演讲中一再警示“请尊重”“请不要讲话”“请不要写作业”时,他应该明白他的演讲已经宣告失败。金牌讲师难道不能多站在学生角度,多讲真实经历,多讲故事细节,而不是靠音量和声调取胜?
(作者系高中教师)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鹿鸣
责编 温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