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经典的成语故事来历及源头,成语典故故事

发布者:双子絃綵蓝少 2022-4-11 19:47

成语故事大全,经典的成语故事来历及源头,成语典故故事

1、羽毛未丰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想劝说秦国征伐六国,称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不感兴趣,说道:“现在的秦国,就好比一只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如果硬要展翅高飞,必定会遇到灾祸。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国,对我进行开导,我表示感谢。可是,关于争霸称帝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苏秦不愿意就此离去,于是给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说明争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反感。这时,苏秦的资财也耗费光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2、欲盖弥彰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权倾朝野,名气很大。棠邑大夫棠公逝世,崔杼前去吊唁,见棠公之妻棠姜姿容绝世,不禁心动神驰。他不顾众人的一再反对,终于娶棠姜为妻。齐庄公性喜渔色,他明知棠姜已是崔杼的妻子,仍勾引她,与她暗中来往。崔杼知道此事,十分生气,便假装有病,不去朝堂理事。

齐庄公色胆包天,借探视崔杼之机和棠姜相会,表现出一副乐不可支的丑态。崔杼见国君这样欺负他,忍无可忍,设计将他杀了,改立景公为国君,自己担任丞相之职。

齐国负责修写国史的人非常正直,要把这件事情公正地记录下来。崔杼听说后,多次暗示史官,要他为自己避讳一二。可是,耿直的史官还是写出了实情。他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君主。”在当时,弑君之罪可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谁弑了君,必会被后世之人所谴责。崔杼见史官竟然跟他对着干,又羞又恼,心想你不给我留情面,我就不给你留活路。于是,凶狠的崔杼将那名史官杀死。

谁知道,继任的史官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是秉笔直书,记录下崔杼的罪行。崔杼心想,既然能杀一个史官,为什么不能杀第二个,不信后来者不怕死。他为了让别人屈从于自己,把这个史官也杀了。可是,下一任史官仍坚持原则,保留崔杼弑君的内容。

崔杼见史官们都如此正直,自己这样肆意杀人,也不会带来好处,只好就此作罢,放了史官们一马。

后来阅读历史的人看到这一节时,都气愤地说,崔杼想掩盖自己的丑事,却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3、振臂一呼

西汉时,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第二年秋天,汉将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北上。他的军队走了很长时间,在一处开阔的地方,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相遇。尽管敌强我弱,但李陵及其部下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匈奴单于见汉军非常骁勇,于是向北撤退。李陵率众追赶,歼敌两千多人。

单于十分生气,又调来八万骑兵,与李陵的部队作战。单于发现汉军没有后援部队,就打算把他们全部消灭。李陵见势不妙,只得撤退。单于率领部队追击。李陵率领部将英勇反抗,杀死了很多敌军士兵。单于觉得李陵太英勇了,恐怕自己吃败仗,就想收兵。

可是在这个时候,汉军中的一个小头目投降匈奴,泄露了军事秘密,说汉兵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且受伤、得病的人非常多。单于觉得汉军可以很快消灭,打消了原来的主意,下令对汉军进行全线进攻。汉军吃了败仗,尸体堆满了原野,血流成河。剩余的汉军已不足百人,且以伤者、病者居多。

李陵不肯服输,挥动着手臂,高声呼喊道:“快杀敌啊!”在李陵的号召下,众士兵无论有伤无伤,全都举起手中的兵器,向匈奴冲杀过去。匈奴兵见汉军这样英勇,惊得心惊胆战,纷纷向后退去。

后来,这支汉军部队还是被匈奴消灭,李陵万般无奈,只得投降匈奴。

4、置之度外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虽然已经称帝,可是天下仍处于群雄纷争的局面。东方的刘永、巴蜀的公孙述、燕王彭宠、齐王张步等都有很强的势力,对新生的东汉政权产生巨大的威胁。

光武帝的理想是统一全国,使百姓脱离战乱之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四处招揽人才,争取天下的民心。他知人善任,对统领大军的将领充分信任。刘秀连连得胜,还收服了威震河西的五郡大将军窦融。而陇西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还不服从东汉政权,负隅顽抗。

光武帝派人劝隗嚣归顺朝廷。隗嚣觉得自己的势力不足以对抗东汉朝廷,于是暂时臣服,派大儿子跟随汉使去见刘秀,给刘秀做人质。

当时,光武帝对天下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指出,隗嚣既然遣子为质,肯定会老实、听话,所以不用顾忌。公孙述在西南边陲,也没有与东汉政权争斗的资本,所以天下大局已定。

他对众将领说:“隗嚣和公孙述已没有了阻止我统一天下的力量,所以我可以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了。”

几年之后,刘秀终于荡平其他势力,统一天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5、忠言逆耳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觉得抵挡不住,就投降刘邦。于是,刘邦进入秦宫仔细查看。秦宫宝物无数,美女如云,刘邦见到这些,喜出望外,想好好享用这一切。

樊哙是刘邦的部下,他看到刘邦在秦宫赖着不走,就问他是要做一个大富翁,还是要占领天下。刘邦是个心怀大志的人,很痛快地说道:“我起兵除暴,当然是想占领天下了。”

樊哙苦口婆心地说道:“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其根源就是秦宫中的美女和珍宝。您若想夺取天下,请快快返回霸上,千万不能学秦朝君王的老样子。”刘邦觉得樊哙的话不中听,就沉默不语。

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昏庸,贪图享受,老百姓才起来反抗,您才能进入关中。现在您替天下百姓灭掉暴秦,就应当树立好的形象,做一个节俭的人。可是,您刚进入秦宫就想享受财宝、美色,岂不是让众百姓对您失望!

“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人的耳朵,可是对行动非常有好处;良药总是苦的,但对治病很有效果。樊哙性子直,不会拐弯抹角地说话,可他对您忠心耿耿!希望您听从樊哙的忠言!”

刘邦想,现在为了大局,还是退出秦宫为好,等到占领天下之后,再慢慢消受美女、财宝不迟。想到这里,他听从了张良的劝告,离开秦宫。他传下命令,封府封库,关闭宫门,无论是谁,都不许擅动秦宫财宝。传下命令后,刘邦返回霸上。关东父老见刘邦不爱财宝、美色,以为他是个节俭之人,都对他非常崇敬。

6、逐鹿中原

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封部将韩信为齐王,对他非常宠信。韩信的谋士蒯通看到韩信的力量已经很大,就劝韩信背叛刘邦,带领军队与刘邦、项羽共争天下,那时天下三分之势可以实现。可是,韩信觉得刘邦对他不错,不忍心背叛汉王。

刘邦打败项羽后,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开始猜忌韩信了。有一次,刘邦带兵出征后,吕后假传圣旨,将韩信抓起来,说韩信想篡夺帝位,准备将他杀死。韩信见到刘邦、吕后这样无情无义,后悔地说道:“我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所以才有今天这个下场!”

刘邦打了胜仗回来后,听别人讲述韩信的遗言,就将蒯通抓来,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说自己无罪。

刘邦问他:“你当初唆使韩信反叛我,我今天准备杀了你,这不是很合理吗?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蒯通一点儿也不害怕,从容不迫地说:“狗都知道对自己的主人要忠诚,我那时是韩信手下的谋士,当然要忠于韩信,为他考虑。再者说,那时候秦朝失去了政权,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谁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对手因为力量不够才会失败,你要愿意杀就杀吧!反正你是胜利者。”

刘邦听完蒯通的话后,觉得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对自己并不构成威胁,就把他放了。

7、罪不容诛

西汉时期,河内轵县人郭解为非作歹,随意杀人,是个凶狠的地头蛇。他非常狡猾,又有势力,所以官府也拿他没办法。

当时,汉武帝为了抑制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就命令河内大户都迁居到长安北面的茂陵。郭解也在其中,可是郭解在河内逍遥惯了,不想搬迁,就打通关节,想留在轵县。最后,连大将军卫青都替他说情,说郭解家穷,算不上富户。

可是,汉武帝早就听说过郭解的事情,坚决驳回卫青的求情。他说,郭解能够买通大将军,可见不是个穷人,怎能不迁?

郭解搬迁时,光送行者赠送的钱就有一千多万。一个官员害怕朝廷追究此事,就把这笔钱暂时封存,想等到以后再说。郭解的侄子仗势欺人惯了,当天就把这名官员杀死。不久之后,这官员的父亲也惨遭不幸。官员的家人派人上书,告郭解滥杀无辜。结果,上书人又被郭解的党羽杀死。

汉武帝得知情况,非常生气,就对郭解展开调查。审讯前,办案人员先问一些知情人,了解真实情况,有的人说郭解好,有的人说郭解坏。没想到,说郭解坏的人次日全都尸陈街上。

郭解却百般狡辩,说这些人的死与他无关。审讯的人苦于找不到证据,所以无法定罪。御史大夫公孙弘得知大怒,认为郭解主使杀人显而易见,就是杀了他都抵偿不了他的罪恶。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意见,终于传下旨意,将郭解满门抄斩。

8、坐观成败

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江充非常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居然对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武帝信以为真,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行抵抗。双方打了好几天,最后,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终于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发展。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没有帮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锐军队。”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态度,便昭然若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历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战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这说明他怀有二心。如此奸猾之人,焉能留在朝中!”

于是,武帝传下旨意,将任安捉住杀掉。

9、一日千里

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处良好。后来,嬴政回国做了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做人质。嬴政不但没有顾念旧情,对他非常冷淡,还刁难他。太子丹找机会逃回了燕国,并与秦王结下了冤仇。他总想找秦王报仇,但苦于燕国弱小,无机会下手。

太子丹报仇心切,便找太傅鞠武请教抗秦的办法。太傅鞠武认为秦国非常强盛,如果想要报仇,只有从长计议,将来联合齐、楚和匈奴,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或许可以取胜。

太子丹着急地说:“这要等到哪年哪月呢?现在秦国正在征伐齐、楚等国,马上就会进攻我们燕国的。我不愿意再等了!”鞠武看到太子丹迫不及待的样子,便建议道:“田光是燕国有名的智谋超众的长者,他会给您想一个良策的。”

于是,太子丹找到田光,跪在他面前,向他请教。田光说:“我听说良马壮年时一天能行千里,然而到了老年,就连劣等马也跑不过了。您说是为什么呢?”太子丹说:“那是因为它精力不济了。”

田光说:“对呀,我现在已年老体衰,没有精力再为国家效力了。但是,我可以推荐一个人给您,他叫荆轲,保证能不负重托。”

荆轲擅长剑术,太子丹见到荆轲后,共谋刺杀秦王的计划,后来荆轲在易水边与太子丹告别,孤身刺杀秦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

10、以暴易暴

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国君的众子之中,以伯夷、叔齐二人最为贤明,名气也最大。

孤竹君身染重病,临死前命令叔齐继位为君。国君逝世后,叔齐认为自己并非长子,应该让伯夷执掌江山。伯夷却认为父亲已有遗命立叔齐为主,万难更改。二人互相谦让,谁都不肯接受君位,最后各自逃走。他们走后,众人立孤竹君的另外一个儿子当了国君。

伯夷和叔齐知道周文王非常尊重老人,就去投奔周文王。可是,二人到了周地,周文王已经逝世。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牌位,打着“拯救万民”的旗号,要去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觉得不管商纣王怎样不好,总是天子,不管周武王如何贤明,总是臣子,以臣伐君,以下犯上,实在是背叛的行为。况且文王刚刚逝世,周武王一不安葬,二不守墓,反而发动战争,真是连忠孝二字都置于脑后了。他们将周武王的车马死死拦住,出言劝阻。

武王手下的将军们见两个不懂政治的人跑来横加指责,个个义愤填膺,要将他们二人杀死。多亏军师姜太公出来保护,才留下他二人的性命。

后来,周武王真的把商朝灭掉,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齐气坏了,认为周武王采取残暴手段来对付商纣王的残暴,他们再也不愿待在周的领地里,而是跑到城南的首阳山内生活。他们连周朝的粮食也不肯吃,而是在山里挖一种叫薇的野菜来填肚皮。但光吃野菜怎么行呢,结果他们在山里活活饿死了,殉了他们的理想。

他们饿死以前,还作了一首歌来对周武王进行讥讽:

我们登上西山,

去采野菜薇啊!

你们用暴力去取代暴力,

至今还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啊!

古代的圣贤都消失了,

我们到哪里去安身啊?

哎呀,哎呀!

我们的生命将要完结了。

11、集思广益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就是蜀汉后主。由于后主年轻,朝堂中的大小国事,都由丞相诸葛亮来拿主意。这样,诸葛亮权倾朝野,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虽然诸葛亮的威望很高,功勋卓着,但他从不骄傲,而是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来改正工作的缺失。

丞相府中,有一位掌管文书事务的主簿官,名叫杨颙。当时,他看到诸葛亮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就觉得这种工作作风对于蜀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有一次,杨颙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大事,上下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他还引经据典,列举了史书上的着名例子,劝诸葛亮不必对一切文书都亲自处理,不要为琐碎的小事而劳神,应该把一些琐细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办,而自己则履行丞相职责,只抓军政大事。

诸葛亮觉得杨颙的意见很有道理,因此对他的提醒非常感激。但是因为刘备对自己恩深如海,他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刘备所托的大事,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

后来杨颙染上重病而死,诸葛亮心里非常悲伤,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诸葛亮还特别写了一篇文告,鼓励下属参政议政,多提意见。

这篇文告就是着名的《与群下教》。

他在文中写道:“国家大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所以丞相府让大家都来议论政事,以便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见,从而振兴汉室江山。”

12、分道扬镳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6位国君,他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5岁登基,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紧接着便开始了“文治”政策。公元493年起,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在洛阳,他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等,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

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后更姓改叫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建下了灭赫连夏、北燕等的不世奇功。孝文帝论功行赏,先封他为浮阳侯、浮阳公,后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任命他为洛阳令,主掌洛阳地方政事。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地位陡升,贵为一国之都,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不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他字道国,儒生出身,精通典章,深得孝文帝信任,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与尚书仆射游肇、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

按理说,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双方由此僵持下来。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元志却说:“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

两人互不相让,且争执不下,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一见孝文帝,李彪先开口说话了,说他是“御史中尉”,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真是岂有此理。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作为“京兆尹”,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

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两人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从此各走各的道。此后,“分道扬镳”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