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

发布者:醋溜麻薯球 2022-3-10 19:55

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1.女孩子 2.远方 3.村庄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麦地与诗人之答复6.九月 7.重建家园 8.日记 9.日落时分的部落 10.眺望北方11.海上婚礼 12.活在珍贵的人间 13.我请求:雨 14.历史 15.祖国或以梦为马16. 房屋 17.在昌平的孤独 18.亚洲铜 19.四姐妹 20.夜色

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

一、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地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泥草筑成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当我意识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这首诗我极为喜欢。海子的初恋情人,喜欢海子的都知道,是北京政法大学八三级的学生,在海子的诗里被称作B。但是从情感上而言,海子的初恋情人,不是B,而是这首诗中的“女孩子”。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在《海子诗全编》里没有注明,前一首诗写于1984,虽然该书并不全按创作年代编排,但也相去不远,这首诗应该写于84-85年间。

这首诗的写作起因,应该是海子想起了某个女孩子,某个曾经对海子单恋的女孩子,海子想起她来,极有可能是这个女孩子的出嫁事件,或者说,因为要出嫁,女孩子在最后见到海子时,流露出了伤感,让海子感觉到了女孩子对他的情愫。以上虽然仅仅是揣测,可我相信,假如有人细加考察,应该可以从海子的同村人中,找到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应该是海子较近的邻居,她或许比海子大上一两岁。

当然,这揣测无论真假,其实并不影响这首诗歌的动人美丽。

“她走来/断断续续的走来”,在海子的心中,女孩子的形象已经无法消除,她经常来到海子心中,引起海子内心情感的涟漪。“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乡村女孩,经常赤脚行走,那赤脚上本来应该沾满泥土,但在诗人的想象中,沾满的却不是泥土,而是“清凉的露水”,一个乡村清纯美丽女孩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

海子最欣赏的女人是嘉宝,嘉宝的孤僻和忧郁是出了名的。忧郁使女人更美,当然这种忧郁必须发自内心,否则就成了别样的搔首弄姿。而因爱而忧郁的少女,必然是世上最为美丽的形象。“她有些忧郁”,为什么而忧郁呢?“望望泥草筑成的房屋”,穷乡僻壤中的美丽而穷困的少女,是海子经常歌唱的少女,“贫穷孤独的少女像女王一样住在一把伞中/阳光和雨水只能给你尘土和泥泞/你在伞中躲开一切/拒绝泪水和回忆”(选自《雨》)。躲开一切的少女却无法躲开自己的爱情,亲手采来的野桃花,装扮着少女的黑发,希望能够引来爱慕之人的目光。而那另一枝桃花,也必然是送给了心仪的海子。可是谁理解了这位美丽忧郁的乡村少女的情愫呢?少女的父亲自然不会理解,连海子当时也没能理解。可理解了又怎样呢?海子尽管说“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从都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纯朴的农家少女(写到这里,孩子会不会又想起了这首诗里的女孩子?)/一起陷入情网”(选自《浪子旅程》),但海子再也无法回到单调的乡村,无法回到没有诗的乡村(可悲的中国乡村,这个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因为红色风暴的冲击,因为城乡隔离政策的不公正,已经成为真正的精神与文化的沙漠)。对海子单相思的乡村少女,注定只能成为伤感的往事。

尽管伤感,尽管忧郁,却总是无比美丽。“春天是风/秋天是月亮”,因为有了少女的爱恋,那过去的岁月,也是无比的美丽。美丽的日子过去,那美丽的少女,就要远嫁,“当我意识到时”,海子如何意识到少女对他的爱恋的?是临别时忧伤的眼神?还是如清凉的露水一般的泪珠?诗人本是世上最敏感的人,怎么会久久没有意识到少女的情谊?或许是过于年轻的海子,离开了乡村,来到大城市,有了展翅高飞的豪气,那乡村女孩的爱慕的眼光,已经不能引起海子的注意了?但海子毕竟是诗人,在诗人的心中,世上没有比少女的爱,更为美丽的东西。于是诗人意识到了,也有了些许的惋惜,“当我意识到时/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这已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诗人想象着,那少女所去的地方,应该是“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小溪”,这或许也是诗人的祝福,希望那美丽的少女,生活在被蓝色小溪般围绕的花朵丛中。

那不知名的女孩子,你可读到过海子写给你的美丽诗句?你那曾经痛苦的爱恋,因为这首诗,而获得了回报,因为海子的不朽,你也将不朽,美丽的乡村《女孩子》!

二、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这时 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血

石头 长出七姐妹

那时我站在荒芜的草原上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贫穷而自由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诗人海子痴迷于西藏文化,短暂的一生去过两次西藏,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歌,这是其中一首。

理解海子的诗歌,必须先理解海子精神上的痛苦。诗歌,就其本质而言,不是技巧,而是一种精神。可惜,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讲究的就是技巧,因为诗歌对文人而言,就是一件衣服,不得不穿。于是诗歌技巧发展到极致,而诗歌精神却日渐衰微。而海子是不多的几个真正拥有诗歌精神的人,是传承屈原李白诗歌之火的传人。

《远方》写于88年8月的西藏之行,表达了诗人精神上的矛盾痛苦。诗人一生向往远方,远方是诗人反复吟唱的主题之一。最有名的就是“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祖国》),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可这句子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痛苦,坚毅,无奈,决心,却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很难想象的。

《祖国》写于87年,88年的《远方》,很像是一种幻灭,对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的悔恨,其实不是这样,早在84年的诗作《龙》里,诗人就写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可见诗人从走上诗歌这条荆棘之路的起始,就清醒的知道,诗歌之路,是一条通往一无所有的艰难之路,可尽管这样,诗人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在吟唱远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孤独,终于无法自抑的走上了不归之路。

中国诗歌,追求“言近意远”的意境,无论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直白,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都因其言近意远而流芳百世。海子的诗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同样言近意远,不同之处在于,古人的诗歌情感含蓄,而海子情感强烈。从诗歌艺术而言,含蓄胜过直露,但含蓄并不胜过强烈。

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中说道,“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选自《诗学·一份提纲》)尽管出于民族情感,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会不舒服,但我们应该承认,海子的认识有极其正确的一面,正因为中国古人,用生活的趣味来冲淡生活的痛苦,表现在诗歌里,就是情感含蓄的特点。而海子直面人生的痛苦,表现在诗歌里,就体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艺术上说,两者孰优孰劣,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我们不能否认,海子言近的诗句里,包含了诗人对生命深刻而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亚于任何一个伟大诗人,无论古今中外。而诗歌,缺少这种体验,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海子认为,“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选自《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而实体,海子也称为“元素”,这些基本的元素或实体中,主要有“太阳”、“土地”和“水”,而石头则是土地中最重要的成分,在和《远方》同时创作的《西藏》一诗中,三节诗首句都是“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可见,海子对石头有许多独特的想法。“这时 石头/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血/石头 长出七姐妹”,我们不妨理解为,海子在这遥远的地方,尽管孤独,尽管痛苦,但依然思索着宇宙的实体,从这实体中,产生生命(血),产生美好的事物(姐妹)。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和生命,却依然是不可触摸的,尽管诗人已经来到了向往的“远方”,来到了以为可以触摸实体和美好生命的远方,可是,最后的感受,却依然是不可触摸。“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我想,任何一个在精神上上下求索的人,都会有相同的体会,真正的美好永远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好比完全的圆只存在于概念之中一样。但尽管如此,这种求索的勇气和过程,却依然是充满美感,有无尽的感染力。

促使诗人执著于探索向往“远方”的,无疑就是诗人所追求的心灵自由。“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贫穷而自由”,心灵的自由,是任何伟大艺术家所必备的先决条件,可是环顾中国的现状,你能找到拥有自由心灵的艺术家吗?尤其是用文字表达的文学家,他们早已习惯于在屋檐下思索,就算写的完全是古人的故事,也已经无法摆脱屋檐下思索所养成的矮子习惯。只要看看中国有这么多文人,在津津乐道专制皇帝的丰功伟绩,就知道他们的思想有多么鄙怜。

而海子则不同,海子生长在偏远的农村,充斥城市的那种浸透骨髓的向上爬的愿望,还没有伤害农村的纯朴,而海子很年轻的时候,就沉浸在学问之中,使海子得以保持赤子之心,思想也就更为自由。当然,作为一种比较抽象的文学形式——诗歌,也比较容易逃脱专制的粗暴蹂躏,这使海子在写作上,体现出自由而流畅的气势,尽管不是那么好理解。

阅读海子的诗歌,令人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其实并不来自于海子的诗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只是凡俗的生活使我们的痛苦变得麻木,而海子的诗歌又使它锐利而持久,假如你还在思考生命或生活的意义,这种痛苦难以避免。而海子的诗歌正具有深深切入人心的力量。

但是这种痛苦本身,也多少包含着些许幸福,也就是海子向往的“远方的幸福”,尽管这种幸福,“不可触摸”,又“是多少痛苦”,但海子不会放弃,喜欢海子的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海子用生命“传递的火”,不会“又是在白白地燃烧”(选自《献诗》1989)。

三、 村庄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写过不少以村庄命名或以村庄为主要意象的诗歌,我最喜欢这首,它简短而寓意丰富。

海子生长在农村,对村庄有着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情怀。作为一个文人,不可能不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尽管海子对古代文人用趣味来消解痛苦的做法不满,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文人。而作为诗人,作为以语言创作为第一特征的诗人,他的优美语言和中国的优秀诗歌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诗人,或多或少都有田园情节,假如以内容来划分,田园诗派一定是中国古代历时最长久、卷轶最浩繁的诗派。中国农村曾经是一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令人无限遐想和向往的土地。可是,经过红色革命风暴和现在的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成了真正的文化和精神的沙漠。我的一位同事很确切而幽默地说,“现在农村,只有土豪,没有乡绅。”

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村,并经过自身奋斗脱离贫穷的人,选择忘记或无视农村的痛苦。82年毕业与北大法律系的海子,本来可以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人。然后,与生俱来的超乎常人的良知和责任感,使生长在农村并且经常回到农村的海子,特别痛苦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于是村庄在海子的笔下,就成了割舍不下而又无法回归的悲伤意象。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回到“五谷丰盛的村庄”,是海子的梦想,在《北斗七星 七座村庄》一诗中,海子表达过相同的意思,“还有十天 我就要结束漂泊的生涯/回到五谷丰盛的村庄 废弃果园的村庄”,在这里,“五谷丰盛”和“废弃果园”并列,或许反映的就是海子对理想和现实中的村庄的痛苦感受与反思。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是有点费解的诗句,但我们结合海子的性格和生活,也可以作出接近作者原意的揣测。

海子品质极为单纯,物质欲望极为简单,他的好朋友西川曾经形容他的生活,“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可以说,海子为了他心爱的诗歌,放弃了世俗的享乐。海子在诗歌中这样形容自己,“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选自《活在珍贵的人间》)。“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是对来自农村底层,始终保持着纯朴本性的海子的最好形容。因此,对醉心于诗歌的海子而言,生活在纯朴的乡村,生活“在五谷丰盛的村庄”,那么,围绕在身边的物质,是越简单越好,“越少越好”。

“黄昏”笼罩的“村庄”,“雨水”朦胧的“村庄”,多么令人向往的村庄!从中可以读出多少中国文化的诗情画意!可惜,有谁还在珍惜这样的村庄呢?就算有这样一些希望回归自然的艺术家们,也不得不群聚在一起,以“抱团取暖”的方式,为自己营造出一片小小的文化艺术的氛围,可那原汁原味的纯朴乡村的诗情画意,那在中国文人笔下优美了数千年的诗情画意,在中国还有吗?在“珍惜”之名下,有多少遗憾和痛苦!

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创作背景

这首被热爱海子的人们格外喜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也许,正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最后的生存思考。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20世纪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海子是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内容简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斥了对生活的介入——这首诗,如果和诗人的具有诗歌史文本意义(或是作为诗歌文本的一种完成)的行为相比较,两个文本之间构成反讽式的分裂。在这首诗里,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未能遮蔽诗人对于 “幸福”的抒写中的内在分离和矛盾,对“幸福”的表述在诗歌情绪的延伸中产生了歧变。而诗中的自我申诉也构成反讽式的消解,呈现出诗人的生存及思考中无法逾越的困惑。

“从明天起”表示时间上的断裂,和过去、现在形成间隔,似乎意味着姿态和目光的转移;“从明天起”,语气的断然,像一个单纯的少年在下决心:“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然而诗人已选择了的理性*自觉的心灵探索无法轻松地中断。

“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个具有自主自为能力的人,诗人自然有选择生活的自由,他可以选择去感受“幸福”。这里的“幸福”被限定在日常生活的意义范围内,主要指向满足日常欲|望(物质的以及情感的)、享受世俗快乐,例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与亲人通信,等等。可以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过程中,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欲|望的满足具有接近幸福感的可能。从诗句表层含义看,似乎诗人正走出自我的心灵重轭,试图理解、接受、融入“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幸福”之中;但同时又矛盾重重。在诗人心目中,这种 “幸福”更多是一种被体验的过程,它距离诗人苦苦追寻的理想境界仍很遥远——“幸福”在这里仍然是一个等同于世俗快乐的、在“尘世”中被追寻的东西(过程)。“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祖国,或以梦为马》)的诗人不会停留、满足于此。这一点在第三章中得到明示。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告诉”意味着沟通,和人们交流、讨论关于幸福的感受和体验,没有了“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致橡树》)的清高和孤傲;“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精炼地表述了一种体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往往是在一瞬间,如同闪电一般的短暂;而就在“幸福”的那个瞬间,那种感受是如同闪电般的直击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

这样的激*情甚至引发了诗人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想象与冲动,显示了一种“走近”、“亲近”的姿态。“在海子看来,由于现代文明的畸形,人们无论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他们关乎历史的记忆的情境中,都日益丧失了对生命作为一种奇迹的感受能力。所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诗歌来帮助我们恢复对生命的感受力。洋溢在海子的抒情诗中的种种奇妙而热烈的情感,都与这种审美判断有关。”(臧棣《向神话致意》)。因而,这种亲近,更多是在与自我生命的内在意识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关心的仍是抽象的命题(这些抽象的命题和思考同样普遍存在于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观念的表述中),具有形而上的指向和自赋的使命感和神圣感,在表面的亲近中透着本真的孤绝。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想象自己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的房子(在现实生活——尘世中的位置),又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姿态和空间。也许,就像他喜爱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拥有的那座木屋。这句话在诗的首章末尾出现,表达了既能融入尘世的日常幸福,又保持作形而上之观照和思考的愿望;但在第三章末尾,同样的句子,加了“我只愿”这一表示祈使的词语,却表达了另外一种选择,面朝大海,同时就是背对尘世,他将“在尘世获得幸福”的祝福赠予“陌生人”(或者说是“每一个人”),自己还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

“春天”,“春暖花开”都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想象之境;“春天”带来“光明的景色*”,这是渴望“复活”的诗人(《春天,十个海子》)想走进的。

在关于“幸福”的感受和想象里,“马”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

但是,“马”在海子诗中又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喜爱以“马”作为自己到达理想之境的载体,如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祖国,或以梦为马》);“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七月不远》)等等,“马”有时成为诗人高蹈理想的人格映证:“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在前进/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 没有伙伴/没有他自己的伙伴/也没有受到天地的关怀”(诗剧《太阳》)。因此,“马”在诗中出现,暗示着对尘世幸福留有怀疑,即刻准备出走的“先行者”姿态。

综观全诗,诗人对“幸福”的抒写有一个潜在的转移过程:在第一节,抒情主人公的简洁明快的表白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宣告了他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的行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蔬菜等等;第二节诗人表述了“幸福”往往是一种瞬间的强烈体验,“幸福的闪电”,类似于本雅明描述的那种引起“震惊”感的“体验”(《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骑马周游世界(或这样的想念),甚或仅仅是关心粮食蔬菜,都会对尚未真正完全投入现世生活的诗人带来种种新奇的、触动平常心的体验。此在的“幸福”可以言说,是共同的经验,可以与他人交流、共享。而幸福的闪电所能告诉诗人的,诗人将乐于和别人分享的,本身不具备建立在个体独立而艰辛的探索基础上的独特意义,也无法从中实现主体意识。到了第三节,诗人最终从对幸福的渴望中间离出来,将自我和幸福的追求者区分开:“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给”、“为”、“愿”都是表达祈愿、施与的动词,表明了诗人真诚祝福他人,但自己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诗中的“你们”最终变成了“他们”,成为对 “他者”的观照。

在诗的起首的那种对“幸福”的渴望,以及“幸福”的所指,在诗中被不断地延宕和消解。生存和经验的封闭、局限状态,会助长现实虚空感;或者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存在悬系于形而上的层面上,和对于“幸福”的想象感受比较起来,诗人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追问和内心矛盾困惑的痛苦:“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在火光中 我跟不上那孤独的/独自前进的、主要的思想”(诗剧《太阳》)的痛苦——思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更为沉重实在,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精神核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难得流露的纯真明快,并不能表明诗人已走出困惑,对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寻以及随后堕入的怀疑已成为诗人无法摆脱的困境。经过了痛苦、漫长的探索,到1989年诗人感到了疲惫,在最后的创作中写了不少抒情诗,最后一首诗作《春天,十个海子》即表达了在春天从“沉睡”中复活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意识到自身的分裂:“十个海子”和“最后一个海子”如此的不同,几乎没有可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同意能够读到这种自我分裂——在情绪的延展中分离出差异化了的诗人内心声音。而诗人认可的最终还是退回到自我世界和主观情境中的那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写于 1989年3月14日诗人去世前不久的诗句似乎是一个预言。

川端康成《临终的眼》里引用芥川龙之介《给一个旧友的手记》的话:“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可否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长久以来感觉到“黑暗从内部升起”(《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的海子的一线游离的思绪。

无法复活的海子,随着20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精英意识的逝去而成为神话(诗人西川称他为 “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在《怀念》的开头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从90年代初起,他的诗歌被批评家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海子热”。

赏析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一、题目

这首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题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蕴张力。就其语言表层分析,一望便知,一看就懂,然而,我们心底总涌动着两种思维的焦虑:

(1)为什么一定要“面朝大海”?

(2)“面朝大海”如何看得见“春暖花开”?

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

二、结构

第一章:最核心的语言是两个“从明天起”,并点出“幸福”这个中心意念。很显然,今天的海子是没有幸福感的。海子通过自己的描述,将明天的幸福生活降低到俗世生活的最低限,点明了今天的生活太为世俗繁琐所羁绊了。

第一章主要讲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二三两章主要讲精神层面的事:通信,祝福。需要指出的是,他给熟悉者通信,给陌生者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的幸福,如果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海子表达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

三、语言

1、个别:质朴而富有意蕴

(1)“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喂马,劈柴,如何能周游世界?海子是喜欢周游世界的,每每把身上的钱花得精光,因此他的周游,不是基于物质的,主要是精神的流浪。

(2)“幸福的闪电”。闪电必须要有撞击——由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撞击,由明天和今天撞击,由亲人和陌生人撞击……

(3)“给每一条海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新生才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新生的祝福必须赋予新的名字。

(4)“我只愿”。这是诗人的固执,是对理想的献身,是对美的崇拜。

2、整体:工整而富于变化

第一章:以两个“从明天起”对称引出幸福,明确点题。

第二章:以一个“从明天起”暗合第一章的幸福体验,以写信来阐释幸福,句法不是对称,而是以“幸福——幸福的闪电”进行内在的勾连。

第三章:未以“从明天起”引文,但以“取名”暗合新生,表示从明天起的新生式幸福和理想,且以陌生人与熟悉人对举,最后以我只愿落脚,一个傲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显得无比高大。句法采用的是外在的排比(亲人,陌生人,我)和内在的排比(三个愿你)布篇,非常富有气势。

另一赏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最享盛名的一首诗,她肯定是海子作品中,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但她其实不是海子的代表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不是。

曾经有网友说,他想不通为什么写出这么温暖诗歌的海子会自杀,这恰好说明,这首诗并不体现海子内心的主要情感。也有网友说道,好像这首诗,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温暖开朗。

是的,这首诗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开朗,她其实是海子期望摆脱内心痛苦的一次挣扎,最后一次挣扎。

如果我们能够通读海子的全集,我们就会发现,海子始终处在痛苦和摆脱痛苦的挣扎之间。只是这首诗,看起来兴高采烈,洋溢着快乐幸福,掩盖了背后隐藏着的痛苦挣扎。

这首诗写于89年1月13,离诗人的死亡,只有短短的两个半月,从这首诗后,海子的诗篇中,就充满了独孤绝望和鲜血的意象,再也没有少许带点明亮色彩的诗歌了。

诗人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今天起”。对诗人而言,“明天”其实是个遥远的概念,是希望,是未来,作者写于1986的《失恋之夜》中曾写道,“我从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结合海子的日记(1986.11.18),“我差一点自杀了……但我活下来了,我——一个更坚强的他活下来了,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强者的尊严、幸福和神圣。我又生活在圣洁之中。”我们可以推想,当诗人感觉到自己战胜了痛苦,诗人就会用“今夜”;而这首诗中,却满篇都是“明天”。

海子是个远离尘世的人,这里的“蔬菜、粮食、马、柴”是现实生活的代名词,诗人想关注这些,意味着希望回到正常生活中来。据《海子传》记载,海子在大学里从来不参加会议,除了上课就是写诗。只要在中国生活过的中国人,或者说,在所谓的国有体制下生活过的中国人,都明白,拒绝任何会议,意味着怎样的勇气?也可以说,这是怎样一个不现实的人啊!现在,海子却表达了希望回归现实的愿望。

可是这样的愿望,连诗人自己都不相信,“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刚刚表达了回归现实的愿望,立刻又“痴人说梦”起来。我们知道,海子没有一所这样的房子,海子生活在昌平的学校宿舍里,像一只野兽一般在深更半夜独自徘徊在狭小的空间,曾经把楼下的师傅气得发疯,半夜冲上来要和海子打架。

海子很重亲情,尤其是母亲,海子在诗歌中提到母亲,总充满了动人的忧伤和美。但是,海子自然早就意识到,从精神层面而言,海子在家里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海子一定感受过,处于亲人之中,却如处于沙漠一般的孤独,世上还有什么孤独比这种孤独更令人痛苦?海子渴望和“每一个亲人通信”,或许隐隐约约就表达了这样的痛苦,假如海子能够回到现实中来,海子就能够给父母带来莫大的幸福,就如他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父母寄去60元(83年,多数人挣不到60元)那样,给父母以极大的惊喜。但海子已经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他已经不可能回到现实中的亲人身边,他只能在诗歌中,表达出这种愿望,这种让无数人感到温暖,却让海子感到痛苦孤独的愿望。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多么美好多么温暖的愿望和祝福!可为什么紧接着海子会来一个转折,“我只愿——”这里的转折意味非常明显,所以下文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恐怕不能理解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渴望的那样,在美丽的海边拥有一所别墅,周围鲜花开放,过着即入世又出世的幸福快乐生活。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恐怕已经是一种象征,一种摒弃现实的象征,追求精神生活的象征,也是痛苦生活的象征。

我相信,大多数喜欢这首诗的人,都或多或少误解了海子,当然人们的理解是为了自己内心感觉到的温馨,并不真正在乎诗的原意,会觉得笔者也是臆测。可是我们还可以参照海子的其他诗歌。在海子的诗集中,表面充溢着快乐幸福的诗歌,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幸福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找到我幸福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我爱你,花楸树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到了和《面朝大海》一诗同样的表面上的幸福,但也同样流露出隐含的悲痛。“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海子形容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常以自己身体被劈开作比,“……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黎明之二》。“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春天,十个海子》。

因此,结合海子诗歌的总体来看,我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确实是海子一次渴望摆脱痛苦的挣扎,而不仅是,或者说主要不是表达美好的祝福。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其实就并不了解海子。当然,不少网友喜欢这首诗的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喜欢海子,只是为了给自己精神上带来些许温暖和安慰。那么,在这里说一声,对不起,也许打破了你们的梦幻。但是,我觉得,不能从海子诗歌中读出痛苦的人,还是不要读海子了吧。

五、《麦地与诗人》之《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责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这是九一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子骆一禾作品集》中的版本,西川编辑的诗全集中的版本,还有最后两句:

麦地啊,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西川先生虽然依据海子手稿编辑,但我可以断言,这不是海子的定稿。其实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我们把作品寄出以前,一般都会做一下最后的修改,所以,留存的手稿只是原始面貌,却不是定稿。另外,从诗歌内容的震撼力和意象的完整性来说,最后两句就是画蛇添足,严重伤害了这首诗的完美。感谢西川先生为海子诗歌的出版所作出的贡献,也希望西川先生能不拘泥手稿,对海子的作品做一番甄别工作,我相信,研究海子,是一个诗人值得去做的工作。

上海的朱大可曾经说过,海子的后期诗歌获得了某种神性,他说的很对,海子诗歌前后期的标志性作品,我认为就是这一组《麦地与诗人》,尽管只有短短两首。

海子诗歌前后期的主要特征,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说,是从月亮到太阳,是从水到火,从母性到父性。这首诗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作品,从这以后的作品,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海子真正成熟,创作出大量可以流芳百世,可以媲美李白杜甫的作品。

理解海子的这首诗,要和海子的出身和经历紧密结合。海子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尽管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一份子,但他不能像许多考入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一席之地的人那样,把自己看作是城里人。海子对农村及农民怀有深厚情感,对土地和自然怀有深切的情感,或许这就是诗人的特质。这使海子更能切身体会到城乡之间的不公正,体会到农村和农民特有的如土地一般沉重的痛苦,这种痛苦贯穿海子的一生。

是的,麦地可以看做温暖的象征物。无论从它作为粮食的内在特性,还是它外在的形态,那种金黄的色泽,带有太阳光芒般的麦芒,都能使人联想到光明和温暖。可是,你只要站在“痛苦质问”的立场,内心就无可挽回地被灼伤。

为什么养我性命的农民生活如此悲惨?

为什么他们被剥夺了平等公民的地位?

为什么他们不能在城中获得一席之地?

为什么他们连搭一个窝棚以躲避风雨的权利也没有?

为什么……

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良知,你可以不停问下去,而随着问题,你必能感受到海子般的痛苦;如果你过着城里人的舒适生活,而真诚发出如此质问,你必然会被灼伤。这种灼伤,来自于你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来自于你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渴望,那犹如太阳光芒一般的麦芒,必然刺痛你的心。

尽管我们可能无所作为,尽管我们无力改变农民的不幸遭际,但是,你一旦发出这样的责问,你就不再“两手空空”,你就不再“一无所有”,因为你已经拥有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可贵品质:不以个人得失来评判社会制度及由此而生发的种种价值!

王蒙先生,曾经感叹,将来谈到文学成就,我们这六十年有什么呢?

我们有海子。

王蒙先生看不到海子的珍贵,既因为眼光,或许更因为心胸,当王蒙先生大红大紫之时,海子还只是个学生,要让王蒙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俯下身子仰视海子,他们做不到。但时,历史是无情的,大量曾经红过的作家,都会在历史长河中沉没不见;而海子,却是“狂沙吹尽始见金”的作家,西川说对了,海子是个真正的天才。

六、《九月》欣赏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能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不少诗歌,含义隐晦,这首诗的隐晦度算中等偏上吧。

对这首诗的理解,重点在其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理解了它们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理解了这首诗。

诗中提到“众神”“远方”的死亡,词虽不同,含义基本相同,海子是在为诗歌精神死亡而痛惜。

“众神”的存在,无论东西方,都是人类初期的特征。到了后期,则进入到“一神”,中国由于深受“不语乱力鬼神”的儒家影响,未像其他主要文化那样,创造出一神的基督、佛、真主。从众神到一神,可以看做人类从感性到理性的旅程。感性和理性都有双面性,感性好的一面是诗意,坏的一面是愚昧;理性好的一面是思想,坏的一面是精明中的庸俗。中国现阶段,把理性发展到坏的极致——没有思想,只有庸俗,也是众神死亡后出现的最坏结果。

·“远方”是海子一生吟唱的对象,在早期的作品《龙》(1984)中,就吟唱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到了88年,又吟唱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远方》),但尽管这样,作者在《祖国》一诗中,开头就坚决吟唱出,“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追寻梦想中的远方是诗人的本质特征,抛弃远方就是抛弃诗歌,远方死亡就是诗歌死亡。

野花是海子最喜欢吟唱的对象之一。海子几乎不吟唱有名有姓的花,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只有在人生尽头,海子曾经吟唱过梅花和桃花,但那是作为鲜血的意象来写,也可以看作,是作为死亡的意象来写。但对野花的吟唱,则贯穿了一生的所有作品,从《诗全集》中的第一首《亚洲铜》——“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到最后的作品《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这儿的花朵必然理解为野花的花朵),中间还有过许多吟唱野花的诗作,单单以野花作为诗题的就有三首,《野花》、《太阳和野花》、《无名的野花》。野花是和大地最亲近最密切的花,也就是和诗最亲近最密切的花。诗歌精神虽死,但伟大的作品犹在,犹如野花一般开满草原。这是诗人依然留恋草原,留恋人生的主要理由!

风的意象最为飘渺,诗人说,“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土地,水,空气都是实体,风不是实体,却是我们感受空气最直观最飘渺的对象,或者说,最富有诗意的对象,所以才会“比远方更远”。

当然,“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确实难以理解,但我喜欢西川说的,“海子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因为海子是个天才。套用一句西川的话(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你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你可以嘲笑一个天才的浅白,你不能嘲笑一个天才的隐晦。因为天才的隐晦,往往是天才天马行空的表现,而他的浅白则是想融入世俗的努力。有人会批评,笔者过于崇拜诗人,近于盲目。记住,盲目地崇拜天才,犹如盲目地崇拜上帝,情有可原,至少比盲目地崇拜金钱好一万倍。

理解了上文,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何“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理解了作者诗中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只身打马过草原”,寻求诗的美丽和真实,是天才诗人的宿命,只有死亡,才能结束。

另一赏析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本文将在存在主义哲学层面上对海子的《九月》一诗作出读解,希望给读者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生命与死亡在互相诠释。“目击”一词别有意味,它表示了诗人入思的起点,“目击”的不是“众神死亡”,而是“野花一片”,是草原上的一派生机,“野花”是草原的此在,作为草原此在之在的“野花”倚靠在“众神死亡”之上,因此,“野花”的存在是向死之存在,抵达着存在的本质。“众神死亡”尽管不是诗人“目击”所见,但它是诗人“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获得的。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说,众神“死亡”是一个并不通顺的逻辑搭配,死亡总是与生存相连在一起的,因为众神从来没有生存过,所以无从谈其死亡。不过,从另外的思路来看,众神的生存确实发生过,众神与人类的照面意味着人类已经懂得从现实中超逸出来,思向永远和终极。这样,“众神死亡”在此表明人类历史之久长,人类与神灵的会晤开始出现中断。众神在草原上的“死亡”将草原的远古与神秘蓦然藏匿,草原的深邃历史遁入无形,草原因此就让人顿生遥远之感。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在组诗《母亲》中,诗人说“风很美”、“风 吹遍草原”;在《黄金草原》中,诗人说“风吹来风吹去”的当儿,女人“如星的名字”或者羊肉的腥香令人沉醉。可是“风”远在远方时,为什么会比远方更远呢?很显然,“远在远方”中的“远方”并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指。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常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之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风的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在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此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的出现再次标明了诗人的在场,直接启用“我”来现身,较之开头的“目击”而言,更强调了诗人的主体介入,主体进入事物内部,开始领会和解释。“作为领会的此在向着可能性筹划它的存在。”“领会的筹划活动本身具有使自己成形的可能性。我们把领会使自己成形的活动称为解释。”①诗人领会到什么?他又如何在解释?诗人的领会其实是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当他“目击”到诸般物象时,他就开始思入世界,开始领悟其间的真髓,开始追寻自我在此间的可能性存在。“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领会的传达,是对自我心灵律动的解释。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与情绪,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着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呜咽”的琴声已经将诗人的诸般情感一应牵带而出,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含蓄和隐晦,不再有任何表面的身体语言,所以诗人说“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重新述说了诗人与草原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生存境域中,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成人的此在,卡西尔曾经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②诗人之所以要将远方之远“归还草原”,意在表明自己从草原这个神秘空间的退场,不入住和占有此间,不与草原发生内在的空间关系,神圣草原因为没有“我”的侵占而相对于“我”来说得以完整,“我”因为没有入住草原并沉迷于神秘之间而将草原的神秘性永远存放到想象之中。

因为草原的神秘幽远被保持到想象之中,草原在“我”的视野上从此“缺席”,草原的空阔退隐之后,手中的事物开始鲜明呈现。这鲜明呈现出来的事物是什么?是“木头”,是“马尾”。木头和马尾的出场,将草原的历史带走又将草原人的历史带来,“木头”和“马尾”组合成的马尾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凝聚、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象征。在马尾琴上的木头和马尾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木头和马尾,已经同人类的历史、人类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点像海德格尔描述的那双破损的鞋具,开始去却其作为器具的有用性,直接敞现存在本身。看看海德格尔对这个破损鞋具的描述吧:“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进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③在海德格尔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鞋具与农人生命的粘连。海子笔下的“木头”“马尾”也与那鞋具一样,同草原人的生活与生命密切粘连在一切,不可分离。在木头和马尾交合而成的马尾琴不断的倾诉中,草原人的历史得以留存。

第二节诗人再次凝视远方,对它作出寻思,“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这里涉及到死亡与生存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指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④海德格尔言说死亡其实就是在言说生存,他强调生存是向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这里的“野花”携带的意蕴是丰厚的,它不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更多的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由远方广漠的死亡所凝聚而成的野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是不死的。所谓不死的事物是抽空了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永远凝固着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抽空呢?或者时间与空间什么状态下会永远凝固呢?只有当一种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或者沉淀为一种文化时才有可能。因此,这不死的野花就是草原文化的隐喻,或者说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的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⑤,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⑥,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在前述中,我们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海子《九月》一诗作了详细的读解。不过,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沉思并非纯然是存在主义的,从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中,我们似乎读到了陈子昂似的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怎能不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呢?事实上,感时伤逝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一致之思,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到李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拟古十二首》之九),再到苏东坡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沁园春》),多少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海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只不过他在传统诗思中添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他又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掺杂了中国传统的诗思,他的诗歌体现出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七、重建家园

在水上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则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因专制腐败而心灵扭曲堕落的时代,任何有良知有思想的人,都不可能不感到“生存的屈辱”。拿袁腾飞做个例子,不知道他的事件最后如何了结,他做没做检查?如果他做了,必然已经感到了“生存的屈辱”;如果他没做,可能会丢失工作,被逐出官方保障的利益系统,从此变得颠沛流离,会感受到另外一种“生存的屈辱”。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感受不到“生存的屈辱”,相反,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社会模式”(张五常最无耻之语),并在这个模式中,左右逢源,悠然自得,高高在上,蔑视屁民,这样的人,必然是造成大多数人感觉到“生存屈辱”的罪魁祸首。

当普通人都感觉到了“生存的屈辱”,真正的诗人,伟大的诗人,就走投无路,唯有一死。

但是,这种死亡,犹如因“生存的屈辱”而流下的泪水,都有其真正的内在价值,都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可以传承民族精神之火,可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智慧是人类的特征,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智慧更多的用于蝇营狗苟,谋取一己私利。这种智慧,在我们中国源远流长,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类,在现实中也屡有创新,比如“躲猫猫”、“欺实码”之类,确实都是了不起的智慧啊。可是,对诗人而言,这样的智慧不如放弃吧。不如让我们的心灵直接触摸大地,触摸这一最本质的生命元素。

在人类创造的财富中,最可贵的并不是黄金,不是现在人们追逐不休的房子,车子,对诗人而言,那些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对人类有本质意义的物质财富,就是粮食,这一来自于大地本身的馈赠,是几近于精神的宝贵财富,尽管在世人眼中,它身价极贱,和创造他的农民相似。可在诗人眼力,“只有粮食是我珍爱”(《祖国》)。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所有的智慧,只用来追名逐利,背弃了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不同于兽类的品质——追求心灵的高尚。一个真正热爱文化的人,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应该有勇气用自己的行为去告诉别人,金钱的多寡绝不是衡量人的重要标准,劳动的价值也不是用报酬来衡量,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污浊,我们都要保持自己的心灵高洁,不必在意别人不理解的目光,我们至少有海子,有他,我们心灵就有了慰藉。在慰藉我们自己心灵的同时,也就是在重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另一鉴赏

海子自己也清楚,使他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海子追求成为诗歌之王,而要成为诗歌之王,在他看来,就是要“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整体性地体现“人类精神”。海子试图用诗歌营造一个具有超越性、整体性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既是海子自己的,也是属于人类的。这样一种高远的诗学追求,是海子区别于许多现代诗人的地方。海子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如此高远,在使得海子痛苦的同时也使得海子失望,因而海子涌起了“放弃”的念头。  前面说过,海子诗篇中的“水”意象,常常有“时光”和“欲望”的寓意。海子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智慧和沉思,是通向这一精神家园的途径。海子表示要在“时光”或“欲望”中“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显现了对自己既往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否定。

海子知道,他的形而上的高远追求,是为着摆脱“受难”的现实。因而在否定了形而上的精神家园追求后,就应当直面现实的困境和苦难:“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如果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关心粮食和蔬菜”,显现了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并享受幸福的意思,那么,海子也看到了,“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直面甚至屈从现实的困境和苦难,也是在现实中发现并获得“幸福”所必需的。

八、《日记〉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