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三部曲拍摄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记得第一部《辽沈战役》上映时,我所在的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包场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的。从此,就跟《大决战》结缘,这些年看了很多遍,每次都有启发,这部战争片是中国革命战争影片的巅峰,艺术高超,气势恢宏,可以说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剧情涉及的历史背景众多,所以我有这个想法,做图文解说,让我们一起再回顾那段历史,让我们再次领略以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风采,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人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近年来有些人对国内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剧发表了不同的声音,认为这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没有什么意义。但历史的发展正在证明当时的内战是两种国家前途、两种民族命运的决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势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自有发展,才能摆脱外国势力的干涉,才有机会实现民族复兴。如果国民党的一方取胜,那么将继续持续割据、内战、分割的局面,也无法摆脱被外国势力支配的命运。所以为了这场战争而牺牲的解放战士们值得纪念、这场战争也值得我们去重现和书写。
片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应该是1991年上映。拍这部电影是中央拍了板的,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光是解放军就调动了5大军区共13万官兵参加拍摄。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从时机来看确实不能拖延了,一是当时不少开国将帅都健在,他们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拍出来能让他们提出宝贵意见,还能让他们回顾那段历史,这是对这些功臣们来说很大的安慰。二是当时国内有一批优秀的特型演员,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说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林彪的扮演者马绍信,朱老总、周总理、蒋介石的扮演者都很经典等等。说一下。三是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国内国际都很难,需要提升振作一下士气。
八一电影厂标,这个是质量的保证,小时候一看电视里出现这个,饭都可以不吃,赶紧招呼小伙伴,说演打仗电影了,然后一般人搬起板凳抢地方看。
这个构图非常高级了,当时看的时候对视觉就有一种冲击感。天地之间只有主席一个人的身影,他行走在黄土高原,引领着全民族的命运。我后来觉得这个片段跟他的那首词《沁园春·长沙》非常般配,词里写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伟人的身躯高大挺拔,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高大,他举目望向远方,眼神中带着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味。
镜头一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解冻,这一段镜头是拍摄小组等了两年才拍出来的,冰块炸裂、互相撞击,展现了母亲河的强大力量。场面确实震撼,这段适合在电影院里看,效果跟电视完全不一样。
当时在影院里我感觉那大冰块子直接奔着我来了,太震撼,如果有现在的3D技术,那就更刺激了。然后开始是标准的男中音解说,主要交代了决战的背景,简单说就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要维护统治,要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而共产党人代表人民的利益,要彻底打碎旧社会,建立一个新中国,从1946年起内战爆发以来,战争打了2年,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逆转,国民党或被包围或被动防守,而解放军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伟人指挥部署了三大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片名出来了,而且是当时我们的领导核心亲笔题名,我这些年逐渐理解了他。他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领导,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其实他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是很难的,也是很危险的,能顺利挺过来,忍辱负重不容易。
顾问名单都是重量级人物,军委副主席上将张震(三野)、少将杨国宇(二野)、中将苏静(四野)、叶子龙(曾是主席的秘书)、崔月犁(卫生部长、北平和平谈判的重要人物)、陈荒煤(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丁峤(文化部副部长)
总导演:李俊,1937年就参加革命。家喻户晓的《闪闪的红星》、《回民支队》是他的作品。
三部电影的首席导演是杨光远,著名的《血战台儿庄》是他的作品。其他导演的分工是这样的:杨光远(辽沈战役),蔡继渭(淮海战役),韦廉(平津战役),景慕逵(他有个儿子是著名歌星景岗山)、翟俊杰为摄制组导演。
主演名单:古月(原名胡诗学)当仁不让是扮演主席的第一人选,在他之前扮演主席的要是张克瑶,他主演过《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再一个他的口音最像主席,是他给古月的配音。
当时国内扮演蒋介石最有名气的应该是孙飞虎,但是在大决战中用的是赵恒多,个人理解孙飞虎的扮相有点阴沉,赵恒多比较中庸,再一个赵在《血战台儿庄》里的表演得到了台湾那边的肯定,尤其是得到蒋经国的肯定,这些可能都给他加了分。
周副主席扮演者我觉得王铁成第一,这部剧要是他也许会更好点。刘怀正扮演朱德我无话可说,各方面都符合。
辽沈战役这部最出彩的演员就是马绍信,黑龙江省鸡西的演员,他把林彪演活了,那个表情眼神和动作,把林彪的阴沉、冷静、不怒自威刻画的入木三分,可以说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当年剧组去香港做宣传,记者们都围着他拍照。连国家主席杨尚昆都称赞他,杨当年和林彪可是在红一方面军的平级战友,杨是三军团政委,林是一军团军团长。
罗帅的扮演者是鲁继先,他还扮演过陈毅老总,还有电视剧《大宅门》里的詹王爷也是他扮演的,厉害吧?
刘亚楼的扮演者是张卫国,他把103演得也好,很多人都说他还原了四野那个风风火火的雷公爷。
黄河上三叶飞舟,注意看,水质不一样,一面是陕西,过了黄河就是山西。交代一下背景,这部影片可以和《魏巍昆仑》那部电影连在一起看,正好把历史脉络连上了。
背景是这样的:1947年国民党军队投入胡宗南等部25万人的兵力,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随后,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为保险起见,中央五大书记兵分两路,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河北平山县开展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对外称“昆仑纵队”在陕北转战。1948年形势好转,为加强集体领导、统一指挥全国作战,党中央决定离开陕北,向华北解放区转进。3月份毛主席带领中央来到陕西榆林吴堡县川口村,从这里,毛主席东渡黄河,一路经山西、河北,最后到达西柏坡村。
这些老船工都是老把式,沧桑感都写在了脸上,动作熟练,场景非常有画面感,现在要是拍电影不知道上哪儿找这样的资源了。
船头第一个镜头当然是毛伟人,然后是毛、周、任三大巨头,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主席乘一条船、周和任在另一条船,是分开的。主席在船上一直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兴致貌似不太高,可能对陕北还是很怀念的,毕竟这里是革命的摇篮,周恩来说我们以后还会回来,去看看河西走廊、霍去病墓、西安的碑林。主席说我们应该祭扫一下黄帝陵,我们这些炎黄不肖的子孙啊。然后画面马上切换,而且非常自然。
南京天文台,也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所,蒋介石和宋美龄带着全家来参观游玩。
第一个镜头是给背影,反面人物的待遇么?
然后转过身来,宋美龄给孩子讲天球仪的由来,这个宋美龄的扮演者是吴志远,国家一级演员,在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任教,她扮演的宋美龄无论从气质、扮相、演技方面来看,都无可挑剔,可以说很完美。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分寸感拿捏得特别好,观众都知道宋美龄就站在蒋介石旁边,但就是各方面都不抢蒋介石的戏,别人在这方面差的太远了,是谁我不说了。
蒋接着说,这个是文物,以前八国联军抢过我们的文物,虽然归还了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没还。这段话表明,我们没有抹黑蒋,他也是一位民族主义者。
蒋经国、蒋纬国出现了,两个人 听了蒋介石说的话,可能感觉有点差异。从这两个演员的扮相来看,历史还原度很高了。
这边主席坐上了吉普车,风尘仆仆在赶路,目的地就是华北的平山县西柏坡,他的眉头紧皱,为什么?一会儿马上就有交代。
南京这边蒋介石把何应钦找来,表达对美军建议他把军队撤出东北的不满。
蒋是非常好面子的人,他觉得我就这么撤出来了,全世界怎么看我?军心和民心怎么办,华北怎么办?所以潜台词是:不行,我还要在东北继续耗,没准哪天能赢。
这时候,顾祝同来了,告诉他共产党中央的在陕北的电台信号全都侦测不到了,也就是说不知道毛泽东去哪儿了。也是,国军在打内战的情报准的时候就没几次。
蒋让顾判断一下,顾判断得还挺准,说去华北与朱德、刘少奇会和了。蒋眼神发呆的自言自语,说毛泽东站在黄河东岸,会把眼睛盯在哪里呢?主席确实把蒋某人打怕了,蒋可以说是乱世枭雄,在那个年代各种手段都会用,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包括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但蒋就是打不过毛主席,他能想到的主席都能想到,主席想到的,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既生瑜何生亮的现实版。
这个远景的镜头特别漂亮,风景又好又隐蔽的西柏坡,党中央就驻扎在这里指挥全国战场。说一句,西柏坡的原址在1958年修建水库时被淹没了,现在的西柏坡是在附近北面500多米的地方一比一复原重建的。
朱总司令出镜,一身军装,披着军大衣,身板和步伐特别符合老总为人厚道的形象。
刘少奇同志出镜,安排他整理一下上衣口袋的钢笔,仿佛交代少奇同志在“文”的方面比较突出。
恩来向主席汇报情况,主席看了两页看不去了,这也是主席一开场就心事重重的原因,原因有两个:一是林彪带兵南下北宁线没执行,二是粟裕带几个纵队过长江去敌后也没执行,这是主席为了进一步打开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形成的作战方略。主席说我年初就跟你们定好了,结果是腰来腿不来,不听中央的话,这今后怎么得了?
哈尔滨双城堡的东北野战军总部,离哈尔滨主城区比较远,因为林彪喜欢安静,所以把地点选择在这个地方。画面里很明显看到刘亚楼在院子里准备迎接各纵队司令政委,有个战士过去向他敬礼叫首长。院外的战友们在热情地招呼,表示:都来了,看来是有大事要商量。
林总第一次出镜,也是背身,而且色调比较暗,这个手法很高明,大家细品。外面再怎么闹,他跟没听见一样,这也非常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林总转过身来,面色凝重,墙上地图是东北地区敌我态势图,看来就是研究敌我态势,下一步仗该怎么打,还没下决心。
抓了几粒黄豆放嘴里吃,这是林总的习惯,他不讲究吃穿,要是客人谁来了,最多也是端出一盘黄豆招待
谭政表情很严肃,他看着中央的电报,一言未发。据说东野一开始在文件署名的顺序是林罗谭刘,刘亚楼为此还有意见,谭说以后不加他了,干脆改为林罗刘。
罗帅端着水杯坐下,摸一摸水杯的温度,抬头望向林总,问了一句话:怎么样?考虑成熟了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已经考虑好了,就等你了。
林总抬眼说,说这么大的行动,我得把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进去。意思是我想好了,但我的意见和你们不一致。
这个时候,罗帅和谭大将互相对视了一眼,又共同把眼神放下,这说明罗和谭的意见和想法是一致的,也没想到林总到现在还没下决心。
罗帅说我反复看了中央军委2月7号的电报,主席的意图是。。然后被刘亚楼进来打断了,刘请示说各纵队司令政委都到了,是不是先见一下?这个符合刘的性格,风风火火、爽言快语。罗帅说不忙,先让他们住下,你坐下,罗帅接着说主席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把东北的卫立煌集团都抓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拖了,要按照中央的指示行动。
谭大将马上补上,南下北宁线,把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陆上退路给堵上。
刘亚楼表示中央的作战方向有两个,一是打沈阳附近的抚顺、铁岭,二是打锦州附近的义县、锦西,山海关一线,并没有明确打哪一个。这个表态多少给林彪一些安慰。
罗帅表态,虽然没明确,但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把中央的电报指给刘看,主席的原话,就是把蒋军全部封闭在东北较为有利。
看得出,罗帅是不折不扣坚定执行主席战略意图的,难怪罗帅1963年因病去世的时候,主席亲自去悼念,后来写了这首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个“战锦方为大问题”,就是表扬罗帅的,在这个问题上他又一次支持了主席的想法。十大元帅里罗帅跟着主席最早,自从秋收起义就跟着毛主席,可以说是毛主席最早的学生,也是毛最可以信赖的人。假设罗帅能够长寿的话,对于平衡党内的关系也许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林总站起来,说我们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封闭,我们只要抓住长春郑洞国这一大坨敌人,卫立煌不会丢下他们不管,也就是说能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如果南下,敌人会收缩到锦州,锦州范汉杰集团15万人,比长春还多5万,我敢打锦州么?万一沈阳、锦西的敌人出动,就会对我形成夹击,弄不好又打成四平之战。有人分析过,林彪一是习惯打谨慎仗,没有把握的仗他不打,这是因为他早期带兵就拱卫中央形成的习惯,二是四平之战让他心有余悸,再来一次,后果对他来说承受不住。
林总说我们的决心不变(他这是替大家表决心),还是打长春,搞攻城打援。
其他三巨头或低头不语、或心有不甘,还是罗帅表态,我看这个咱们定不了,提交东北局讨论,然后再报中央。罗帅的党性就是强,一切都按照规矩办。说一下,当时东北局的书记是林彪,其他领导还有高岗、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等重量级人物,也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经典镜头来了,就是这个,看看这个林总的眼神,马绍信演绎得太到位太经典了,带着冷峻和不满,而又不得同意这个提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