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解说

发布者:小森女绵羊 2023-3-5 11:13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崇祯帝是昏君吗? 所有的史学家都认为崇祯皇帝不能称之为昏君,有人把史书里对他评价综合一下就是: 他在位十七年,一直勤政理事,鸡鸣就起床以至夜晚都不睡觉,往往焦劳成疾。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为啥亡国,只是因为明朝的积弊实在是太深了,崇祯皇帝无法力挽狂澜才导致灭亡。

崇祯帝在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意思是说,亡国不是我的错,原因都是你们这些自私自利官员的错,汝皆亡国之臣。

李自成评价崇祯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这句话意思是,阁下其实并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奈何孤身而立,身边到处都是只吃饭的人;大臣们都在顾着自己的私利,而到处结党谋私,忠于阁下的人几乎都没有了! 李自成也是分明在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贪腐之臣”。

北青网;网友说;中外学术界公认,明朝时期的中国财富占当时全球财富总量的1/3强,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3。明朝晚期国力依然强盛,经济进步,文化繁荣,尤其江淮一带商业昌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赫赫帝国,竟突然间轰然倒下,说亡就亡了!这是为什么?

网友upseshara说;明朝早在崇祯皇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没一个说的过去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涂到了极致,整个二十五史,没有这么胡闹的朝代。按照网友upseshaya的说法,这样的胡闹朝代有怎么多的胡闹君王,不亡国就不错了,怎么能执政276年?成为世界经济强大的帝国?

一个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与国家的法律和执法人是不是为国为民的,只要是为国为民,就要保证国家有钱有粮,人民有饭吃,这是最明显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执政289年,除汉朝之外,是执政最长朝代,主要是唐朝以道教为主要宗教,以公平无私为治国之道。明朝因为皇帝懒惰,为了加强皇权,从英宗开始,加强完备了宦官机构,并足以与官僚机构相匹敌。在皇帝有所作为的情况下,两个系统有相互制衡的作用。相反,当皇帝怠政或滥用权力的时候,两个系统则此消彼长。由于宦官大部分都是因为家穷,无法生活,从小阉割后,送到皇帝的家,在皇宫长大接受教育,他们都恨欺压人民的贪官,都为穷苦人说话,他们当官后基本上都是守法官员,即使有贪官也不是罪大恶极巨贪。他们一界又一界都是公心为国为民,都是皇帝的忠臣,所以即使有权臣控制朝局,宦官力量也聚而不散,隐而未衰。明朝宦官制度是明朝能成为经济强国,执政276年的主要原因。

太监宦官都是穷苦人出身,他的亲戚朋友也都是穷人,除了在皇帝面前反映人民疾苦之外,还支持为国为民的清官,早在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得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冯保的支持,取代了高拱内阁首辅之职,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在明朝中期,土地兼并就非常严重,大学士徐介占地24万亩,江南大地主有的占地700万亩,国家有一半土地不纳税,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崇祯帝怎么敬业,国家又怎么富强,怎么能成为亡国之君?《天举三字语》说;国于民,两头穷,少数富,权将倾。 有观点任为;杀魏忠贤是崇祯吊死煤山的主要原因,提到魏忠贤这个人,可谓是明朝的一个传奇式人物了,明熹宗死前曾专门叮嘱自己的弟弟,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予了魏忠贤如此高的评价,可见魏忠贤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魏忠贤在职期间,为大明举荐了不少人才,如赵南星,孙承宗,熊廷弼等一批能臣,从他的名字来看他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的进忠,做个贤人。魏忠贤还是个具有极强的个人能力。他通过加征矿产税,工商税、海税,减免农业税,既保证了财政和军需,又使老百姓能够平安度日。在魏忠贤当政时期,明朝没有发生过大的变乱,边境战事也是捷报频传,宁远大捷大炮轰伤努尔哈赤(回盛京后不久死去)。宁锦大捷明军多次重创皇太极。丁卯之役,毛文龙在朝鲜拼尽血本击退阿敏数万八旗军,阻止了阿敏当朝鲜王的梦想。皇太极东奔西突累到吐血没捞着什么好处,只能龟缩在盛京。魏忠贤利用矛盾联合几个具有实力外官,强力开征了矿业税、商业税,减免了农业税,这其实是赢得百姓拥戴的!但却遭到东林党集团的强力反对,因为把持矿业、商业的正是东林党文官集团,此几项税种,在明朝前几代皇帝都想推行,都因东林党文官集团反对而以失败告终,这触及到了文官集团的根本利益。崇祯即位后,听信文管集团谗言,不到两个月就杀魏忠贤,清除了阉党,废除矿业税、商业税,恢复了农业税,加重农民负担,又恰逢大范围灾害持续,于是农民起义不断!

农民起义使政局不稳,人心涣散,又要防备清军,对峙清军需要军队来完成,这需要银子;镇压农民起义,确保后方无忧,也需要军队来完成,还需要银子,没银子怎么办,崇祯要求官员捐款遭到贪官的反对,无奈只有对内地加收农业税,矿业,工商业都是东林党高官的,其实在明朝后期土地基本上也都是东林党大小官员的,农民的土地已经很少,大都靠给地主种地为生,在加上官员少报土地,偷税漏税,土地税收很重,在加上天灾,树皮,草根都被人民吃光,所以,内地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面对灾情,贵族们依旧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在河南洛阳城内城外灾民们到处是呼救声,福王朱常洵不管不问,还照旧收敛赋税。当时,明朝派去征伐李自成部队的援兵经过洛阳,看到富丽堂皇的福王府时,怒道:“洛阳王府富于皇宫,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

面对国家财富都在东林党少数人手里,国库空虚,无法抚军安民,内忧外患的时局,崇祯六下罪己诏,大体意思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战乱害民,赋税无度,百姓被搜刮到赤贫的境地,加之天灾不断,疫病流行,最后是用人不当,文官不法,武将骄懦。号召民众忠君爱国爱民!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 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十七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起义军直逼京城。而这时的崇祯,再想独挽狂澜,已是力不从心。再加上他用人不察,听信谗言,错杀忠良,导致众叛亲离,孤立无援。最后,在1644年三月十七,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开始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与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望着北京城外的连天烽火,长长的叹息着,这位刚刚三十四岁的皇帝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回到宫内逼死杀死自己的妻妾及两个女儿之后,崇祯想要逃出北京城,但是却没有成功,十九日的拂晓,崇祯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崇祯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之后崇祯皇帝将遗书放在自己身上自缢而亡了。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