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以史诗般的震撼场面还原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一战,但与真正的历史比起来,电影的惨烈程度远不及其十分之一。抗美援朝发生时,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的时间,与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
然而志愿军凭血肉之躯对抗美军的坦克炮弹,以钢铁意志对抗朝鲜百年难得一见的极寒天气,最终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给美军制造了永生难忘的一场战役,成为参战美军心中度过的最漫长的一天。
美军仁川登陆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局势,原本一蹶不振的南韩士兵仿佛找到了撑腰的主人,在美军的带领下对朝鲜人民军展开了大反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嚣张地宣称美军能够紧跟着朝鲜领导人的逃跑路线,一路追到底。
彭德怀带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率先遇上了南韩军队,并很快取得战役胜利,还缴获了一些物资。不过美军自身的狂傲让他们不愿意相信中国军队真的成建制参与朝鲜战争,下意识地认为不过是南韩士兵夸大其词。
1950年10月31日,麦克阿瑟让美第十军向朝鲜临时政府所在的江界进攻,并在记者会上放出了那句“感恩节前结束战斗”的名言。第十军的军长阿尔蒙德严格服从命令,即使在前进路上遇到志愿军的阻击也没有当回事,骄傲的麦克阿瑟认为由农民组建起来的中国军队根本无法与美军抗衡,并不把战场上的志愿军放在心上。
没有飞机、没有制空权、没有榴弹炮和坦克装备的志愿军确实与美军相差巨大,彭德怀也不敢掉以轻心,迅速向毛主席申请让预备役第九兵团入朝参战。
第九兵团隶属于粟裕的第三野战军,是粟裕此前准备解放台湾的主力部队,打过的大胜仗有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等等。擅长穿插作战和攻坚战,向来无往不利,是粟裕十分骄傲的一支部队。
第九兵团原本正在上海、无锡一带进行集训,只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军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阻隔影响了粟裕的计划。眼见着短时间内无法解放台湾,彭德怀和毛主席商议让这支部队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
于是第九兵团浩浩荡荡地开到山东进行训练,准备稍后再前往东北,等1951年春天再入朝。然而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并没有让毛主席和彭总掉以轻心,他们不敢低估美军的实力,尤其麦克阿瑟还放言要在圣诞节前攻占整个朝鲜。
美军坦克
10月24日,毛主席急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入京,要他立刻带着部队进入朝鲜参战。深感战况紧急的宋时轮一刻不敢耽搁,从山东抵达转运中心东北的时候没有停留多久便急匆匆地换乘火车入朝。
朝鲜的寒冬与东北相比毫不示弱,东北军区副司令看到第九兵团战士们身上的薄棉衣后,十分担心地说这样是会冻死人的。然而宋时轮根本来不及等战士们补充棉衣棉被等后勤物资,15万大军直接坐上火车向朝鲜驶去。
志愿军没有飞机,制空权完全由美军掌控。意识到中国军队可能成建制参与朝鲜战争后,美军的侦察机白天几乎没有停歇地在中朝边境的上空巡查,一旦发现有军队行军的痕迹便直接投弹轰炸。
美军飞机
而1950年的朝鲜遇上了二十世纪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夜间气温降到零下40度。即便是朝鲜本地人,都不会选择在夜间出门,但第九兵团只能趁夜间美军飞机不在的时候赶路。
志愿军没有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完全倚仗两条腿在雪山中行走。负重前行,还是夜间,第九兵团仍然保持着每天三十公里的行军速度,半个月的时间就赶到了预定作战地点。
只是第九兵团没来得及在东北补充装备,一个班的战士才分到一两条棉被,白天睡觉时都把自己埋在雪窝中,避过美军飞机的侦查。而后勤补给线大多被美军拦截,只有随身携带的炒面就着满地的大雪可以充饥。
志愿军入朝
拥有全套保暖装备的美军虽然也觉得冷,但充足的物资和后勤保障让他们时刻能够吃上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和蛋糕。而因为他们的拖拉在雪地中埋伏的志愿军忍受着零下三十多度严寒的侵袭,有的战士好几天都没有任何吃的东西,只靠雪和下面覆盖的荒草根充饥。
当美军陆战一师在彭德怀“诱敌深入”的战术下不断向东线长津湖地区逼近时,第九兵团的志愿军也分批逐渐抵达,并悄悄地对美军展开包围之势。
由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谨慎,美军一边前进一边为自己铺设后勤路线。陆战一师的行军路线拉得极长,史密斯竭力主张在下碣隅里修建一个临时军用机场,因而未能第一时间与志愿军对上。
美军机械化基地
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对史密斯的谨慎嗤之以鼻,一路上都在催促步兵七师快速前进,也最早进入志愿军的左右夹击范围。长津湖西侧的20军和东北部的27军已经在冰雪中卧了六天六夜,只等总攻命令的下发。
11月27日傍晚,第九兵团对美军发起了总攻。以穿插作战方式将一长溜儿的美军分割成五个部分,分别在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对美军步兵七师和陆战一师展开战斗。
作战地图
虽然不是真正的小米加步枪,但与拥有独立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榴弹炮营和坦克连的美军比起来,志愿军的汉阳造、日本机枪甚至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装备实在太过落后。
27军趁夜对柳潭里的美军发起攻击,迅速占领附近的高地。只是美军白天就调来了飞机辅助坦克和榴弹炮作战,从志愿军手中夺走了多块阵地。
志愿军在极其劣质的装备条件和无比高昂的战斗意志下同美军展开了拉锯战,柳潭里的阵地在双方手中几度易手。而27军的80师和81师集中了全军的炮兵攻击新兴里的步七师31团。
志愿军冲锋
美军31团组建于一战时期,曾经到远东参加过西伯利亚战役,因极强的战斗力而被美军称为“北极熊团”。不过这个“北极熊团”的营房被炸后,美军的连长甚至躲在掩体后面拒绝指挥战斗,乃至成为了整个朝鲜战争中唯一成建制被志愿军歼灭的团队。
不过此时的20军和27军已经因严重的冻伤而出现减员情况,全军的冻伤率超过了五分之一。后勤补给线被美军的飞机封锁,志愿军无法补充棉衣粮食,更无法补充消耗的弹药,能够继续投入战斗的不到一万人。
而美军却有源源不断的空投和飞机救援,同时对任何可能潜伏志愿军的地面进行轰炸,在极其饱和的后勤保障下与志愿军作战。即便如此,美军仍然感觉志愿军仿佛无穷无尽,前进的每一步都有志愿军不断地涌出来阻拦他们的行动。
美军撤退
从柳潭里撤到下碣隅里的路程只有22公里,开着汽车的陆战一师走了整整三天,平均每小时行进速度为300米。这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美军的尸体,只是志愿军的伤亡更加惨重。
即便手脚都被冻烂、几天的饥饿导致身子发虚,志愿军战士们仿佛感觉不到肉体上的伤痛,始终坚守在阵地上阻拦美军撤退的脚步。就连美军都看出了志愿军因冻伤减员的情况十分严重,而快速消耗的弹药迟迟得不到补充。
12月5日,史密斯终于带着陆战一师的师部撤到了拥有临时机场的下碣隅里,受采访的美国士兵表示撤退的过程是他们感觉人生最漫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上帝能够满足他的愿望,他只希望自己还有明天。
美军
围攻下碣隅里的陆战一师师部的是第九兵团20军,59师从北部的德洞岭进攻,58师和60师则埋伏在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的黄草岭,切断陆战一师的退路。黄草岭过后是水门桥,为了阻止陆战一师南逃的退路,志愿军先后三次对水门桥进行轰炸。
原本悬空在长津湖上的单车道桥梁被炸毁后,美军的工兵迅速修复,后来志愿军干脆将桥基一起炸掉,美军竟然利用飞机空投了将近10吨的钢铁组件,重新修建起了一座桥梁,能够从容地承载所有撤退部队的车辆通过。
水门桥
已经接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无力阻拦仍然荷枪实弹的陆战一师南下,只能寄希望于埋伏在水门桥后面的兄弟部队。过了水门桥后,史密斯直觉感应到附近有志愿军的埋伏,然而她们始终没有见到志愿军发起冲锋。
等史密斯登上公路两旁的高地时,就发现已经被冻死在阵地上的整个连队。而每一个志愿军露在雪外面的身子上都挂着厚厚的冰柱,俨然已经成为了活生生的冰雕。令史密斯震惊的是,整个冰雕连一百多个战士全部维持着握枪瞄准的姿势,没有一个人保持战斗姿势以外的动作。
冰雕连
而失去冰雕连原本的阻挡后,陆战一师很快甩开了身后的用两条腿追击的志愿军,一路呼啸着向真兴里疾驰而去。但接下来的路途中,史密斯遇到的都是活着的“冰雕”,即便很多志愿军战士的手指头都被冻在了枪管和扳机上,手脚几乎全部失去知觉,他们依然前仆后继地向陆战一师发起冲锋。
这时58师和60师加起来的战斗人员只有3800多人,仍然坚持奔袭作战,誓死拦截美军继续向南部的咸兴里撤退。美军士兵回忆说,中国的军人总是突然从雪里冒出来,完全不畏惧枪炮的威慑,直接往前冲,他们说自己从未见过哪个国家的士兵如此勇猛不怕死。
只是陆战一师已经通过了水门桥,未能在指定时间抵达作战地点的26军也无法派上用场,歼灭陆战一师的计划已经不可能,但长津湖一战中,第九兵团依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给了陆战一师重创。
狼狈逃窜的美军
美军没有实现麦克阿瑟所说的回国过圣诞节,反而在志愿军的追击下狼狈不堪地从兴南港撤离,退回了三八线以南,长津湖战役也成了陆战一师永远不想提及的噩梦。
美军作战处处长鲍泽上校曾经在回忆录里说:“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抵达朝鲜一个月,参与长津湖战役的第九兵团因战斗伤亡1.9万人,被冻死和冻伤导致的减员高达3.4万。
战斗中受伤的志愿军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建国之初的先辈们用血肉为后代筑起的一个盾牌,每一个参战的战士都清楚,参加朝鲜战争极有可能回不来,但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在朝鲜无所不入的酷寒侵袭和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攻势下没有后退一步!
致敬抗美援朝的每一位志愿军先辈、致敬保卫国家的人民的每一位解放军!
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也可以长按点赞表达您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