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历史了解度不同的人,对这本书的感受可能也颇有差异。于我而言,一方面是晦涩难读、一知半解;另一方面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梳理了一下中国历史的脉络,畅快无比,同时很欣赏作者远焦距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入地理、人文等不可抗因素,形成一种更为宏大客观的思考。
作者介绍:黄仁宇
这本书给予了我几点反思:
虽然作者煞费苦心的精炼这部“大历史”,初看来极其枯燥,于我而言却饥渴的想穿透每个字词去理解个中深意。这其中差别,不外乎“兴趣”二字。年至30+的自己才开始真正想了解历史,自由天真的孩子们更加具有不可知性。因此我想,还是要摆正作为家长的位置:让“兴趣”当孩子们的老师。
受限于社会和家庭对于女性的标签,以及作为“雌性动物”的本能,女性更加关注情感、家庭等私人领域,这让女性在公共领域显得无能,最多当个花瓶。但女性既然想要话语权、想要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些需要在公共领域表达才有机会。但表达不是胡搅蛮缠,需要博古通今,需要站在不同视角去看待问题。就像一代女皇武则天,她在当时的处境下,靠的是治国安邦的才学,靠的是不畏挑战杀伐决断的勇气。
在学习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我发表无知见解时,友人不仅没有嘲讽,反而鼓励我继续表达和支持。好好珍惜生命中出现的每一点这样的微光,如果有可能,也成为别人的一点微光。
先看一眼目录:
目录1
目录2
简单来说,从有史料证实的商代起算,中国历史已有4623年。其中:
商朝历时500年,甲骨文、女性自由度高、崇尚人祭和鬼神、青铜技术好、始有繁缛礼节。
周朝历时800年,其中西周历时250年,改为祖先崇拜、发明井田制度、以分封+宗法保持全局稳定。而后东周历时550年,有240年的春秋时代,主要以《春秋》这本史书著名,百家争鸣、崇尚骑士风度。而后进入180年的战国时代,《战国策》主要讲述军事和外交,世道变得凶残血腥。
秦朝历时14年,虽短暂却开启了大统一局面:1. 取消原六国边界、划分三十六郡;2. 文字统一、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轴长度;3. 有声望家室迁于国都附近、销毁民间兵器。为统一意识形态,李斯“焚书坑儒”,暴政至极,又功于千秋,难以评价。
汉朝历时422年,其中西汉180年,汉高祖刘邦起初通过地方区域与中央郡县、王与侯相互犬牙交错,避免过度集权,后又改为加强集权,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在位54年,意识形态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取了孔子道德约束、礼仪规范,孟子的尊重人民生计,法家的重农轻商、官方专利铁盐、严法纪律,以及如《易经》描述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的其他信条。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外交方面,汉武帝毕生征战匈奴,由桑弘羊筹措军费,张骞此时期通西域。对内则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称之民不堪命。权力矛盾是外戚专权,如卫青、霍去病、霍光。
西汉过渡到东汉,是公元1年,王莽篡位,改革失败,农民反叛,占领西安。刘秀迁都洛阳开始东汉,历时195年。
东汉末年,出现360年长期分裂的局面。先是魏蜀吴局面形成,其中魏擅长骑兵、吴擅长水师、蜀地理险峻。混战一片后,公元280年,魏晋降吴,看似短暂统一。没过多久,司马家内战,少数民族借机起事,公元317年,实际仅控制长江以南,其他地方则是五胡乱华。当世道长期没有指望,历史开始向侧面进出,面对如此长期的动乱不安,历来作为社会纲纪的儒家思想,已无法满足人心的需求,而新近传入的佛教,却适时提供了饱受苦难的人们精神慰藉,并深深影响此后千百年的中国。亦出现竹林七贤为代表,反对当时的形式和做作,希望在道家的纯真观念里得到解放。终由杨坚铁腕走向统一。
唐朝历时约300年,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国库充裕、经济文化繁荣、人口激增、边疆和平,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开放包容、宗教自由。作者提出这得益于李世民个人修养、魅力极佳、恻隐之心、不惧危难、不辞劳瘁,他拥戴一群智囊人物。唐朝制度在当时近于至善,大部分功绩属于此位青年君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繁荣,是系于皇帝的意志力和个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的力量。将国运置于期待一位臻于至善的君主,实在风险太高。如柏拉图半生坚信的“哲学王”,幸运的是李世民持续优秀一辈子,但在任何时间节点,他性情大变、膨胀了也不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值得一书的人物是武则天,她对国事有兴趣,读书多,有干政能力、雷厉风行。她所表现出来的残忍政策,只反映着她自己一度面临的险境。她的残忍弑子与李世民弑兄:他们都知道如何采取主动,先下手为强。政治上,提拔一群有才干的年轻人,评定叛乱,应对灾害,均妥善度过。
唐朝盛衰的分水岭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以及终结前的黄巢起义,均指出朝代一直存在的弱点:中央孱弱、地方强势。从公元906年之后,西安未曾成为中国国都,国都必须接近经济条件方便之处:东南区域土地肥沃、水道交通便利。
宋朝历时339年,其中北宋167年,军人出身的赵匡胤颇具胸怀,承诺:1.不因言获罪 2.生前安排传位于弟赵光义。繁荣的北宋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货币流通、火药指南针时钟等发明,经济繁荣、城市勃兴。缺点则是军事外交弱、军阀割据。公元1004年,契丹(辽)全面入侵,此后各种多次边界冲突,以和亲、岁币等仍以窝囊结束。公元1067年,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失败。
北宋过渡到南宋是,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难: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洛阳,掳走皇帝,导致北宋灭亡。南宋退于杭州(新国都),历时152年,岳飞被宰相秦桧构陷,岳坟于西湖苏堤边。直到公元1206年,北方蒙古铁木真自称“成吉思汗”,1227年,辽灭西夏,而约40年后忽必烈灭南宋。
元朝是历时100年的蒙古人插曲,同时蒙古人以100万人操作几乎整个欧亚大陆。主要统治者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忽必烈。外交方面,三次远征日本失败。为避免汉化又避免民族冲突,而启用国际化人才结构。技术上包括造船、桥梁、火药、农桑均表现优异。财政上无法突破,税收迟滞,同时强调“农业第一”,终走向末路。文学方面,元曲的繁荣,出于元朝科举制度录取的人只能得到不重要的官位,不少读书人郁郁不得志,中国文学另开别径。明朝历时276年,作者将它概括为: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朱元璋政治上采取高度中央集权、检举整肃形成恐怖政治、闭关锁国政策、今日长城景区大多是明朝产物。财政方面则打造全国大农村。直到朱棣稍微开放,进行开疆破土、郑和7次下南洋。1449年进入晚明,作者将它概括为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军事力量由盛转衰,明朝皇帝很少专注国事,以官僚主要操盘,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思的宇宙观。外患方面有倭寇(日本海盗)的侵扰20多年,戚继光灭之。也有蒙古每年秋季边犯。这时期出现了诸多精彩的明代小说:题材有历史社会背景、兼具色情与幻想,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清朝历时250年,前150年是初清,1644年,满洲人仅100万人口迅速取代明朝,明代流寇李自成入北京,明帝朱由检自缢而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原有意投降于李自成,坊间传说因陈圆圆“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关让满洲兵进入。实际上,明朝的财政问题颇多。清朝改造帝国:削三藩、满汉禁通婚但法律上平等、文字和文化上汉化、削发令、文字狱。初清盛世主要由连续4位君王,个性不同却富裕精力且能干,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加上这150年内,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国际贸易之有利,也侧面加持了此期间的繁荣与和平。边疆方面,北面打败蒙古,西面占领新疆,高丽、泰国、越南、不丹、尼泊尔均为朝贡属国。转折点在公元1800年前后,西方人因为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文明大跃进,开启了现代国家的序幕。但同时期的中国尚处在传统的农业王朝状态:旗军的尚武精神已消散、贪污无从抑制、行政效能低下、人民铤而走险为盗匪;经济方面纵有进展、仍不过是一个多数农村的大集团。人士阶层方面,科举考试无非是一种个人身上的道德标准,以符合农村以亿万计小自耕农的简单一致,以这道德标准辅助刑法,中国缺乏结构上的实力足以成为一个可以应变的现代国家。现代商业需要广泛的展开资金、经理与所有权分离、各种技术上的支持因素,这三个条件需要行得通,靠信用,信用在法律面前生效,由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但明清政府无力也不愿意尽到这样的责任,只好提倡个人对自己的抑制、谦让。作者同时提出,由于中国的地缘政治因素,需要成为一个集体大国方能抵抗天灾。两种矛盾叠加,导致来日革命要将这一切清算,必定旷日持久、也会背痛惨切。
这背痛惨切始于1841年的英国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1858年英法美俄军,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俄《中俄条约》;国内方面,1850年-1864年,太平天国,洪秀全盘踞南京11年,由曾国藩/湘军肃清;镇压太平天国后,开启自强运动,开设轮船厂、派留学生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打败,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百日维新:103天颁布两百多件诏令,改造政府组织、重新编制预算、军事现代化、教育制度和文官制度改革等。后以光绪皇帝被软禁,六位维新人士处死刑失败;1902年,义和团被灭,八国联军《辛丑条约》;1911年,孙中山发动推翻满清运动,失败10次,后策反满清政府内部官员,于第11次取得胜利,各省份宣布独立,脱离专制朝代。1916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后者复辟帝制,做了81天皇帝;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3千学生代表示威抗议山东特权划归日本。近代知识界气氛:北大校长蔡元培、北大文学院长陈独秀《新青年》、北大图书馆长和《新青年》编辑李大钊、鲁迅、北大哲学教授胡适等;1921年7月创办共产党;1921-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3年;1927年4月,国民党开始清共产党。后国民党对共产党5次围剿、共产党长征、西安事变、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等。作者提出了不少精辟的总结,其中摘取两段:
“皇权的性质”:中国的皇位乃是世间无从合理维持的一种制度,他非神却兼二者之性格,他不能采用人本主义也不能如法家铁面无私,他一面通过无数的矛盾与暧昧,一面又要有权威与气魄。“天子”乃是不意之间被命运派去处理一个局面。他们所设计的制度和行政方式,是倒金字塔式,上重下轻,越去权威愈远,有时理想中的至善至美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可以大的惊人。半宗教性的安排增加了皇帝的地位,使他的仲裁带有神权的判断力量,这种作风下,创造了一种权力政治的传统,视一切技术问题为道德中的是非。“
“自强运动”以接受科技作为基点,三十多年后1898年“百日维新”,已准备写宪法,在制度上求改革;21年后,中国进入民国时代,知识界也猛反省到改革不仅应从自身着手,而且要从自身的思想开始。虽然无计划,这一套事情的向前推进,似有阶梯,使我们感受着历史力量之大,它有它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