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智慧高级到什么程度了?带你纵观历史,一探先贤人生!

发布者:雨茶醉 2023-11-9 16:45

“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要人明白,世上最为浅显的道理,就是最为高深的道理。

能够化繁为简、以弱胜强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原文】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炎炎之火,天期近矣。

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译文】

天地万物都被道所承载着,道存在万物就能够生存,道失去万物就会灭亡。

道的运行规律,是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反方向发展,过于兴盛就会走向衰败。

天热得有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样的天气也就接近结束了。

能够明晰自己的优势劣势的人有智慧,能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勇敢的人,粗暴对待自己的人作践自己,自己奋发图强的人能够成就自己。

【点评】

颜真卿《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奋斗,不去学一身本领,成就一番事业,到一头白发的时候再去努力学习,纵使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无益。

这告诫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人在他们白发苍苍的时候,读到这首诗,都会抚往追昔,感叹自己逝去的蹉跎岁月。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们肯定会珍惜时间。

“黑发”是人一生中最得意、最宝贵的时期!

正是在这从少年到成年的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思维敏捷,激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勇于冒险,可谓是“敢想敢作敢为”的大好年华!

遍观历史上有大作为的人,他们不管是在学业上的追求还是在事业上的成功,大抵都是在“黑发”时期实现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好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实现自己的“理想壮志”。

或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这一辈子便很难有所作为了。

他这一辈子便很难有所作为了。

因为到了“白发”时期,即使你还有少年时的激情、勇气和信心,也可能力不从心了。

珍惜时间莫浪费,人生还能有几个三十年?

还能有几度青春可以任我们虚度?

古代贤哲孔子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人走到四十岁,至多五十岁,如果还没有做出一番事业,他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更好的突破了。

宋代名将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他以自己短暂而荣耀的一生,对后人给予了莫大的鼓舞。

再看这首《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这首诗歌让我们明白:

不要逃避今日,把万事都推到明日去做,而让无数个今日白白浪费掉。

耳边似乎传来“寒号鸟”在寒冷冬夜的微弱叫声:“寒风冻死我,明日就垒窝”。

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有句老话叫“天道酬勤”,也就是说天意总是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迷信天意固然是虚幻的,但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你的一生就一定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理,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天才,有的只是一种天分。

如果只依靠天分,就会越来越怠惰,越来越消沉;

直至天分耗尽,最终一事无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动世界前进的人也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天才,而是那些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

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

勤奋能够将天分变为天才只有勤奋,才能让人永远追求进步,永不停歇。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

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真正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心无旁骛且勤奋,这样方能万事可破。

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一不是对事业勤奋而执着的人。

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勤奋是成功的支点。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们很容易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但天才和灵感的女神往往只钟爱不畏辛劳、甘洒血汗的勤奋者。

我们应该看到,“勤”和“苦”总是紧密相连、如影随形。

一切天才的机遇和灵感,从来都是以勤奋为前提的。

勤奋不仅意味着吃苦与实干,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叩开成功的大门。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年轻时就坚持每日作画。

除身体不适和心情不好的几日外,无一日不动笔。

也正是这锲而不舍的勤奋,最终使他誉满世界。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六平方米的住处终日辛劳,奋战十年,在数学王国里做出了杰出贡献。

勤奋便是他们成功最大的秘诀。

实际上,“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这其中的道理对任何人都适用。

有人说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

天资奇佳的鹰和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

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望塔兴叹;

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天才出于勤奋”是一条不灭的真理。

【原文】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有胆无识,匹夫之勇;

有识无胆,述而无功;

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译文】

在细节方面不加以注意,最终会毁掉自己的德行。

但凡用人之道,对别人心生怀疑就会招来怨恨,信任别人就能把事情办好。

只有胆量却没有远见卓识,不过是逞匹夫之勇;

只有学识没有胆量,只能夸夸其谈却没有任何作为;

只有有勇有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点评】

生活中,许多微不足道的小时,往往暗含着巨大的隐患,并能够决定你日后的祸福成败。

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要对此多加重视。

东汉和帝即位时期,窦太后专权,其兄窦宪官至大将军,窦家兄弟也都成了文武大官。

窦家不仅占据了国家军政大权,其家族也在民间霸道横行。

朝中不少大臣都为这种局面担忧,当时担任司徒的大臣丁鸿亦是其中之一。

当时天上正好发生日蚀,丁鸿借此机会向和帝密奏:

“太阳是君主的象征,月光象征臣子,日蚀的出现,正是臣子侵占王权的征兆。

据历史记载,在三十六次日蚀记载的年份,君主被臣子杀掉的有三十二人,这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势太大的缘故啊!”

他借机历数窦氏的种种专权行为,接着道:

“日蚀出现,就是上天在告诫我们要注意危及国家的灾祸。涓涓细流能够穿破岩石,微小幼芽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微小的苗头也会招致大的祸患。如果陛下能够亲自处理朝政,在祸患萌芽的时候就斩草除根,就能保证汉室王朝的安定。”

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建议,革除窦宪的官职,剪除窦氏家族的势力,朝野状况大为改观。

成语“防微杜渐”也由此而来。

人在江湖,一定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小节,要能够洞析小事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玄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