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玲在长沙的培训机构参加美甲培训。 受访者 供图
莫小玲在长沙的培训机构参加美甲培训。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益阳5月30日电 (付敬懿 刘美玲)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
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今的莫小玲独立、自信、幽默,总能带给身边人欢乐。可未工作前,她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
“妈妈怀着我6个月的时候还在油膏厂做事,每天要洗上千个碳肥袋,因为化学物质中毒,我一出生就是畸形儿。”莫小玲说,因为血管瘤压迫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导致她盆骨发育不良,小肚子以下几乎没什么知觉,脚板也有些变形。
因为身体原因,莫小玲没念过书,母亲不想送她学技术,不敢对她有所期待,甚至不想让她步入社会,只希望保护好女儿,度过安稳的人生。直到16岁,莫小玲第一次去菜市场玩,路人盯着她打量,面对人们不一样的眼神,她也曾暗自发问:“为什么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不是多余的?”
由于身体缺陷,莫小玲19岁找工作时,面对老板质疑的眼神,她为此没少掉泪。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曾在槟榔厂、眼镜厂、粉末冶金厂打过工,也尝试创业搞编织,工作上却鲜有起色。直到有次被朋友介绍学美甲,她才在生活的裂缝里瞥见光的踪影。
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抱着对美的向往,莫小玲不顾母亲反对奔往朋友处学习美甲。为此,她每天拄着双拐爬5楼,再步行1公里去美甲店。从修形、打磨、贴甲片,再到彩绘、晕染、光疗延长,她先拿自己练手,左手给右手做美甲时,常常是抖着手涂完指甲。
一个多月后,揣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莫小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没底薪,不包吃住,给顾客做指甲拿40%的提成,第二个月我就拿到1000多元工资。那时候只想赚钱独立,晚上11点多,拄着拐杖爬昏暗的楼梯,一点都不带怕的。”
在美甲行业磨砺5年后,莫小玲也萌生了开店梦想,虽然母亲承诺筹钱,她却不愿增加家人负担。结婚后,她回到老家,在一家KTV里摆个小板凳拉生意,或是提着工具箱流动摆摊,摆遍益阳大通湖区、南县、沅江等地。为了提升综合技能,她积极参加益阳市残联组织的创业培训,还赴广州、湖北等培训机构进修美业。
经过多年奋斗,莫小玲渐渐攒下一笔钱,积蓄10年的开店梦想再次被点燃。2017年,莫小玲与人合伙在资阳区桥北步行街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主营美甲、美睫、纹绣、面部护理等。店面虽只有40多平方米,但却是她花了一年多才寻到的宝地。她开心地说,“这里人流量多,租金能够承受。最要紧的是有厕所,方便很多。”
守业更比创业难,莫小玲开店一年多生意平平,2019年因经营理念分歧,合伙人撤资,使经营一度陷入窘境。年底,单干的莫小玲还遇上疫情,最糟糕时整整一星期没有顾客上门。为了引流,她入驻美团,开展“拓客卡”优惠活动,注册抖音、微信视频号进行宣传,逐渐积攒人气。
莫小玲坚信,宣传只是营销方式,只有把每一个进店的客人服务好,才会有回头客。经过5年打拼,她吸引VIP客户600余人,带出徒弟25人,多次在湖南省级美甲比赛中获奖。“以前别人盯着我看,我觉得他肯定在嘲笑我。现在,我觉得他可能只是好奇。接触社会这么多年,我看世界的心态不一样了,心中有美,得到的就是阳光的结果。”
莫小玲说,小时候母亲担心自己被嘲笑、欺负,从未想过让她工作、结婚,但她骨子里有股野心,不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正常人能做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从决定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那天起,她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悄然在转变。
慢慢地,莫小玲接触到残疾朋友的圈子,她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特别”的人。看到有的残疾朋友躺在床上,仅剩两根手指和脑袋能活动,却通过做微商自食其力,莫小玲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益阳市残联帮她申请了残补,小店经营也已步入正轨,自己还有圆满的三口之家作后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曾走过“夜路”的莫小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残疾朋友走出狭小的内心。“人只要不懒,就能赚到钱。”“你来跟我学美甲吧,上手很快的。”在她的乐观心态影响下,一名盲人朋友学习盲人按摩,不少残疾朋友学习美甲,解决了生活之忧。
每次益阳市残联开展助残公益活动,哪怕要耽误几天生意,莫小玲也踊跃参加,用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传递正能量。她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小店每天都忙不赢,让更多女孩遇见美和自信。有余力,能再开上两家分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