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励志的创业故事、你绝对想不到是………

发布者:时过境迁 2023-5-31 20:44

起点

刘备的起点很低吗,

和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和世家大族相比,刘备确实很低;

袁绍袁术五世三公,孙氏据有江东,张鲁守汉中,而曹操更是有把持东汉朝政的宦官背景;

那么刘备呢,他不是刘皇叔么

在《三国志》中,是这样介绍刘备的开场的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就是一个编织草席的;

纵然他有一个皇族后裔的身份“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西汉前期到东汉末年,三百多年的历史,皇族血缘已经淡的不能再淡了;

袁术更是嘲讽道“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而且刘备皇室的身份也不一定是真实,有一种说法是借用汉家正统的“天命”论,以称王伐曹;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但其实刘备的起点并不低,抛开他成疑的皇室身份以及早年落魄生涯,看看刘备逆天改命的初期奋斗历程;

还在小时候的刘备家(估计是个茅草屋)

“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汉晋春秋》对此记载“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在很小时就有了雄心壮志,在那棵出贵人的树下玩耍时,就说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这样的话在当时 可谓是“灭门的妄语”

当年有位楚地少年,面对千古一帝秦始皇南巡的浩大阵仗时,说了一句

彼可取而代也

这个少年后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成了西楚霸王,名叫项羽,和刘备遥远的祖先-刘邦楚汉争雄;

少有雄心的刘备15岁就外出游学谋事业了,所拜的老师是自己的同乡人,九江太守卢植;

卢植可大有来头,是东汉大儒,任东汉最高学府——太学的教师,而且文武双全,校勘儒家经典,参与续写东观,《汉纪》;两平蛮乱,大破张角;

这位“海内大儒”,连权倾朝野的董卓都不敢动他;

《后汉书·马融传》称卢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范阳卢氏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家族。

卢植门下子弟很多,刘备的同窗,就有后来著名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两人在青年时代就结下深厚友谊,后来刘备投靠过公孙瓒;

能在卢植门下学习,表明了那时初出茅庐的刘备已然是领先同辈许多了;

《三国志》评价刘备早年“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那个时候刘备隐隐有带头大哥一呼百应的名望;

后来“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就是说除了“古惑仔”们,大商人也倾慕刘玄德的为人与名望。

注意一个要点“乃多与之金财”;表明刘备完成了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基础永远是成功路上的关键一环;

那么多小弟跟着我,光谈理想和奋斗有什么用;

我刘备可不是个只会画大饼的领导;

因此这笔资金是刘备用来招募人马,扩大团队以及购置义兵军资装备的创业基金;

金钱的作用无法忽视;后来刘备进军益州,得到刘璋帐下张松及法正的支持,一方面是“刘璋暗弱”,此二人欲重择明主,另一方面,资本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成益州可取之策”、“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

具体贿赂示好金额很难有清晰数目了,总之是“多到我无法拒绝”的程度;

名和利,刘备渐渐有了积累;

那么开始一展宏图吧;

刘备因参与镇压黄巾之乱、张纯叛乱有功,因军功授予的就是安喜县尉;

这个官职相当于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

这一年是中平五年(188年)前后,刘备才27岁,和诸葛亮隆中对时的年纪一样;

求学于卢植,与公孙瓒同窗,立军功,当县尉

可以说,青年时代的刘备起点一点都不低,而且这些都是他自己奋斗出来的;

本来再这样一个乱世,凭借目前的成就,再找个靠山,努努力,混到个州牧(省长)已经算出人头地了

但刘备志向可不在此

纵然那时他的锋芒还不盛

纵然命运要给这个落魄王孙更多起伏曲折的人生历练;

潜龙勿用

三国演义中说吕布“三姓家奴”

其实我们的主人公刘备,在早期创业的历程中投靠过不止三位大佬;

先后依附中郎将公孙瓒、徐州牧陶谦、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等人;

《魏书》记载,部下告诫吕布说“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

就说说刘备墙头草、二五仔,一会儿投靠这个、一会儿那个,早点解决他得了;

他投靠过、讲和过的曹操、吕布,也都发兵攻击过刘备;

因此刘备在那时数次抛妻弃子,过着有点朝不保夕的狼狈日子;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在这样的乱世烽火,在如丧家之犬朝不保夕的日子中,刘备却进一步积蓄力量,乃至有了称霸一方的真正决心;

徐州牧陶谦临死之际,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起初备不敢接管徐州;

后来陈登、孔融数谏“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刘备遂令徐州;

后来荆州也如此;

《魏书》记载“(刘)表病笃,托国于备,曰“我儿不才,我死之后,卿便摄取荆州”;

不过联系到刘备投靠刘表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刘备)日益多,刘表疑其心,阴御之”,刘表对刘备就已经有忌惮怀疑之心,刘备建议刘表在曹操北征乌丸之际,奇袭许昌,刘表都没采纳;

从上述种种来说,刘表托国于刘备云云,不一定真实;

后来刘璋迎刘备入蜀,共击张鲁,刘备“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但也反映了刘备信义著于四海,德才兼备,使得群雄附集,到哪儿都成为“最亮的仔”;

甚至当时势力最庞大的诸侯——袁绍也敬仰刘备,

《献帝春秋》记载,袁绍称赞刘备“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魏书》曰“备归袁绍,绍父子倾心敬重”;

曹操有了那句著名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有言“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刘备这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即将拭去灰头土脸的蒙尘状态;

大业初成

三顾茅庐,隆中之对,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以及刘备谴诸葛亮出使孙吴,联合抗曹、计定赤壁等内容,在诸葛亮的专题文章中都详细说过,此处不再赘述;

东吴大将周瑜早就看到了刘备的龙凤之姿和枭雄野心,说道“刘备以枭雄之姿必非久屈为人用者,终非池封中物也”;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刘备遇到了孔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而真正促成他化龙的则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刘备,

赤壁之战前。刘备一方被曹操千里急追,败退至夏口,可算到了人生的一个低谷如孙盛言“处必亡之地”,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完成了大蜕变;

自此刘备在王图霸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荆州,入益州,遂城三国鼎足之势;

赤壁之战,刘备47岁;

领荆州牧,刘备48岁;

夺取益州,刘备53岁;

汉中称王58岁;

成都称帝60岁;

在他当上公安局长后,是三十多年的坎坷和浮沉,期间多次危在旦夕,但又卷土重来;

恰似刘备自述“我的前半生”

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在古代人大半截入土的年纪,依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群贤毕至,虎踞龙盘,遂成大业,可歌可泣;

故事到了这里,远还没结束;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足够使得物是人非,却并不是沧海桑田,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夷陵之败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场著名战役之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此战对于刘备及蜀汉而言,是极其惨烈的;

这场战役始于孙权背刺,武圣关羽归天(关羽的分析文章详见主页关羽篇);

此战在此不多赘述,后续会专门写;

简单说下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

大多数人认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

一部分原因是,毕竟关羽从创业初期就一直跟随刘备,以忠义闻名,一生的好兄弟、蜀汉的巩固之臣被偷袭遇害,如此重情义的刘备怎能坐视不管;

但关羽被害是220年初,,刘备于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后,才发兵讨伐东吴;

是在221年秋;

中间隔了一年多,说刘备完全意气用事,也不正确;

事实真的如此么?

所以关羽之死是发动夷陵之战的一个推动因素,令蜀汉占有道德制高点,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荆州的战略地位;

诸葛亮的隆中对,表明荆州之要“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对于荆州之争夺,是蜀汉和东吴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点所在,所以早晚必会有此一战;

此战,刘备一方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大将冯习、张南、招纳五溪蛮夷的侍中马良皆战死;

镇北将军黄权不得已,北逃投靠曹魏;

《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

总而言之,夷陵之战使得蜀汉的“人才梯队断档氏毁灭”,留给诸葛亮是一个超级超级巨大的烂摊子;

白帝托孤

或许征战一生真的累了

或许关羽张飞之死让其悲伤至极

或许夷陵之败耗尽了刘备最后的精力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

不知道他在生命走到尽头时,

是否回想起而是家门口那棵出贵人的华盖桑树

以及儿时的那句豪言壮语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刘备用人

刘备的著名远祖——汉高祖刘邦,

有这么一段话语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点出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建立汉朝。就是善于用人;

而刘备“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用人方面不输高祖刘邦,可谓“知人善用,尽其器能”;

诸葛亮就不必多说了。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之后,“如鱼得水,情好日密”;

刘备应该也是知道诸葛亮“治戎理民才干,优于将略”,所以刘备在世时都没有让诸葛亮直街上战争前线,而且管理大后方,治理国政,储备军资;

上文提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时,蜀汉精锐尽丧,唯有诸葛亮才能挽狂澜于既倒;后来诸葛亮治蜀有方,成功使蜀汉恢复元气,延续国祚;

《三国志》评价刘备托孤之举“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那么刘备军事谋划方面更依赖的是谁呢

主要两个人:庞统、法正;

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一改之前对于庞统的“大材小用”,“大器之,亲待亚于亮,与亮并未军师中郎将”;

在刘备夺取益州的征程上,庞统功不可没;

《九州春秋》记载庞统第一次让刘备入益州而夺之,刘备不应(或许是习惯性客套),庞统继续道“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若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以后,封以大国,何负于言;今日不取(益州),终为人利耳”;

刘备刚入益州,当地话事人是刘璋;刘璋派刘备讨汉中,

庞统继续献策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取成都,一举便定”刘备这下立即采纳,终克成都;

而此刻诸葛亮此时“留镇荆州”;

打天下用凤雏,治天下用卧龙;善哉

如果说庞统是刘备夺益州的“外力”,法正则是“内应”;

彼时法正还是在刘璋麾下,却“志意不得”,欲投刘备;

于是连同张松劝说刘璋放心大胆让刘备大军入益州好了(实则是引狼入室),再后来的军围雒城(今四川广汉),兵临成都,法正的“奇画策算”大有其功;

定益州后,法正献策攻打汉中,遂有定军山之战;

曹操都说“吾知玄德不辩有此,必为人(法正)所教也

刘备知人善用,能清晰看到人优缺点,对张飞说

刘备在托孤之际,还和诸葛亮说“马谡(马良弟弟),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痛失街亭;

刘备深知张飞“暴而无恩”、“不恤小人”,常常告诫他“刑杀既过,又日鞭挞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一语成谶,后来张飞正因此而被害;

当然刘备也有看错人的时候,最大的失误就是糜芳,刘备的大舅子,算是刘氏集团早起创业骨干之一;

但就是这个人,被孙权策反成功,间接导致关羽失荆州被害;

关键后来刘备还原谅了糜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性格为人

《三国志》对刘备总结性评价如下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知人善用及托孤等事例在上文从刘备创业史中,都已提到;

至于刘备自己的性格,则是“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话比较少,低调,喜怒不行于色就是有城府、能抗压,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显示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属于人狠话不多的那一类型;

刘备的“弘毅宽厚”是出了名的,德义著于四海,所以少年、豪杰争附之;

弘毅一词出自《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坚忍不拔,正是刘备兴复汉室漫长征途上的重要品质;

所以刘备应该是儒家极力推崇认可的“儒君”典型,

在“仁”,在“毅”,在“厚”:

刘备宽以待人,至诚至信;

《傅子》有言“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就提到了领导的人格魅力,恰是除了利益之外,能聚人才、笼人心的重要一环;

所以诸葛亮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和张飞终身侍一明主;

就算对于从对手转投而来的法正、李严、刘巴等人等被重用;

刘备勇敢无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尚不能确定孙吴是否同意联盟攻曹的情况下,依然接受周瑜邀约,单舸赴会;

刘备为人大度,在围攻成都即将得胜之际,,“于涪大会,置酒作乐”刘备似乎也有点飘飘然

庞统说:“进攻别人的国家而以此作为快乐,这不是仁者的军队啊!”

刘备大怒,赶庞统出去,酒精上头之后马上后悔,请庞统回来,问“向着之论,阿谁为失”庞统也给了刘备个台阶下,说“君臣俱失”,刘备大笑,接着奏乐接着舞;

刘备据荆州时,刘巴不肯归附刘备,后来夺取益州,刘巴又轻视张飞,说出不利队伍团结的话,刘备都没重责刘巴,后刘巴平抑物价,恢复成都经济秩序;并且代替法正为尚书令;

刘备的“仁”和“厚”,很多人也说其虚伪和惺惺作态,是“厚黑学”的高手;

鲁迅就评价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上文提到面对多次“接班”他人的机会(陶谦的徐州、刘表的荆州、刘璋的益州)刘备总是再三推让;刘备关键时刻绝不心慈手软,该打还是打,该收还是收;

这一系列举动,或许是其“儒君”德行信义的直接表现,或许是其笼络人心的厚黑权谋之计,亦或许是在等待更成熟的时机,但观刘备一生,个人道德品质没的说;显示其;

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释中提到“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夫听用嘉某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

说的就是刘备有帝王之志,枭雄王霸之气,吞吐四海之心,胸有韬略深谋远虑;

当然刘备也有暴走、狠辣的一面;

早年时就绑架杖打过自己的上级督邮,原因就是刘备吃了闭门羹;

后来称帝前,费诗公开上奏反对,刘备大怒将其贬为“永昌郡从事;

主簿(刘备秘书)雍茂,建议缓称帝,刘备找个其他理由将他杀了;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比三国演义中更加立体和丰富。在“儒君”和“枭雄”双面姿态中徐图霸业;

陈登评价其“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诸葛亮说“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九州春秋》中记载,刘备这样对比评价过自己和曹操“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总结

若以四季比喻刘备一生的创业奋斗史,在春天万物萌发欣欣向荣之际,青年时代刘备小有所成;

但在夏季丰茂勃发时候,壮年刘备浮沉不定,不移其志,最终在秋收中遂成大业,可惜物壮则老,至刚易折,于肃杀寒冬、事业巅峰之际,迅速溃败陨落;

刘备虽为皇室后裔,到了三国时期已经是出身寒微的落魄王孙,却折而不挠,不坠青云龙腾之志,一心匡扶汉室;

白手起家,三分天下,刘备可谓三国最励志的寒门逆袭人物。

【主要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释版)

刁凿齿:《汉晋春秋》

司马彪《九州春秋》

《献帝春秋》

还原三国系列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