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崇明女学霸的创业故事,励志!

发布者:刘豆豆 2024-11-3 12:14

去年,崇明面向各领域、各行业,开展首轮“瀛洲英才计划”评选工作,最终有10位人才入选领军项目、16位人才入选拔尖项目、9位人才领衔的团队入选名家工作室项目。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崇明”公众号特别推出“瀛洲英才”栏目,分期为大家讲述这些拔尖人才深耕专业领域、助力行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来。

沈跃华,崇明建设镇人,2002年,创立上海衡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元公司”),从此深耕“湿度”领域研究。从研发单向吸湿、环保的植物纤维干燥剂起步,逐步拓展至双向精准控湿的调湿产品,再到构建起湿度智能管理系统,沈跃华不断创新变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今已拥有核心专利50多项,成为湿度管理领域的创新者和开拓者。

在沈跃华的带领下,衡元公司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去年,沈跃华成功入选崇明区首轮“瀛洲英才计划”领军项目。

无畏创业

为梦想插上翅膀

20多年前,沈跃华投身创业,勇敢地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随后研发推出了首款产品——一款可降解、纸片状的纤维干燥剂。当时,传统颗粒状干燥剂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沈跃华的新产品因此备受冷落。然而,可喜的是,这款纤维干燥剂在2021年被纳入了《包装用干燥剂》行业标准(BB-T 0049-2021),成为干燥剂家族的正式成员,并逐步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其独特价值得到了充分证明。沈跃华的超前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注定带领她走向不平凡的道路。

沈跃华

沈跃华自幼怀揣科学梦想,从崇明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专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1999年,在沈跃华毕业之际,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她,却因一次偶然的科研际遇,改变了人生轨迹。

当时,她正在研发一种可吸水且可降解的新型材料,以代替传统干燥剂中不可降解成分。这个项目原是与一家企业携手推进,然而,企业权衡经济利益后,最终选择了退出,但沈跃华却燃起了热情,从中看到无限可能,决定放弃出国,投身创业。

沈跃华拿着父母给予的几十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启了未知的旅程。一间简陋的仓库,一些基础的研究设备,便是沈跃华创业之初的全部“家当”。她把所有热情和心血全部投入在了研发上。终于,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沈跃华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环保可降解的,以植物纤维为基材的复合高分子材料。然而,如何将实验室中的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干燥剂产品,又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

由于市场上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沈跃华只能亲自上阵,绘制图纸,与工厂合作,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这一过程耗时两年多,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研发之路不容易,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沈跃华感慨道。如今,工厂中仍保留着许多她当年亲手设计的设备,有些至今仍在生产,成为了沈跃华的专利。

沈跃华研发的纤维干燥剂终于面世。相比传统干燥剂,其更环保、适用性更强、吸湿力度更大,而且是纸片状,可灵活裁剪,满足各种包装要求。但由于市场认可度较低,产品销路不佳。“20年前是传统干燥剂的天下,而且那时环保安全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同时一些企业对我的纸片状干燥剂是否可以防潮防湿有疑虑,所以销售受阻。”沈跃华说,正当企业步履维艰之际,一家生物试剂公司找到了沈跃华。“这家公司生产血糖试纸条,其小巧包装与传统颗粒干燥剂难以兼容。而我的纸片状纤维干燥剂,可以剪成指甲盖大小,完美融入小巧的试剂包装之中。正是这一微小却关键的形态优势,让生物试剂这个细分领域成为‘衡元’的主要市场之一。”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沈跃华敢于打破常规,以无畏之勇、坚定之志,开辟出前所未有的道路。沈跃华说,当时,虽然产品销量微利且受众有限,但能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已属不易。先行者总需历经漫漫长路,况且如今该产品已广泛应用,并受到市场认可,已是对她努力的最好回馈。

左二:沈跃华

创新调湿材料

走“产学研”之路

创业之初,由于推出的产品受众小,公司的利润始终难以攀升,沈跃华只能凭借承接各类研究课题,为公司赢得一丝生存的空间。2006年,沈跃华承接了上海博物馆的一项课题,这成为了她创业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通过该项课题,沈跃华踏入了高效纤维调湿板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然而,初期的研究之路并不顺利,精密设备的匮乏与资金的不足成为了她前行的绊脚石。面对困境,她毅然决定重返复旦大学,继续深造,利用学校的资源,一边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及博士学位,一边研究课题,开辟出了一条产学研融合的全新创业路径。她的公司也成为了复旦大学的产学研基地。

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沈跃华的认知边界开始延伸。“我所研究的材料,从昔日的可降解与单向吸湿,进化为更为复杂的双向智能调湿,利用材料自身的水活度自主感知环境湿度,适时吸收与释放水汽,从而精准调节特定空间的相对湿度。”沈跃华说,不同产品对湿度的需求各异,有些是越干燥越好,那单向吸湿的干燥剂是最适宜的。但是像博物馆里的藏品,则需稳定维持一个特定的恒湿环境,此时干燥剂便显得“力不从心”了。

沈跃华请教老师、翻阅资料、不断实践,终于研发出具有双向调湿功能的有机复合型材料,推出第一代调湿材料产品——纤维调湿板。后来,这一创新产品成功应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青铜器和墨西哥馆的油画的保护中,其卓越性能得到业界广泛认可。“调湿材料的应用,为文物创造了一个更加稳定、适宜的保存环境,确保其完整性和保存价值。”上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第一代调湿产品的成功应用,一些博物馆开始关注并提出库房等储存空间的调湿需求。“纤维调湿板仅适用于调控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而库房空间大,所以还要研究全新调湿材料。”2015年开始,沈跃华在攻读工程博士期间,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调湿材料。经过不懈努力,沈跃华成功实现有机物高分子材料向无机矿物材料的转化,进而创新推出了矿物调湿板,该板材在博物馆库房中得到广泛应用。“矿物调湿板可以像瓷砖一样贴于库房墙面,有效实现大空间湿度的精准调控。”此次研发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博物馆的难题,更为未来沈跃华在其他领域、场景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都是我边学习边研究的结果。”沈跃华告诉记者,产学研的模式不仅驱动了学术前沿的跃进,也加速了公司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2019年,衡元公司与复旦张江研究院共建“调湿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开启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认知持续提升

产品服务迭代升级

随着湿度魔方调湿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日益提升,2015年之后,国内外商家纷纷通过网络找到了沈跃华,要求定制他们行业保存所需的精准调湿产品。此举不仅拓宽了衡元公司的市场版图,更深刻触动了沈跃华对行业需求的洞见——原来,精准湿度控制的需求远不止文物领域,各行各业的产品保存皆有特定的湿度标准。比如,雪茄湿度在70%左右、字画湿度在55%、木制乐器湿度在50%左右……一旦湿度控制不足,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等问题。

沈跃华从行业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带领团队紧贴客户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在研究透各种调湿机理基础上,她以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将配方、吸附基材、包装材料以及生产工艺进行精妙组合,从而打造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精准调湿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如今已广泛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电力柜、烟草等众多领域,彰显了衡元公司的技术实力与市场适应力。

其中,“可逆吸放湿调湿包”作为衡元公司的明星产品,以其低成本、高效能的特性,在防凝露问题上提供了卓越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设备中。该产品自2021年起实现批量生产,并于次年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可。此外,针对烟草行业的调湿片、调湿袋和调湿罐等产品,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地,深受海外市场的青睐与好评。

这一次,沈跃华研究的调湿产品变成了“刚需”,赢得了百多家企业的信赖与青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沈跃华又带领团队研发了一套智能湿度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在云端实时监测、预警和调控,帮助客户在保证环境温湿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降本增效,节能减排。这一转变标志着沈跃华从材料供应商向服务提供者的战略升级,彰显了她对市场认知的深刻升华。“目前,双向调湿和智能湿度管理在国内外都是新兴产业,前景都非常广阔。”

沈跃华形容她的创业道路,前十年就像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在无数的实验中摸索前行。而后十年,随着产品陆续问世,她开始转型,以企业家的思维,逐步构建起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年,企业在富盛开发区内,紧跟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步伐,稳步迈进,未来可期。

回望二十载,沈跃华从科研新手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这一路风雨兼程,却也收获满满。她以科研为基,以产学研为翼,不仅实现了个人角色的华丽转身,更引领企业走向了新的高度。展望未来,沈跃华满怀信心,要将“衡元”打造成为全球湿度管理领域的领航者,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记者:范立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陈锦源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