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IT圈子里各种技术分享都有什么味道?如何写好一篇好的IT技术文章?让你的文章转发过万?
好文章,坏文章
大家还记得原来我们初中高中写作文,各种考试都是限定最少字数的,请用不低于400字,不低于800完成一个主题的描述,大多数同学为了完成作文拼命的凑字,固然考核的是文笔,文章结构,明确中心观点,但是好的作文一定是开篇直截了当,开门尖山,切入主题,类似现在的各种优秀自媒体的文体。写文章就像是玩个游戏,这800个字就是你的金币资源,有些同学作者写文章开篇太啰嗦,为了凑字,一次战斗前的购买准备还没开始就花了100多金币,结果还不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想说的是什么。
事实上,我自己也看了好多技术分享和文章,很不喜欢这种文章的写作形式。如果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好几万字,读者看完没有太多收获,我觉得就是在浪费读者和自己的时间,现在大多数人都提倡干货,就是因为有些技术分享已经开始变味了,举一些例子,大家看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1) 教科书式的分享
教科书式的分享,就像一个销售在推销他的产品,全程围绕着这个技术的架构图,一次介绍里面的每个角色模块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展示一张效果图,或者一步一步的安装图,分享结束后,读者发现自己和这个技术完全没有任何交集。其实大家并不关系这个模块叫啥,做什么。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实现的,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最重要的是实现中不同版本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产品使用哪种场景?和之前版本有什么改进?什么场景会遇到瓶颈?这个模式读者能否复用?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给出答案。
(2) 富二代的分享
我觉得这种分享就是来让我们不高兴,添堵的。洋洋洒洒讲了一个特别牛的技术和产品,说的天花乱坠,最后一句话峰回路转,这个是我们针对我们自己业务场景自主研发的不开源。言外之意就是-思路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去参考,技术和产品你们用不了。。想用也行,找商务沟通吧。
(3) Show的分享
技术分享的目的是让大家相互提升获益,而不是用来凸显你的技术和能力有多高明,有些分享特别热衷于深度,过度包装,1句话的事情非要引古拉今,刻意的引入各种术语和模型讲解,却有不做任何的解释及来源介绍。完全不顾读者的理解能力,好像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读者明白。
其实最好看的还是一些实践类文章,里面即有模型和方法,也有事例和步骤,甚至要包含各种坑的解决方法。一个好的文章,一定要交代清楚它的原理,想法以及场景。并且是可行的,同时可以复用到大多数场景中去。
场景服务
一个文章有没有价值,并不在于技术的深浅,而是在于作者的初衷和诚意。有没有分享的意愿。未来是一个场景化的时代,任何的技术和产品,必然是在一个合适的场景下,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用正确的提供方法提供给需要的用户或者解决他的问题。
我个人是从IT支持网络做起的,那时我接触了很多公司以及政府内项目,其中有一次甲方的领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项目经理提交了一份文档,被甲方领导打回来了,他让这位项目经理在会议现场大声朗读这篇文档,这一读不要紧,项目经理也发现里面问题很多,错字,逻辑混乱并且有些地方还是其他项目的数据。甲方领导很生气的说,如果你自己写的文档连你们自己都看不明白,怎么好意思让别人去看?
这件事情对我还是影响挺深的。程序员写完代码要自测然后在提交测试平台或者测试组,作者在写完文章要自读。而且一定要大声朗读,做到自己的有效阅读,这一点很重要。大声朗读能够清空自我意识,从一个读者角度去读自己的文章,是不是真能看懂听懂你所表达的意思,稍稍有一些工匠精神,既然想为人师,想当行家,那就说人话。尽量让文章避免“看不懂,读不通,想不明,理不清,没有用”的情况。
工匠精神
现在有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获取途径通过互联网成本越来越低,但是如何选择正确的知识信息,除了需要读者自己擦亮眼睛外,更多的还是希望在知识付费的黄金年代来临时,各位作者能够提高知识信息的分享归纳,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作者,为各自领域的文章做出有价值的输入而不是脏文章。希望广大技术x文章的作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