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人际交往守住三条底线才能活出幸福
人之所以会进化成一种群居动物,是因为需要彼此的帮扶,同时也有交流沟通的内在需求。
生存于这个社会,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交关系而存在,再自闭的人也会与他人产生关联与羁绊。
在人际交往时,很多人习惯袒露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以此换来他人同样的礼貌相待。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交换并不一定能如人所愿,总有人会有意无意地打破这一平衡。
老话常说:“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
无论你与对方的关系有多好,都要守住这3条底线,才能真正维护好双方的感情。
金钱的底线
电影《寄生虫》中曾说:“钱,就像一个熨斗,能烫平生活的所有褶皱。”
想要维持生活,必然少不了金钱帮自己兜底;想要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不能没有财富的加持。
正是因为如此,钱也会助长人性之中贪婪的部分,让人脱离原有的轨道,失去理智。
特别是当人情与金钱混杂在一起,就会让本就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莫逆之交,会因为利益的分配,闹得反目成仇,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至亲之人,也会因为财富的问题,搞得水火不容。
金钱,就是一切关系的反光镜,将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众人观看,残忍却又真实。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赵美兰,就是拎不清情与钱的关系,活成了彻头彻尾的“扶弟魔”。
她不顾自己家庭生活的困难,还要从中挤扣出钱救济她的弟弟,毫无原则地帮他成家立业。
可她这个弟弟,并没有对她的付出表示任何感谢,反而将苏家当成自己的摇钱树。
在赵美兰去世以后,她的弟弟依旧恬不知耻地向几个外甥要钱,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与任何人相处,谈及利益时的最好方式,永远都是算清账目,否则便会成为一笔说不清楚的糊涂账。
那时,金钱对自己而言,便不是助力的工具,而成了束缚的枷锁。
说话的底线
说话,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到了一定年龄,只要稍加指导,便能出口成章。
但看似不费吹灰之力的张嘴说话,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涉及社交关系时。
会说话与“会说话”之间的差距,可能让人难以想象,更展现着智慧的高低。
前者只是本能,而后者则是综合阅历、情商与思考后的高超本领。
所以海明威才说:“我们用了3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真正会说话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妥帖地发言,让彼此都感觉舒适,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不会说话的人,只知喋喋不休,不去斟酌自己的谈吐,常常以恶语伤人,破坏关系。
江苏省常州市的某小区,就发生过一起因口角而大打出手的事。
一名业主加完班从公司开车回家,发现小区已经关门,执勤的保安也在门卫室睡着了。
他便鸣笛叫醒对方,想让对方给自己开门,但保安被吵醒后十分生气,便出言抱怨了几句。
没想到就是这几句话,导致两人在门口发生了争执,最后甚至扭打在一起,直到警方赶来。
《说苑》一书中有云:“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说话不当,很容易招来祸端;言辞恶劣,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与人相处,目的是增加见闻、沟通情感。少说多听,尊重别人,人际关系才会好。
交往的底线
在日常交往中,即使关系再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即便没有明说,但从个人角度而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安全线。
一旦有人冒失地越过这条线,让彼此的距离太近,便会自然而然从内心滋生出反感的情绪。
就像我们用眼睛看东西时,太近或太远的东西,都会变得模糊,只有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看得真切清楚。
想要维持一段关系,就要坚守原则和底线,任何时候都不逾越。
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清朝时,年羹尧一度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手握重兵,两人的关系也十分亲密。
但年羹尧没有察觉出其中的危机,反而变得愈发骄纵轻狂,甚至有时连雍正都不放在眼里。
很快,他的自大与僭越便招来了祸患,不仅自己被杀,还连累了家人,终致身败名裂。
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刻意疏远,又易产生嫌隙。
最好的状态,是知晓各自的边界,并懂得适可而止,如此方能和谐长久。
一位作家曾说:“规则可以改变一个人,但底线是不可替代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要坚守一定的底线,才能相看两不厌。
减少金钱往来,是为了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纯粹;
避免言语冲突,是为了让双方的感情更加稳固;
把握处事分寸,是为了让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2251464708358656/?log_from=ce12d4a11b63b_169795805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