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风语 草上风语
“小米”掌门人雷军先生有句著名的调侃: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形势永远比人强,动荡的社会不仅能成就真正的英雄豪杰,有时候也能给一些“伪英雄”脸上贴金描银,将他们推到前台,成为昙花一现的风云人物。
然而,猪永远是猪。当风力减弱后,没有翅膀的它就会不可避免地跌落神坛,摔得鼻青脸肿。五代时期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短短两年间从一镇节度使起家,建立后汉王朝,俨然一代枭雄乘势骤起。然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就灰飞烟灭,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往往是综合的,很难归咎于某一件事。但仅从刘知远称帝前后所做的三件小事上,就可看出他气度和见识的局限性,并为这个王朝日后的覆亡埋下了伏笔。以致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毫不客气地评价说:后汉如此短命没毛病,活该!(其祚运之不延也,宜哉!)
刘知远本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当契丹与后晋打得鸡飞狗跳时,他却按兵不动蹲在敌人侧后方作壁上观。当然,他私下里也不闲着,忙于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当耶律德光攻入汴梁灭了后晋,他立即投靠了契丹,并给新主子连上三表:
后汉高祖刘知远画像
一是对契丹占领都城汴梁表示热烈祝贺;二是表示拥戴契丹皇帝,但河东局势复杂,自己不能离开太原;三是请求契丹撤走太原周围的驻军,以保道路通畅,能按时足量给契丹进贡。
耶律德光很开心,为打消刘知远的顾虑,认他为干儿子(“亲加‘儿’字于知远姓名之上”),赐给他木柺(相当于汉人朝廷赐几案,一种礼遇)。但当他看清刘知远割据一方的企图后,不满地派人责备说:你不忠于后晋,又不忠于契丹,到底想干啥呢?
刘知远的如意算盘是:契丹人只是贪图中原的财富,只知搜括,搞得天怒人怨。况且冰雪消融,天气转暖,契丹人水土不服,肯定呆不久,等他们一走,自己再趁虚而入当中原的皇帝。
事情的发展跟刘知远预料的几乎一样。耶律德光留下部分人马镇守中原各地后北返,并死在中途。而留守汴梁的契丹永康王耶律兀欲(耶律德光侄子)拥兵自立为皇帝,并率兵北归,与契丹太后述律平展开了激烈的权位争夺,数年间无暇顾及中原。
刘知远等的就是这一天。他树起大旗,宣布要替后晋复仇,出兵南下。但他实在缺乏一个英雄所具备的睿智和气度,出手的第一招就差点玩砸了。
他召集手下商量起兵夺取中原,为激励士气,命令搜刮民财用于赏赐将士。他老婆李氏一听就急了,骂道:打天下需要百姓的支持才行,你不给他们恩惠也就罢了,还抢夺他们的家产,谁还给你卖命?你想犒军,可以把咱府里所有的财宝拿出来散掉,虽然不多,谁还敢埋怨你呢?
传说中刘知远贤良的妻子李三娘
李氏这番话,将刘知远的一招臭棋变成了神来之笔,“中外闻之,大悦”,一个贪婪短视的军阀,瞬间秒变关心民间疾苦,体恤士兵的菩萨,赢得了上上下下的拥戴。
刘知远称帝后,将国号改为“汉”,却依旧沿用后晋“天福”年号,自称是不忍心忘掉晋朝的恩惠。演这出戏的目的是争取后晋遗民的支持,虽然演员和剧本都比较蹩脚,观众们倒也不怎么计较,只要能撵跑契丹人,恢复汉人的统治,刘知远不愁没粉丝。
有了各地汉族军民的支持,接下来向汴梁的进军过程,刘知远就像那头飘在台风口里的猪,一路高飞猛进,毫无悬念地拿下中原。但在进入汴梁城前后,他接连犯下三个错误,这些错误虽然都不致命,却充分暴露出他在执政理念上的短视和低能,为刚刚建立的后汉王朝笼罩上一层不祥的阴霾。
第一步臭棋是杀降。
杀降自古被视为不祥,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解决粮食供应、后方安定、震慑敌方等问题,但易丧失道义、激发敌方斗志、制造族群对立等,不利于长治久安。因此有远见的英雄豪杰在征服天下时,都会对敌国降兵给予礼遇,以减少敌对情绪,节省占领和管理成本。
刘知远进入汴梁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已经放下武器的契丹留守的1500名幽州士兵尽数斩杀于繁台之下。这些幽州士兵并非契丹人,多是汉人,这件事让原先追随契丹人的一些汉族将士大为恐惧,再也不肯投降,大大减缓了后汉开疆拓土的脚步。比如防守邺城的2000幽州兵知道这件事后,就死抗到底,后汉军久久不能攻下城池。
第二步臭棋是赦免并任用杜重威。
杜重威临阵投降契丹,是后晋灭亡的罪魁祸首。他先是被契丹人安置在邺城,契丹人跑了,他熟门熟路又降了后汉,但扭脸又叛变了。对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民愤极大的罪人,怎样惩处都不为过。况且立国之初,凡事都要有个规矩,杀杜重威不仅能顺应国人的呼声,还能警示后世的乱臣贼子。
刘知远却念及与杜重威旧日的同僚之谊,只是杀了杜重威的亲信百余人,没收了杜家的财物散给有功将士,对杜重威不仅不追究罪责,还任命他为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这个糟糕的决定让刘知远在臣民们眼中成为昏聩的代名词。每当杜重威出门时,街上的老百姓都朝他投掷砖头瓦块,并大声诟骂。虽然他们骂的是杜重威,但刘知远跟他的后汉王朝在这一声声诟骂声中威信扫地,人心尽失。
第三步臭棋是诱杀张琏。
杜重威再叛刘知远后,向契丹求救,契丹人内部正斗得火热,顾不上中原,又不好意思说不管,就命幽州指挥使张琏等人带兵南下应付一下。谁知这个张琏是根死脑筋,再加上刘知远屠杀幽州降兵,张琏横下一条心帮杜重威守城,让后汉军吃尽了苦头。
怕死鬼杜重威想投降,张琏死活不同意,后来双方谈判,刘知远立下誓言说,只要张琏放下武器,就允许他和部下返回故乡。但等开城出降后,刘知远嘴一抹不认账,将张琏等将校数十人斩杀,只让那些士兵们自行返乡。结果这些士兵痛恨后汉失信,快走到边境地区时“大掠而去”。
刘知远陵墓遗址
皇帝带头不诚信,臣子们自然以奸诈为聪明,把欺骗当智慧,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再无信任感,赌咒发誓也无济于事。
古人讲“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刘知远接二连三的这些小昏招,看似无关痛痒,其实有深刻、久远和广泛的影响。凡事都有因果,后汉仅仅存在四年就灭亡,除了继任者的任性胡为之外,刘知远狭隘的气度和浅陋的见识也给这个王朝遗传了劣质的统治基因。
司马光先生的评价很精道,抄录于后,可做为刘知远的盖棺之论:
(后)汉高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诱张琏而诛之,非信也;杜重威罪大而赦之,非刑也。仁以合众,信以行令,刑以惩奸,失此三者,何以守国!
关于时拾史事
搜索微信号:historytalking 关注时拾史事。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时拾史事读者群号30428330,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