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花路放》观后感范文3篇

发布者:心型空气 2022-4-11 20:18

心花路放观后感(一):一部仅仅让你发笑的电影

曾经的穷小子,突然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爱情,那是什么感觉,我能够体会。明明穷得啥都没有,却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拥有着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自己最爱的人。然后天崩地裂,变得一无所有。你以为人受伤之后,真的都会学会看开的吗?

可以说《心花路放》是今年不容错过的院线国产喜剧片。集结黄渤、徐峥两大喜剧型男,类似《泰囧》的笑泪掺和的家庭题材叙事,宁浩成功地借鉴了《泰囧》的成功经验。但是不止于此,精巧打磨的剧本,唯美的镜头,绝妙的打乱时空梭织两条不平行的主线叙事,使本部影片在收尾时带给人强烈的观影愉悦。

前段时间内地上映了不少票房不错的喜剧片,这些片子High完正片后总会意犹未尽,在片尾滚动字幕的时候继续用彩蛋、花絮来为提供附加笑料。所有的平淡无奇都在最后一刻时空汇聚变得不一样。时空线很棒!果然是编剧组的作品,梗埋得真好,笑点也是赞绝。马苏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好演技,本色出演棒呆。

观众更是笑得精神亢奋,回家路上都跟打鸡血似得。可是《心花路放》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因为他的结尾放弃了彩蛋、花絮,而是附赠了一首温情的小歌。你会发现刚才你跟着徐峥和黄渤经历了一路疯狂的猎艳之旅,却并没有让自己疯开了去,而是在最后收了回来。可以从疯狂的宣泄回归到了平和的审视,这才是《心花路放》高级的地方。

袁泉果然是文艺女青年代表,细节拿捏到位。可惜导演对文艺女青年偏见颇深,女主形同虚设,机油才是王道。之前批评那些卖座喜剧不高级,被粉丝乱骂淹死。这次可好了,有《心花路放》做样板,可以让你们看看高级喜剧究竟高级在哪里。

杀马特广场舞阿凡达都透着浓浓的屌丝气息,不过宁浩拍这种片已经是得心应手,喜剧效果比《泰囧》好。不足之处是从机场送别戏就开始泄气,直到最后结构上的小惊喜扳回一城。高级喜剧的笑点是藏着的。市面上大部分喜剧片,我们看预告片基本上就能看到片子里最爆笑的那几个点。而《心花路放》正好反着。

一些点:红灯区的梵高<星空>、暴力慢镜头+古典音乐、性喜剧不让人恶心、以及各种形式主义讽刺。预告片里的撒尿镜头好像给删了吧,不然更像后会无期了。故事落俗,力度不够是硬伤。虽然笑果没有预想的好,不过宁浩对各种流行元素的应用,使影片仍是最接近网络时代的院线电影(相对而言)。宁浩的骨子还是个文艺青年啊,即便对文青及文青圣地各种黑,仍不忘以结构的花样及放下的主题表达文艺心。

《疯狂的石头》为宁浩赢得了名声和信任。他开始被授予更多的资金投拍了《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让宁浩踏入了亿元俱乐部。无论当时的舆论还是他本人都对第二部作品表示满意。但客观地讲,与第一部电影的游刃有余相比,这部作品在内容上几乎不值一提。

对文艺狗、杀马特、一夜情、约炮党的讽刺就让此片够看了,(www.fwsir.com)宁浩能把比较复杂的情感用通俗情节表现出来,这个不太容易。黄渤徐峥还有整个团队充满了活力,还是不错的。前半段笑点一般,以为是俗套电影,后半段渐入佳境,有几段戏真的让我笑到肚子疼,回家后发现脸上的笑肌也有点疼,可能是因为很久没这样开怀大笑了?最难得的是,作为商业片,本片亦探讨了一些直击现代人内心深处的问题,例如男人怎样才能有种。比同类题材的《后会无期》好看一百倍……

《心花路放》的观众层次没有局限性,从小孩到大人,从华人到老外,但凡坐在影厅里看,都会从头笑到尾。但是那些也仅有这些,别想要得到太多。

心花路放观后感(二):国导演在性喜剧道路上的探索

告子曰:食色性也。人之在世,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吃饱饭是物质需求,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精神上的慰藉更加的重要。而男女之事不论阶层,是人类共通的最原始的精神需求。电影作为人类的一个精神载体,从来没有放弃人类最原始的需求。提起这方面的影视作品,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香港的三级电影以及岛国的AV产业。情色产业在这两个地方已经成为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要你达到法定成人年龄,只要你花钱就能够买到正版的音像制品,但是在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最原始的精神需求却一再的被打压,这也许跟千百年来的文化铺垫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性这个话题在中国是难以启齿的。男女之事的礼数,早在商代就已经由周公定下来了。所以在天朝,男女之事隐晦的说法叫"周公之礼".

近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中国的电影产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十年间各种国产大片层出不穷,虽然口碑不一,却都毫无例外的赢得了高票房。在这里我只能用一句电影台词来表达我的感想"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票房的一路飚红也让中国观众落下了一个人傻钱多的印象,管你拍的是什么东西,拿到大陆市场绝对会有傻子去看。而大陆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也会懊悔地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然后继续为各种烂片乐此不疲地买单。在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的电影人,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探索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性喜剧的题材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了,《四十岁的老处男》中青涩的四十岁男主角以及《泰迪熊》中出口成脏的玩具熊都能让观众们在影院肆无忌惮地笑出声音来。而在大陆的正统电影圈这一题材却几乎毫无建树。由于某广电总局的粗暴干涉,中国电影界的分级制度一直处在毫无发展的境地,而中国的电影也在这个畸形的市场中艰难地发展着。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电影界还是有那么一小撮有理想的从业者在前进着,他们躲过了广电的剪刀手,拿到了龙标,走上了大荧幕。

宁浩导演,从《疯狂的石头》出道,并且迅速蹿红。《疯狂的赛车》趁热打铁,奠定了自己在小成本电影中的地位。之后,《无人区》被剪刀手无情的摧残,《黄金大劫案》的滑铁卢并没有让宁浩消沉下去,今年十月,宁浩带着他的好基友们又给我们带来了《心花路放》这一国庆飨宴。据导演本人透露,这部剧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徐峥角色的原型就是导演自己。而全剧在大量的性笑料的堆叠中又掺杂着导演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无数导演前辈的敬意。全剧主线分两条,第一条是由徐福耿浩的南下之旅所穿起的明线,另一条是由袁泉独挑大梁的暗线。导演的拍摄手法大胆,剧情的拿捏令人称奇,各种细节的把握更是让我五体投地。(此处省略我对宁浩厚颜无耻的吹捧五百字)本片中大胆的拍摄手法在于长镜头的使用。黄渤在机场中打电话的大段台词配合表情一气呵成,据说黄渤为了这一条ng了无数次,而最好的却是没有保存下来的第一条,但是剪入电影中的那场戏也足见黄渤作为一名演员的功力。导演在剧情方面依旧下足了功夫,剧中的台词和布景十分接地气,一边是喜羊羊,一边是小苹果。也许坐在影院的观众会觉得突兀,但是在我国的二三线城市确实是这样的。然后,你知道吗,你知道坐在电影院中听到音箱中放出的那句"傻逼"的时候我真的笑成了一个傻逼、说真的,就这两个字能出现在电影院里就是一个成功了、黄渤在这方面还是没有徐峥放得开啊~剧情元素方面,离婚,放(da)松(pao)之旅,一夜情,车震,杀马特,高富帅,屌丝男,LES,GAY,夜总会,小三,等等一系列的元素符号信手拈来,导演绝对是个有生活的人(笑)。细节方面延续了宁浩一贯的风格,几乎滴水不漏。这在他以往的作品(比如《疯狂的赛车》)中就一直有上佳的表现。袁泉扮演的女主角从头到尾没人叫过她的名字,耿浩的老婆从头到尾都没有照片,唐小雨爱泡橘皮水,耿浩爱喝橘子啤酒,这些剧情方面的细节其实早就向观众透露出了时间线上的线索,而导演也在电影中通过各种细节向各个片子表达了敬意,其中最明显的致敬桥段就是西游记的敢问路在何方以及喋血双雄的分道扬镳。黄渤手里的羊角锤,发廊小妹的夜巴黎,夜总会墙上的世界名画,片子后面的慢镜头等等细节不一而足。网上肯定会有完整的细节含义,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心花路放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有一点,不要带着孩子去看。

心花路放观后感(三):把悲伤留给自己

如果说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还是开怀大笑,甚至笑抽肚皮的话,那么看了第二遍却让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眼泪一次次的在眼眶里打转儿。某些感人的电影让你的泪水从眼睛里往外溢,而看了第二遍的《心花路放》,我的眼泪是从鼻腔内通过鼻泪道往外反。从电影中对于搞笑和煽情两条主线,我更加注重的是回忆段关于寻找真爱的这条主线,因为徐峥和黄渤为我们呈现的大篇幅爆笑、滑稽、冷幽默等等,其实都是对现实社会以及我们的世俗、低谷情绪、茫然冲动、人生无奈的一翻嘲笑和讽刺,基于更多的负面情绪来刻意运用寻欢之旅鼓舞勇气,建立自信心,寻求真爱,这本身已经够荒唐、庸俗和无味的了。

感动一,康小雨的寻爱之旅。

从袁泉在影片中以伴娘的形象踉跄出场,就已经注定了她将要面临一场艰难的跌宕人生,就算有老公夏雨的客串,一个眼神的传递预示着她将面临着各种不平凡。在婚礼上为了虚荣心表示自己将要结婚,这便体现出一个社会现实,很多人为了面子,顾忌别人的看法而生活在一种假象中,当自己被自己欺骗的那一刻,更多的体会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失去的一种沮丧。寻爱之旅的确不平凡,却又充满着浪漫和憧憬,一条狗,一个背包,一个手机和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人的旅途似乎除了寂寞却收获了满满的闲暇和安适。内心释怀在路途中得以淋漓尽致的放肆,即是盼望着获得一份真正的爱情,同时又时刻理智对待所遇见的陌生人。酒吧party里,面对着麦克风向所有人讲出自己欲望那一刻的忘我和陶醉不为刻意,只为愿意,哪怕就愿意一个人,哪怕只喜欢一个人,也许仅仅是一刹那间的感觉也好。这样的情绪表达深深的感动了我,无助的是她对感情和未来生活的不能确定,掌握的是她内心对一份真爱的向往和不断追寻。就是那首歌打动了她,也记得那个声音,所以偶然则成为必然,巧合也沦为了那一时刻的满足。电影全篇对于小雨的诠释,却是我最欣赏和喜欢的方式,文艺气息十足,浪漫氛围营造的相对到位,一个追爱少女,在浪漫的大理,经历着各种遭遇,却一直坚定信念走自己的路,不被任何人左右,直到找到最终的幸福,虽然婚姻失败,但是曾经的那段美好和温馨是值得我们在心底珍藏的。

感动二,"阿凡达"女孩的执着和真爱

阿凡达女孩的出场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惊喜,倒是后面一直追随着郝义的经历让我感动。影片隐射的交代了她心情跌落到低谷,郝义的一夜情便让小女获得真爱,也许她对爱情如饥似渴,也许她很渴望获得一份真诚来激发她对感情的那份冲动,发廊前面的相遇,以及最后包房内归还所谓的"信仰",出境不长,却发人深思,她拾到的其实是自己的信仰,一份固执的坚持,一段厮守的恋情,当她把信仰交到郝义手中的那一刻最终没有被接受,心理承受的打击是无比巨大,这个角色很容易唤起观影人的同情心。当一夜情遇到真爱,这种荒谬的主题出现在荧幕上,运用这样的反差来刻画情感,也不失为一种表达方式。郝义的无义与小女的痴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单纯的恋爱情感在冲动和莽撞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有时候在不经意间丢失的那份曾经的爱情,过后回忆起来总是最值得留恋和珍惜的,也许我们在繁杂的心绪间没有在意,甚至错过,最终得到的却不是我们想要的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感动三,耿浩和郝义的兄弟之情。

本片与渲染爱情平行的主线在于耿浩和郝义的至深友情了,虽然不乏争吵和信任危机,但是到头来两个人形影不离、肝胆相照,也在一直为了对方而着想。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感人镜头,其一为被黑势力所胁迫,两个人裹着浴巾站在台沿上被戏耍的那一刻,也是现实社会中自我反思和被众人嘲笑的真实写照。生活不过也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是个滑稽的小丑、生活的贱人,成为被讥讽的对象,因为人生不能够总给我们万事俱备的条件,更多时候需要经历和容忍。那一刻我没有笑,而是从心底油生更多的感触。其二为影片结尾耿浩被酒吧招来的人殴打,郝义挺身而出,拔刀相助,那段真情对话看似是一段简单的"情侣"或"基友"间的调侃,但是影片瞬间将两个人的友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前两人遇到所有的误会和吵闹都立刻化解。一路走来,有过恩怨,有过分歧,有过背道而驰;有过默契,有过共处,有过交相辉映,友情的基础莫过于信任、帮助和陪伴,就算暂时的分道扬镳也割不断那份情和义。徐峥和黄渤两位演员在喜剧电影中的角色把握是相当到位,本片在营造喜剧色彩的同时把熏陶兄弟间的感情做到了尚佳,同时也加深了影片的深度和内涵。

感动四,宁浩终于出场

对于宁浩导演的作品我是十分尊重的,可以说也是宁浩的粉丝,因为他的电影中让我更多的体会到"现实主义"和"小人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是现实中的小人物,每天身边点点滴滴的故事,也都是岁月的积累和留恋,因此在他的电影中经常可以找寻到自己的影子,甚至自己曾经在内心中有过的思考和想象,都能够通过影片得以展现,很容易深入观影人的内心中。作为本片导演空前的运用了大量女性演员作为主演,在宁浩之前的影片中不多见,所以在最后的婚礼现场宁浩作为主持人有5秒钟的出境时间,那一刻固然要向宁浩导演致敬,在他的电影中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让我们思考了人生,虽然带有很多消极的情绪和无奈的气氛,起码在荧幕上让观众感受到了诚意,体会到了真实。因为电影不仅仅总是让我们去观赏那些虚幻无实的完美幻影,也不是让我们去领会那些天花乱坠的狗屎情节,必定现实还是最贴近生活的。

整部电影,在笑看和感悟中轮回,让我更多的感受到情感的交汇,当留言墙上的文字由"对不起"变成"祝福你"的那一刻,对于我们曾经爱过的人,默默祝福她拥有更美好幸福的生活才是最合适的做法。对于那份失败的婚姻,我们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对于那份错过的缘分,我们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对于那份摆在眼前的爱情,我们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对于那份真挚的友谊,为了兄弟,我们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宽容和承受虽然不是你应有的义务和权力,但是一定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人生的低谷阶段需要更多的反思和领悟。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