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在五六十年代---糗事

发布者:醋溜麻薯球 2023-8-28 16:43

童年的时代滑过五十年代末,度过了六十年中。期间有不少的糗事情,说点自己生理原因而产生的糗事。那个年头,物资短缺是常态,绝大多数的家庭境窘衣食都堪忧。俗话说人穷段子多,讲糗事意在供各位作一消遣,也想让年长者回忆起过去,请年地轻人了解到当时的那个岁月!

1963年初,国家刚挺过“三年困难时期”,这一年,我家搬到南大街灯光球场东侧的七府巷。一进东西向的七府巷,它的北侧第一座大门进去往右拐,坐北的屋就是我家曾经住过的地方。

当时我十岁,那时白天疯玩,晚上头一落枕上就睡着了。只要在梦乡外界动静再大,我都浑然不知。人们说,“放宽心睡好觉”,我可不止放宽心,躺下干脆就把“心”自由地放飞啦!所以,想要唤醒我有点难,因为找回“心”需要点时间。父亲晚上外出有事,为了安全起见就让我从里面把门闩插好。可是,当父亲回来叫我开门时就成了问题。开始,他在门外低声地叫我不应,轻叩门我听不见。他逐渐提高声音,里面仍没动静,加大敲门力度也没效果。后来,他索性大嗓门同时哐当屋门,此时全院的人都醒了,最后一个醒来的是我。当时父亲的尴尬劲可想而知。从那以后,晚上留门不再让我插门闩了,取而代之的是用一根细木棍从里顶上。一天,父亲刚走不久,我用木棍刚顶好门准备上炕歇着,还没来得及熄灯,就听到有人来找父亲。听那声音是俩熟悉的叔叔,此刻我不愿搭理他俩,再说我还光着屁股呢,于是拉上被子装睡。叔叔见灯亮但没人应声,便用力一推,木棍倒一边门开了。开门声不算小,但没影响我睡觉。他俩见这么大的动静我还安卧泰然,有一人便往我脸上弹了几滴水,我丝毫不为所动,“一个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等这俩人走后,我有一丝得意,自己多少还有点表演的能耐呢。事后,父亲指着我说,有人来家那么大的动静你都不醒,把你卖了都不知道。

记得六十年代初,曾流行过一段时间养“海宝”,人们相传喝泡“海宝”的汤,有病治病,没病健体。“海宝”其形状类似涨发的海带,色泽也似暗褐色的海带,但要比海带厚实也显得很软绒一些。只要有小苹果大的一片“海宝”,把它放入水中加上些红糖,“海宝”就会慢慢长大,之后不定期地往里加糖兑水,“海宝”越大需要的红糖和水就越多。正常的“海宝”汤似酸梅汤,也似北方熬煮山楂加糖的味道酸甜可口,养“海宝”加糖少了汤就会很酸,不放糖“海宝”就会死掉。那时候,火柴定量供给,肥皂凭票供应还不常有,红糖的稀缺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大家听说“海宝”有诸多的好处,有些条件的人家才能少养点“海宝”。这时,恰好有朋友给了父亲一片“海宝”就养起来了。我睡觉有问题常常尿床,身体又不壮,想用喝“海宝”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的想法简单,只要“海宝”汤好喝就行。“海宝”在茁壮成长,但它丝毫没把其神奇的功效发挥出来,我依然是昏睡体弱。“海宝”还在长,供给它的糖却无法再续了。“海宝”汤的酸度逐渐加剧,其酸度到了能把牙齿都蚀掉,最终“海宝”还是被舍弃掉了。

那时,太谷县最大的饭馆在西大街道路南侧,距离雄伟的鼓楼往西大约几十米。当时的饭馆都是国营的,主食全都是两样面(粗细粮混合,以粗粮为主),大米都没见过。饭馆里的馒头玉米面占比不小但依然好吃,除了因为饥饿的缘故,就是做法上有特点,把玉米面和白面一块发酵,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口感很好。父亲知道了这个“秘诀”,回家小试一回,还行。后来,隔段时间就蒸点两样面的馒头吃,吃着真有点过节的味道。 如今我真正能体会到,“当你没胃口,不要抱怨食物”。记得那年冬天,父亲一大早起来,揭开放在炕头砖炉子上的发面盆,见到盆里加满了“水”,他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了。他问我:”是你尿的吧?”,我也一愣,搜寻昨晚的场景,绝无起夜的印象,更无往面盆里撒尿的记忆。父亲心疼的把盆里的面全倒掉啦!这回伤了老人家的中国心,至此后就再也没有发过面了。我理解父亲,那个年头粮食是救命的,乞讨的人能要到钱是可能的,但是讨要到粮票的概率几乎是零。即便是持有粮票,想要出省也绝非易事,不把手中的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的,就别想出省除非你不怕饿死在路上。退一步就是饿不死,手中没单位的介绍信,也没地方敢收留你。若是在城市,即便是亲戚朋友收留下,公安派出所的同志也会不定时查户口,发现没有户口不是拘留就是被遣送回去。

那年头,吃饱饭成了人们最大的心思,更遑论吃好呢!长期的物资匮乏,“吃了吗?”,渐渐地成了人们见面问候的口头语。有时候刚从厕所出来,遇上街坊邻居就可能顺嘴冒出一句:“吃了吗?”。此刻,尴尬就会浮现在你的脸上,他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只能不自然地回你一笑。

说到粮食的事,使我想起发小卯生,卯生的父亲是南大街路边一理发店的师傅,卯生后来子承父业了。七十年代初,南大街与小南街十字路口处很繁华,在这西北角上有个理发店。当年我路过这里时,隔着橱窗看到卯生正忙着给顾客理发,等候理发的人不少。我没进去,从那一瞥后就再也没见过卯生,这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但愿卯生过得还好!

小时候常常和卯生一起玩。我见卯生有只小狗很可爱,便央他也给我找一只,不久卯生就给我送来一只黑色小狗,我高兴地领回家。小狗和我还没混熟,就遭到家长的坚决反对,人都吃不饱哪来粮食喂狗啊。记得有一次逢月底,卯生来到我家时正是做晚饭的时间。他看到我家既没吃过饭的样子,也没有想要动手做饭的意思,问过原由得知我家断炊了,他转身回家拿过来一小包玉米面,解决了我们全家人的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虽然只是两顿稀饭,但他的那种善良仗义,我至今难忘。那时卯生的家境也不宽裕,但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令人感动!世人都爱锦上添花,鲜少雪中送炭,发小卯生就是雪中送炭中的一位。(待续)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