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红新
全文共2724字
银元饼
民国三十二年,豫北地区跑蚂蚱(即闹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
村人刘丙看看家里面黄肌瘦的妻子和衣不蔽体的两个孩子,感觉眼前连个活路都没有,心一横,牙一咬,独自出去闯关东了。
刘丙身无分文,闯关东就靠两只脚,一路上风餐露宿,得了伤寒,差点没死掉,落脚到了天津卫,一位开草席店的河南老乡收留了他。
刘丙便留在了天津卫,白天帮老乡卖草席,晚上到天津港跑码头扛大包,黑天白日拼命干。不觉三年多过去了,刘丙省吃俭用,手里竟攒下来八十块现大洋。
那时候,小日本也投降了。刘丙想起自己在老家的妻儿,三年多杳无音讯,不知还在世没有,不由得一阵阵悲从中来,动了乡思,便辞别了河南老乡,决意要回老家去看看。
回老家探亲,说出来容易,现实中困难重重。八十块叮当作响的银元太显眼,咋带回去?即便能随身携带,一路上兵匪横行,能否安全到家,也是个未知数!
苦思冥想好几天,刘丙终于想了个妙法儿。
临动身前几天,刘丙去粮店买了些玉米面和高粱面,掺和在一起,蒸成了百十个红黄相间的杂面饼,其中有八十个饼子,每个饼子里面藏着一块银元,暗中做了记号,放在麻袋最下面。另外几十个不掺银元的饼子,放在麻袋最上面,留着路上吃。
回来的路上,从天津到濮阳,一千余里,刘丙还是靠步行。穿着破衣烂衫,叫花子一般,蓬头垢面,背着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百十个杂面饼,走走停停,饿了,就吃块饼子充饥;渴了,就近喝点河沟或者水井里的水解渴。
走了十余日,不觉间已到了豫北某县,家乡已经在望了,刘丙归心似箭,恨不得像只鸟儿,立马飞回家里。
孰料路过某个不知名的村庄,从田间小路两旁的青纱帐里,突然蹿出了一群土匪,把刘丙团团围住,衣服扒了个精光,半个钱毛也没搜出来。
那个脑门秃亮的土匪头子狐疑地盯住那个装着杂粮饼的大麻袋,问:“麻袋里装的是什么,拿出来看看!”
刘丙不慌不忙拎起麻袋,凑到土匪头子跟前,从里面掏出一个杂粮饼子递过去:“老总,吃个杂粮饼子吧,好吃着呢!”
当时正是夏天,天气酷热,在麻袋里捂了十多天,杂粮饼长满了白毛,一股子霉臭气。
土匪头子厌恶地瞅瞅霉气扑鼻的麻袋,吼道:“快点滚,滚得远远的,穷叫花子!”
刘丙低头作揖,道声:“老总,得罪了!”忙不迭背起麻袋跑了!
回到家,已是太阳西斜,看到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活着,喜从天降。
妻子含泪问他:“这三年多没回家,挣着钱了没?”
刘丙笑答:“挣着啥钱了,就挣了一袋杂粮饼子!”
一听有杂粮饼子,妻儿脸上都露出笑容,赶忙打开麻袋看,待到看见长满白毛和霉斑的杂粮饼,妻儿同时落下泪来:“这可咋吃啊,长这么长的白毛!”
“有法吃,有法吃!”刘丙伸出双手,擦去杂粮饼上面的白毛,递给两个孩子说:“不碍事,吃吧!好吃着呢!”
饥不择食,两个孩子接过饼子,张嘴就咬,孰料牙齿一下子被硌了一下,掰开看,里面竟藏着一块亮锃锃的银元!
妻儿这才明白了一切,破涕为笑!
刘丙就用这八十块现大洋,盖了一幢瓦房,置办了牲口与一些田地,过起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热乎日子。
神长虫
在我的故乡豫北,人们管蛇不叫蛇,叫“长虫”。
所谓神长虫,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种神乎其神、十分灵异的蛇。
故乡村庄东头的留根爷,小时候在村北的林荫地里割草,遇到过一次神长虫,整个人都吓稀了!
那是民国十八年的夏天,留根爷那年才八岁,还是一个乡间顽童。一天上午,他拿着小铲,背着草箕,和一帮小伙伴去村北林荫地里割草。
到吃午饭的时候,许多小伙伴都回家了,他贪玩捉蚂蚱,一直在林荫地里赖着没走。
正捉着蚂蚱,突然感觉右脚脖有些发凉,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筷子粗细的小青蛇缠在了他的脚脖上。
留根爷看那小青蛇实在漂亮,也不顾得逮蚂蚱了,从脚脖上拽下小青蛇玩了起来,玩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割草,也是当年顽皮,便顺手拿过割草的小铲,把小青蛇铲成了两段。
留根爷在林荫地里继续割草,过不大会儿,感觉左脚脖也有些发凉,低头一看,不知何时,左脚脖上也缠上了一只小青蛇,跟刚才被他铲断的那只小青蛇一模一样!
“咦,咋跟刚才那只一模一样啊,难不成是被铲断的那只小青蛇自己接上的?或者是那只小青蛇的家人报仇来了?!”
虽然这样想,留根爷仍没觉得害怕,把小青蛇从左脚脖上拽下来,扔到旁边深草窠子里,继续割起草来。
孰料不大会儿,留根爷感觉两个脚脖都有些发凉,再低头一看,我的天!原来两个脚脖上一边一个,都缠上了一条筷子粗细的小青蛇!
留根爷从小出了名的胆大,但也从来没有见过这阵势,登时吓得大惊失色,也不顾得割草了,拿着小铲扭过头,就想背着草箕回家。孰料他刚扭过头找草箕,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旁边的草箕上,以及草箕旁边的草地上,横七竖八,卧着足足有几十条筷子粗细的小青蛇,都昂着头,嘶嘶地吐着信子,毫无惧色地盯着留根爷!
留根爷这次也不顾得背草箕了,拎着铲子就没命地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好不容易,终于跑到了村东的大柳树下,留根爷长舒一口气,心说:“这下可好了,终于可以休息会儿了!”
刚坐到大柳树下,脚还没来得及盘上,忽地听到身后又传来嘶嘶的声音,留根爷忙起身回头看,只见他身后的土路上,尘土飞扬,足足有几百只蛇,正蜿蜒着吐着信子嘶嘶叫着从后面追来!
留根爷登时被吓得魂不附体,嗷嗷大叫着向家里跑去,跑进家里,使劲顶上了大门!
据当年知情的村人说,那些大大小小的青蛇在留根爷家附近盘桓了四五天才离去,赶也赶不走。到后来,村里人也不敢赶了。
留根爷吓得在家里大病了一场,躺了好多天才敢出家门。从此后,那个天地不怕、天天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的愣小子留根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整日沉默寡言无精打采的孩子。这种面容,一直到他老死,似乎都没有改变过。
在我的童年时代,曾经见过留根爷。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印象中的留根爷,是一个年过花甲沉默寡言的小老头,下巴留着一绺山羊胡,整日笑眯眯的,但神色里总像少了那么一点精气神。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冬日的星期天,我和一帮小玩伴去听后街的一帮老爷爷们侃大山,留根爷当时就在场。
倚着墙根儿晒着太阳,听一帮老头扯闲篇,仍旧是笑眯眯的,一言不发。
这时,站在他身后,平素爱和他开玩笑的二歪爷默不作声,从旁边的柴草垛上扯了一片长长的高粱叶,蹑手蹑脚凑过去,往留根爷的脖子上猛地一放,大吼一声:“呀,一条大长虫!”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留根爷嗷地一声,双手抱头,没命似地朝家的方向跑去……
——END——
#乡土散文#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和赞赏!
(声明:图文无关,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鲍红新,男,文学硕士,河南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安徽文学》、《新聊斋》、《教育时报》等报刊及《鲁迅研究动态》、《作家荟》、《愚伯的自留地》等网络平台发表作品。
本文编辑
@情感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