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十年碑帖鉴藏的奇闻趣事——“仲威漫谈碑帖:鉴藏秘笈大公开”讲座举行

发布者:阿露菲芈 2023-3-23 18:19

知名碑帖研究专家仲威日前携新书《仲威讲碑帖》在上海福州路艺术书坊举办了一场漫谈式讲座——仲威漫谈碑帖:鉴藏秘笈大公开。在此次活动中,仲威分享了自己近三十年来在碑帖整理与鉴定中的奇闻趣事,给碑帖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些鉴藏妙招,同时也聊了新书《仲威讲碑帖》。

鉴藏“秘笈”首度公开

仲威系上海图书馆学科带头人,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定级专家。他是国内外经眼碑帖拓本数量最多的人之一,一位专业的碑帖鉴藏家,整理碑帖拓片25万件,也是国内公认的藏品定级专家。

他将自己研究碑帖的“秘笈”、研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和最百折千回的鉴定案例放入了《仲威讲碑帖》一书。比如,史称“刻石之祖”的石鼓,新版本《石鼓文》的出现,揭秘了金石碑帖史上最大的一群“黑老虎”;上海图书馆镇馆之宝——存世碑帖善本中最漂亮的“四欧宝笈”,其中被定为“海内孤本”的《化度寺塔铭》背后,历经200多年曲折离奇的否定再否定的论证过程;轰动海内外的“国家一级文物”《淳化阁帖》,其祖本问题,南宋后期文物造假者布下的陷阱终于在400年后大白于天下;递藏经历显赫的安思远藏本《淳化阁帖》回归祖国及《淳化阁帖》版本研究的幕后花絮;大名鼎鼎的宋拓宋装本《九成宫》购藏经过和清代著名外交家龚心钊对它的珍护;三件版本不同的拓本,却有几乎一模一样的题跋,“三胞胎”中的伪跋,一度让名家题跋中称“东坡旧藏宋拓本”的鉴定工作陷入僵局;偶遇一册《十七帖》,为数件不同善本归并身份,理清《十七帖》传世善本系统,让旧时被奉为经典宋拓的版本“翻转”……这些鉴定案例,以及在碑帖海洋中发掘稀世珍宝的传奇经历,精彩非凡,让人不禁感叹碑帖鉴藏的乐趣。

书中还回应了读者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判别一本碑帖真正的文物价值。面对碑帖鉴定的“高风险”,对付“黑老虎”的工具或者说“玩具”有哪些。读者不仅可以学习到碑帖的历史、鉴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珍宝其可宝贵之处。

年轻人的新观念与古老的碑帖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碑帖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近年来许多年轻人也被其吸引。随着国家文化自信增强和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碑帖艺术在年轻群体中也兴起。书中提到了诸多作品包括历代碑刻和名家碑帖,这些作品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热爱书法的年轻人对这本书也很有兴趣。作者还分析了古今碑帖鉴藏观念的变迁,区分文物价值与文化意义,让读者了解到碑帖鉴藏的历史和现状。比如传世碑帖善拓多在公藏机构,与民间约百分之五的收藏与研究的活跃,带动另外百分之九十五宝藏“活了”,碑帖文化的普及,让碑帖收藏在年轻人中复兴,大量年轻人的参与,有效的弘扬了金石文化。

与其他碑帖专业书籍不同的是,《仲威讲碑帖》是一本非常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书籍。作者运用丰富的实例,把碑帖的精髓呈现给了大众。他举例,碑帖影印出版的“金字招牌”如何打下;娓娓道来中国碑石翻刻史上翻刻最多且刊刻精良的拓本,谁才是最真、最佳、最善本;“董美人”与“常丑奴”碑帖的分分合合,以严谨专业又有趣的语言,将深奥的碑帖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领会。

当读到“碑帖蛀虫体形如绿豆大小,皙白雪嫩”,远比别的书蛀虫肥硕粗壮,“可能是碑帖裱褙里有糨糊,营养丰富”,每天完成工作后,打扫地面扫出颗粒如细沙的蛀虫屎重达几百克的趣事;看到整理碑帖工作前还要拖地,因为拓片尺幅宽大,桌案不够,将拓片整个放在地上,站立观看,跪地“拜观”文字细部,这样“三跪九叩”的独特研究方式,其精彩生动打动了无数读者。重要善本碑帖名品鉴定故事,内行的知识与门道所在,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研究古代碑帖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和学习。书中配有大量图片和详细的解析,让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碑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许多读者从此爱上中华翰墨瑰宝。不难理解,为什么自新书出版,这本轻巧的小书能引起了碑帖爱好者之外的人的关注。

老专家联合新平台,馆藏资源“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国碑帖研究的“破圈”,更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次开放和分享。作者供职于上海图书馆,这里珍贵碑帖文献数量众多,为全国石刻拓片收藏数量最多的公藏机构,善本质量可与故宫博物院媲美。作者亲历许多稀世珍宝归国之路的传奇故事,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最重要的碑帖家底的故事非常精彩,这与他在碑帖海洋中拣选顶尖碑帖善本、亲身参与发现、校勘、论证或推翻定论的经历分不开。仲威长期从事对碑帖整理编目工作,工作中时时发现善本,他先后发现善本数千件,达到国家文物一二级标准的珍本碑帖多达七八百件。上海图书馆馆藏历史文献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智慧和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启历史长河的一把金钥匙。让馆藏文献“活”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其珍贵价值和无穷魅力,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上海图书馆关心支持古籍工作,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引,注重古籍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努力发掘、发现馆藏文献的新价值。但是馆藏数量众多,保存和整理的难度也相对较高,很多碑帖文献长期被保存在书库之中,难以为读者所知。如何将把这些珍贵的文献带给读者,让它们走出书库,进入大众的视野,特别是疫情之中如何继续服务读者,成为上海图书馆的新考验。

上海图书馆“观止讲堂”系列讲座的推出,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观止讲堂”系列讲座在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哔哩哔哩”开讲,讲座主题涵盖了古籍善本、碑帖、家谱、年画等多个方面,以馆藏珍贵文献为基础,让庋藏于书库的珍本秘籍在线上线下活起来,充分展现了典籍之美。上海图书馆的资深历史文献专家们结合丰富的馆藏资料,为读者呈现了古典文献的深邃内涵和无穷魅力。讲座独具匠心的设计和严谨的内容质量,吸引了年轻群体的目光。在专家的引领下,读者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些具有历史和文化厚重感的文献世界之中,感受着典籍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

“观止讲堂”系列丛书:古籍的大众化传播

《仲威讲碑帖》是由上“观止讲堂”系列讲座孵化而来的第一本书。2020年9月推出的“观止讲堂”线上讲座受到观众们的欢迎,丛书基于讲座内容,而又互为补充,集学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图书与视频结合以更方便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某一领域的文献。

“观止讲堂”系列讲座让上海图书馆馆藏文献“活起来”,让这些蕴含着中华文化底蕴的宝贵文物走出书库,成为文献知识传播的新模式,呈现了馆藏珍品的独特魅力;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观止讲堂”丛书,洞察和满足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让珍稀文献走向社会,提高了古籍保护和传承的意识。讲座视频与丛书联动,实现了古籍普及化和大众化,向社会大众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编辑:蒋楚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