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则:(奇闻类记选译)

发布者:双子絃綵蓝少 2024-12-3 20:22

高宰刑决妖巫害人之毒:荆南之地有一妖巫,此人凭借着神秘莫测的幻术,肆意为人判定祸福。他在乡里横行霸道,作威作福,百姓们苦不堪言,郡县的官吏们都畏惧其邪术,无人敢去质问和管束。

吴兴高某担任江陵县令的时候,对这妖巫的恶行忍无可忍。有一天,他下定决心将妖巫逮捕,欲对其施以杖刑。这时,一位老吏涕泪交加地劝谏,千万不要去惩治这妖巫,声称若对其进行处置,必定会招致奇灾。高某听闻此言,怒火愈发旺盛,他一把揪住老吏,将其拽倒在地,然后直面妖巫,毫不留情地杖责了二十下。那妖巫毫发无损,大笑着扬长而去。

没过多久,高某面部微微肿胀起来。他拿起镜子照看,只见那肿胀之势逐渐加剧到最后,只剩下一条窄窄的眼缝。他惊慌失措,急忙呼唤下属,询问妖巫的居住之所,并且约定要和下属一同前往。小吏们以为高某必定是去拜谢认错,这才告知了妖巫的住处。

高某径直骑马出门,一路疾驰了三十多里。眼前所见,是一间破败萧条的茅屋。那妖巫出门相迎,高某怒声呵斥,命令随从士卒将妖巫捆绑在柱子上,接着让他们用棍棒抽打。不仅如此,还将屋内所有的神像和经文统统付之一炬。即便如此,那妖巫依旧神态自若,毫无惧色。

高某进入屋内仔细搜查,在一个小笥中发现里面有茵褥包裹了数十层的木人马,他又将其捣碎。这时,妖巫才开始露出恐惧的神色,之后继续拷打,妖巫被打得体无完肤。高某的面容也渐渐恢复如初,随后把妖巫捉拿回去。

第二天,高某向府帅禀报说:“这妖人行为恶劣,毫无规矩可言。我高某不惜自身安危,只为替邦人铲除这一祸害。因担心消息走漏他会逃走,所以来不及向您禀报。如今已将他惩治得奄奄一息,特来向您告知。”府帅为高某的果断和勇气所折服,下令将妖巫处死投入江中。

潘道士焚俑人之怪:在国朝永乐初年,吴地儒生王子华借读于开元寺。一个秋夜,他在庭院中纳凉。忽然出现一位身着绯裙绿衫的美女,容貌秀丽,气质超凡脱俗。她施礼说道:“妾身本是这寺旁的邻家女子,名叫红英,因被继母驱逐,所以来到此处,只想与您共度一夜欢乐时光。”王子华欣然接纳。从此之后,红英每逢夜晚昏暗之时前来,黎明破晓之际离去,如此眷恋数月之久。王子华日渐消瘦,身体羸弱,各种医药都无法治愈他的病症。他的父母很着急,而王子华却执意隐瞒此事,坚决住在寺里。

恰巧有一位来自龙虎山的道士潘守玄路过门口,察觉到有一股妖气。潘道士进入寺中,见到王子华病卧在床。他当即写下三道朱符,在院子里焚烧。接着四处寻觅,在西庑的铭器中发现了一个俑人,背后写着“红英”二字,其服饰也与那女子相同。潘道士将其投入火中,王子华随后痊愈。

于谦辟桂花之妖:在国朝景泰年间,总兵石亨肩负西征重任,历经艰难险阻,最终率领大军凯旋而归。船行至绥德河中,天色已然昏暗,苍茫的暮色笼罩着整个河面。石亨独自一人在舟中,轻轻扣动着船舷,引吭高歌,歌声在寂静的河面上飘荡。

忽然,一阵女子的啼哭之声在沂流中传来,哭声悲切,并高声求救。石亨听闻,下令让军士们赶快将其拯救上来。待看清女子的容貌,众人皆为之一惊,只见她生得妍丽绝伦。女子哭泣着说道:“妾身姓桂,名芳华。起初已许配给同里的尹氏,近些年来尹家衰落颓败,父母逼迫妾身改嫁,妾身坚决不从,无奈之下选择投水轻生。”

石亨问她:“那你是想回娘家呢?还是愿意做我的妾室?”女子答道:“回娘家并非妾身所愿,妾身甘愿成为您的箕帚妾。”石亨欣然接纳了她。此后,桂芳华在裁剪缝补、烹饪烧煮等家务之事上,都表现得出类拔萃,妙绝无双,石亨对她极为宠爱。但凡有亲朋好友前来相聚,石亨总是让桂芳华出来相见,而芳华也没有丝毫为难之色。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兵部尚书于谦来到石亨的府邸。石亨想要在于谦面前炫耀自己的宠妾,便命令桂芳华出来相见。然而,桂芳华却坚决不肯出来。石亨命令侍婢不断催促可桂芳华终究没有露面。于谦走后,石亨大怒,拔剑欲将桂芳华斩杀。

桂芳华竟走入墙壁之中,说道:“邪不胜正,此乃理所当然。妾身本非世间凡人,实则是一株古老的桂树,长久以来窃取日月精华,才得以化为人形。于公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社稷的重器,妾身怎敢轻易拜见?难道您未曾听闻武三思的爱妾不见狄梁公之事吗?妾身于此与您永别了。”言罢,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朝景泰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武将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石亨作为西征的总兵,其功绩和权势使得他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而女子桂芳华的出现,以及她与石亨之间的故事,或许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婚姻观念的复杂与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无奈。从文化层面分析,桂芳华自称是窃取日月精华而成人形的桂树,这一情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神灵和精怪的想象与传说。在社会观念方面,石亨想要炫耀宠妾以显示自己的地位,而桂芳华对于于谦的敬畏,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正直之士的尊崇和敬仰。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