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着实用至上的人,特别讨厌喜欢说话废话的人!明明知道别人不喜欢,为什么还说废话呢?喜欢说废话的人心态是什么?爱说废话的人快乐感更强!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说的话若90%以上是废话,他就快乐。若废话不足50%,快乐感则不足。在交流中,没有太强目的性的语言,更容易让人亲近。——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找“幸福”。幸福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找到了一个愿意听你说废话的人。

喜欢说废话的人心态
有心理学家作过统计,说的话90%以上是废话的人,他就有快乐。低过50%废话的人,快乐感便不足。“今天天气真好!”——这就是一句废话。
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问候都包括这句话。每个人活在这个空间里,都知道今天天气好不好,可是为什么有人就要说出来呢?其实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引申出其他更多的意思,包括心情好不好,想不想活动,支不支持我。于是乎,后面就有了对答。“嗯,今天天气真的很好!”“想不想去哪里玩?”“想过!”“本来准备去郊游。”“可为什么没去呢?”“没钱啦!”“这个月没发工资啊?”“发了,用完了!”“那么快就用完啦?你都用到哪里去了?”“买衣服、喝酒……”
这废话就可以引出这么多东西。废话的意思并不明确,可是废话却不可少!它既可以沟通思想,促进感情交流,还可以摸清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和对自己观点的支持与否。
在心理咨询门诊,有很多很内向的人,他们之所以患心理病,就是因为他们废话太少,交不到朋友,没有地方宣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失礼是最大的事,因为怕讲错话失礼,所以就尽量不讲话,更加不愿意讲废话。其实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靠废话来联系的。
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语言就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而语言本身却并不一定完全都趋于某种目的,没有目的的语言,更能让人亲近,更能让人信任。所以,生活中,废话多的人总能让人感觉到亲切,总能让人羡慕他们,感觉他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幸福的人。因此,你要想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一定要学会多讲废话。

我们和其他人还没有真正相处下来的时间,人人都不敢多说一句,深怕对方讨厌自己。但情侣在一起久了,总会有一方变得越来越多废话,有时候多说几句已经不耐烦,可你有想过,这都是因为「爱」吗?
自从网路的出现,现在每一个人都手机不离身边,聊天的APP就自然成为了人与人的沟通工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热恋中的你看到对来传来的讯息,都急不及待的回答,可时当二人的相处久了,其中一方只是偶尔回复一句话,有时更会嫌弃情人啰嗦,好比叮嘱多穿衣服多喝水,可是得到的回应却只是:「都这样大个人了,我不会照顾自己吗?像我妈一样,怎么废话这么多!」
▲ 有时候情人的关怀却被解读为多余行为

这样的相处之下,日子久了,总会有人提出分手,可夜深人静,自己才细想是否自己出了问题,突然才悟觉其实因为爱你,所以才想跟你说很多很多的废话。

在个年代,好像我们多说一个字都会觉得浪费,在不少人选择伴侣的条件当中,什么专一、善于倾听、对自己的关怀要无微不致,可当对方与你分享自己的生活,当你多点关怀却被觉得特别烦。
一个连废话都愿意回你的人是什么感觉?就是让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多余,对方就成了你的日记本,很多不能说给别人听的事情都安心说出来。如果在一段关系之中,跟自己最亲密的那个人说话都要斟字酌句的谨慎,害怕自己多说了一句会显得多余,那么自己就要想一下,到底你找的是不是对的人。
找一个连你的废话都愿意回的人谈恋爱吧,同时珍惜还愿意跟你说废话的人,因为废话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情话。
喜欢说废话的人心态
心理学家说,爱说废话的人快乐感更强
日前,作家苏芩发了一条微博,引来近5万转发,微博说,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说的话若90%以上是废话,他就快乐。若废话不足50%,快乐感则不足。在交流中,没有太强目的性的语言,更容易让人亲近。——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找“幸福”。幸福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找到了一个愿意听你说废话的人。
生活中
说废话的她充盈着烟火俗世的小小满足
控诉人:小鱼儿 废话人:老妈
人们常说:人老了话就多。可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才三十几岁的妈妈就成了话痨,不过那时候她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我,而我工作以后,她的话题似乎更加开阔。不过,我喜欢听她说废话,我听得快乐,她说得也快乐。
她总是如数家珍般地搬出我老爸的种种罪状:“你爸爸这个人,年轻时就懒,不懂收拾,东西老乱丢,我整天跟在他身后都来不及收拾,有了你之后更别提了,把我忙得团团转,他也不帮把手。刚结婚那会,我说什么他还听得进去也愿意改,现在倒好,就算我再怎么唠叨,他都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不管我说什么都如同对牛弹琴、水淋鸭婆背一样,他既不接茬,也不反驳,完全当我是透明的空气,人家说夫妻吵吵闹闹才到老,他这般无动于衷,让我这炮筒子有火无处发,可把我气炸了!”
我妈就是这样,爱跟我数落我爸,我也像邻居大妈似的,跟她开展一场关于男人的辩论和征讨并且没有定论,而她脸上却无不充盈着烟火俗世里一饭一蔬的小小满足。那,就是传说中的幸福吧。
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是关于作为子女的我们对妈妈了解多少,在接受调查的36位读者中,有61%的读者不了解妈妈最近的身体状况,39%的读者不知道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还有28%的读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还没有对妈妈说过“生日快乐”。真实的数据,映射了现实的残酷。如此语境下,送礼场面的火爆更像一种反讽。如果一个人,连母亲喜欢吃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节日期间送再多再贵重的礼物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在这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听听她们说“废话”才是最好的爱和最好的礼物。
工作中
他成了每天办公室的开场人物
控诉人:尼亚 废话人:同事
许毅是办公室里出了名的废话王,废话多的人八卦消息也多。
早上一进门口,他就会由衷地感叹一番今天的天气,还会逐个问候同事:“早饭吃了吗?”虽然都是一些废话,但他就成了我们每天工作的开场白。
除了“废话”外,他小道来的消息原本没有任何价值,无非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不过有时听来一些传闻,比如,哪个上司因为有过“前科”教训,很介意办公室恋情就是他传出来的。也似乎有点价值,给我们提了个醒,以至于谁也没敢亲身试验。
再比如,如果得知大伙儿都在议论某个女前辈的着装品位太恐怖,但又没有人愿意善意提醒,许毅就会找个机会假装无意告诉她:“楼下商场有很多店在打折,我看见有好几套衣服非常非常适合您,不信您去试试,一定很漂亮。”女前辈觉得他是在关心而非嫌弃,后来还请他当参谋。许毅不仅巧妙帮着她改善形象,还增进同事友谊,可谓一箭双雕。
无意间得知某同事的老公在外拈花惹草,东窗事发,正在闹离婚,同事心情沮丧,肝火甚旺,大家都明里躲着,暗地笑话。他就会看时机适当传播一些有益的小道消息:“你看人家行政部的李小姐,离婚以后越来越光彩照人了,听说她老公后悔极了,偷着哭呢。李小姐说了,享受单身,美丽无限。”
都说职场中“话多”是个不好的习惯,但到了许毅身上,一切就不同了,领导也喜欢他这个特点,出去应酬陪客人,完全不用担心没话说冷场,客人也总是跟领导表扬他:“你们公司的许毅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感情中
她的喋喋不休是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控诉人:乔尔 废话人:女朋友
前几天有个兄弟跟我说:感觉跟女朋友在一起不像以前。刚在一起的时候天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发不完的短信,一有空就打电话给她,现在感觉没什么话题了,打电话也不知道讲什么了。
我同情他的遭遇,也庆幸自己有一个永远说不完话的女朋友,多到在下班的路上和同事高谈阔论时,会亲眼看到有虫子长驱直入飞进我因惊讶而张开的大嘴里;多到熟悉她的人看见她不说很多话,就会以为她闹病或者闹情绪;多到初次相识的人看见她喋喋不休,就会觉得她善解人意,很努力说这么多话且不想冷场。
我喜欢她在我面前讲一些有的没的,每天下班见面,她就从昨晚做的梦开始讲,一直说到下班前一刻的事情。虽然大多数话题都是废话,但我也听得很有滋味。我们在一起两年多的时间,从来没有因为没有话题而冷场,她会跟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在我面前永远嘻嘻哈哈,似乎从来没有一点忧愁的事情。对方一开心,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开心,对此,相信恋爱中人深有体会。
女朋友跟我说,她一直非常地赞成言多必失这句话,自己事后能够明白从口出的祸就有不少,更别说那些还没能反应过来的了。加之她自己喜欢的亦舒说过一句“真正聪明的女人什么都知道,可是什么都不说”,就更加看清了自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聪明的女人。
她有时会自我认识,有时又傻得可爱,到了网络之上也是如此,在聊天室里经常充斥着女朋友的长句子,甚至有时会被系统制止发言,理由是“你说得太快了”,还不时有人怀疑她是不是不断地“复制”+“粘贴”。至今她都没有弄明白,到底是因为她话太多所以打字速度进展迅速,还是因为打字速度快导致话那么多?但在我看来,她的话多,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把它付诸语言而已。
所谓的成功学一直都在误导我们,《XXX口才学》《XXX教你如何说话》《做一个会说话的人》等教材无不在彰显:只有说话言简意赅、话说到点子上、惜字如金且句句有目的性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其实,成功与废话并不矛盾,所有的谈判高手在谈判之前都会跟你说一堆废话。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说废话,而是拥有说废话的能力,并且收放自如。
正方
别让人生那么累,想说什么说什么
表态人:尤雅
废话多就可以引出很多话题,废话的意思并不明确,可是废话却并不可少。它既可以沟通思想,促进感情交流,还可以摸清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和对自己观点的支持与否。在心理咨询门诊,有很多很内向的人,他们之所以患心理病,就是因为他们废话太少,交不到朋友,没有地方宣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失礼是最大的事,因为怕讲错话失礼,所以就尽量不讲话,更加不愿意讲废话。其实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靠废话来联系的。
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语言就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而语言本身却并不一定完全都趋于某种目的。没有目的的语言,更能让人亲近,更能让人信任。所以,生活中,废话多的人总能让人感觉到亲切,总能让人羡慕他们,感觉他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幸福的人。
反方
说废话等于展示你思维混乱
表态人:小七
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是少不了的,特别是职场交谈中,谈话技巧尤为重要,可是,有些谈客却令人厌烦,想躲避又躲避不了,不躲避又如同坐在针毡之上。
人在职场,最怕的就是废话多,很多HR在测试员工的说话技巧,就印证了这一点。废话多的人,一到关键时刻,讲话就没有逻辑,平时讲八卦的时候看他们能说会道的,但是登不上台面。特别是经常要公关应酬的职位,假设出去讲话不经过大脑,思维混乱,那丢的是全公司的脸。所以我还是觉得,不管你在生活中是什么态度,在职场中,还是要学会讲话的技巧。要步步为营,不然言多必失,自己得罪了人还不知道为什么。
这样废话就过头了
时间论:永远都在说废话
讲废话并不是何时何地都是好事,永远都在讲废话的人也难免招人厌。如果是在开重要会议,或是在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废话说得就会不合时宜。在开会的时候,一直在废话却永远不说重点,不仅容易惹恼领导,还会让一起开会的同事厌烦,因为你拖延了开会的时间;而在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讲一些无关痛痒的废话,那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大姐或是傻大哥了。
对象论:对每个人都说废话,包括不爱听废话的人
生意场上的销售艺术,有句很著名的话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专业上,业内称之为“迎合”。也就是通过迎合客户,让他对你产生好感。好感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老外曾做过统计:如果你能让客户喜欢你,销售额能提高25%左右。在中国,我认为会更高,因为中国人更爱面子。所以与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废话,也得拿捏准确,因为这里的“废话”对象指的可不是所有的人。
1.废话集中地
酒桌上 37%
家里的客厅 31.4%
办公室格子间 31.6%
2.废话对象论
朋友之间 39.9%
情侣之间 25.2%
与父母间 34.9%
3.出现频率最多的废话
吃饭了吗? 53.3%
今天天气… 17.6%
听说……(八卦) 29.1%
他们是成功的废话人
因为废话而收获感情
九芽:古代女性,作为大家闺秀,就推崇少言。如今,女性可谈论的话题多了,压抑了千百年的言语欲望得到了一定释放。如果你希望自己少说就会克制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多说就会强求自己。
有一些女性很希望自己少说话,但是憋不住,不说难受,曾在网络上看见有人问“男友嫌我话多是不是讨厌我”,在求医问药上看见“我想说话,不吐不快,该怎么办”,而下面的回答是慢性喉炎,让我很是惊讶。我承认我就是话多的女人,结婚前老公就跟我说:我就是看上你这点,平时废话多的女人,一定没什么暴脾气,因为早就释放完了,那些成天憋着不说话的女人才可怕。
废话成了我的工作武器
吴秦山:我以前是一个话少的人,所以那时候我不能理解话多的人,不论是什么东拉西扯乱七八糟多么没有营养的话,他们总能说出来,而我不仅反感而且也想不出这么多没营养的话。但是工作后,却发现不管有没有营养,即便是能说废话,也成了一种能力。总能使得场面充满话语,如果做得稍微好一点的话,就能达到热闹的效果。
我开始感觉到自己话少变成了缺点,工作一年之后,我开始锻炼自己与人废话的能力,才发现以前自己过得如此压抑。跟同事们一起侃大山,愉悦自己愉悦他人。公司的领导也是能跟下属打成一片的人,没什么架子,在他面前我也不会顾忌变成话痨。我妈总说:你们公司还蛮好的,每天乐呵呵的,好像工作没什么压力。在公司待了两年,我晋升成了市场部经理,我想这都要归功于平时“废话多”吧,在市场部以后跟客户打交道多了,这也成了我的武器。
再怎样的极品客户也臣服于废话
虎虎:话少的女人,就像话多的男人一样,在女性人群中,显得不合群、太冷漠。大家叽叽喳喳喋喋不休时,她不说话就显得特别明显,大家就会觉得她难以相处。有的女性就会着急了,“我不想被孤立”“我其实不冷漠”“我也想像她们那么能说不会冷场”。
那么,她们就会在谈话的时候强迫自己多说,强迫自己努力说,不管说什么。我自己是一个话多的人,这点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特别管用,不管遇上什么样的极品客户,我都能够找到话题,并且交谈融洽。有顾客上门投诉的时候,领导也会让我处理,而我也能处理好。同事们如果碰到难搞定的客户,也会派我出马。因为我讲话比较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客户总是说跟我打交道比较简单,也不会顾忌一些事情,我们甚至会成为好朋友。
原题:常爱说「废话」及爱抱怨的人,都是抱着什么心态的?
抱怨,是人们非常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的反应,有抱怨的人,就会有听抱怨的人,”抱怨“不会独立地存在于某个特定的人身上,有人际互动,抱怨的行为才有可能出现。每个人都见过抱怨的样子,抱怨的行为不仅别人有,自己在生活中也会偶有抱怨与不满,所以,抱怨的体验对人来说并不陌生。
只有抱怨的发生频率高的人,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容易给别人留下”爱抱怨“的印象。
先看看喜欢抱怨的人在言行和心理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吧。
喜欢抱怨的人一般都是心眼特别实在的人,他们不擅长于察颜观色,当你在和抱怨的人交流的时候,倾诉的欲望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要抱怨的对象上,从而会忽略你的感受,他们意识不到你可能只想捂耳朵。喜欢抱怨的人,承受生活压力的心理能力相对比较弱,他们一遇到挫折困难或遭受不公正待遇,信心容易垮,耐性容易耗竭,抱怨是他们减缓内心焦虑的主要方式,也可以说,抱怨是他们主动地自我治疗伤痛的一种选择。
但他们并没有想到,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反省意识,把抱怨的行为固化成为了日常习惯,对别人也造成了一些困扰。
用心理学来解读,爱抱怨的人存在着一种关系诉求,他们对关系的质量感觉不满足,就会对听抱怨的人不断地抱怨,以期获得关系上的重视和理解。
想想看,爱抱怨的人是不是更多的在自己所喜欢、所信任、所依恋的人面前抱怨?在婚恋关系中、亲密关系中,包括好朋友之间,抱怨的行为是比较高发的。
每个人都当过别人的情绪的容器,自己也对别人抱怨过,所以不难理解,抱怨是一种带有极强的沟通意愿的行为,人们需要把自己的不满和需求用竹筒倒豆的方式渲泄出来,以求得别人的明确回应。当然,爱抱怨的人,有时的确会让人难以忍受,因为你做为听抱怨的人也会有不满的情绪,通过忍耐或潜抑的方式在进行自我管理。
抱怨的人说的那些抱怨的话,有可能会激发起你自己的不愉快的感受,这样就会让双方的交流无法顺利进行下去,通常会引发争吵与互相指责。
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找一个由头,离开抱怨的现场,以避免争执的升级,这样一来,爱抱怨的人也会自然收敛,几次之后,失去了对你的倾诉欲望,就会另外寻找倾诉对象。这样做的代价是,你有可能会失去爱抱怨的人对你的信任,你可能不得不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疏离。
总的来说,爱抱怨的人,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抱怨只是行为特色,他们的心眼实在,在交流中不会拐弯抹角,想到什么说什么,也没有忌讳,他们需要有人倾听,帮他们解压,如果你够宽容和理解,送上一对耳朵,不要去讨厌他们,这会让大家都感觉好受一些。
爱抱怨的人并非都是不明事理之徒,当他们抱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时,你不置可否,只是耐心倾听,这样做本身就能减少他们的抱怨,而不会增加他们的频率;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你最好听清楚了,亲密的人有责任为关系负责,看看他们所抱怨的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忽视了对方对你的期待和对关系的欲求。
然后两个人一起为关系中的困难想方设法,让关系更有建设性。对爱抱怨的人、爱说废话的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排斥,他们是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或者是未来的自己。关注抱怨的沟通意义,放弃对抱怨的不屑一顾,让心理诉求有立足之地,用耐心倾听和理解抱怨,是对付报怨最好的办法。
作者:甜阁下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