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判断”

发布者:雨茶醉 2023-5-21 07:25

前几天晚上喝酒喝多了,送走朋友后见天黑且雨,就晕晕乎乎睡在了书房沙发上。深秋夜晚“重裘也觉寒”,况且和衣而卧,果然给冻醒了。酒后失了判断力,有空调也忘了开,只好就这么捱到天亮。第二天上午迷迷瞪瞪开了个现场会,回公司驾车去医院取体检报告。雨天的城市到处堵车,好不容易快到了医院门口,远远地看见排了一长队的车等着入内,看着头大心烦,悻悻调头又回来了。心想这算咋回事啊,白跑一趟。转念又想既然是去取报告,下午晚些时候去不更好嘛,省得和别人抢时间,可见又是判断出了问题。

话说一个男人做事最重要的一个素养是什么?

不错,就是判断。

当然这里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只是为了把话题缩小些,故只限于男人。“判断”这个词对大家来讲有些熟视无睹,却时时为之。我们每天都面临无数的事情需要判断。就做具体一件事情来说,判断是第一步,大抵相当于中医的“辩症”。如果判断对了,事情就事半功倍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假如一开始判断就出了问题,那就成了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事情就麻烦了。比方说投资,必须要对所投的行业和项目等关键信息有准确的判断,唯有如此成功的机率才会最大;如其不然则很可能掉进坑里出不来。不展开说,仅举几个例子阐述一下个人对判断的理解。

首先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实——鸿门宴。话说当初项羽和刘邦一块忙活着和秦国作战,刘邦先占领了秦国的国都咸阳,并在函谷关这地方派兵把首不让项羽的部队通过。项羽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准备马上发兵攻打刘邦。当时的情况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也就是说很明显刘邦实力远比不上项羽,打不过人家呀。这时候重点来了,项羽最重要的智囊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说的很明白,我就看着刘邦想成就大事,他有这个命,必须得除之而后快。然后就是著名的鸿门宴情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反正范增就转着圈儿想结果了刘邦,可是结果终究事与愿违,让刘邦给跑路了,再后来就是刘邦逐渐收拾了项羽这一伙,然后建立了大汉朝。这里面的重点是什么呢?其实重点还在于范增的“判断”。从事后的事实来看,不能不说范增的判断前半部分没什么错,非常准确。可问题在于,既然你能看出来刘邦有天子气,那你还杀他个什么劲呢,你不考虑改弦易帜也就罢了,也不能和有天子气的人对着干呐,这说不过去啊,至少说明范增后半部分的判断出了问题,就是说想把刘邦给解决了这事没判断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事情就朝着判断偏差的方向走了。不过到底范增老谋深算看得长远,得知刘邦脱身之后气得对项羽说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能夺了你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啊,我们现如今都要成了他的俘虏喽。范增判断准了,却又徒叹奈何,这事不光是范增判断的问题,更多的是项羽性格上的缺陷所致,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暂略过不表。

说到这儿很容易联想到另外两个男人的恩怨故实,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话说当年刘备跟着曹操混过,曹操那时候奉天子以号令天下大权在握威风得很。某天邀刘备一起喝个小酒,其间对刘备说了这么一番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使君,即刘备——笔者注)与操耳。本初(袁本初,袁绍也。——笔者注)之徒,不足数也。”(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是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其他人都算不得数啊。据说“先主方食,失匕著。”吓得把手里的筷子掉地下了。可见曹操判断得很准,对刘备的想法也有基本的判断和认知,总之把刘备给吓了一跳。但判断得准却没有实施的办法,倒是郭嘉也判断出刘备非池中物,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劝曹操早图之。曹操当时正是春风得意,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就没把这事儿放到心上。等到曹操让刘备去对付袁术,郭嘉和程昱一起劝谏曹操“放备,变作矣!”(语出《三国志·郭嘉传》),刘备鸟飞笼外鱼入大海,果然举兵叛曹,“太祖恨不用嘉之言”,但也没啥办法喽,以至于后来终于让刘备建了蜀国而出来了三足鼎立之势。可见判断得准只是第一步,判断对了得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不然只会坐失良机而悔不当初矣。

以上两件大家耳熟能详的故实从一种大而高的层面说明了“判断”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在事情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那么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某些关键节点的判断亦至关重要。比如西汉疏广的急流勇退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任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为少傅,可见疏家为宣帝所亲任和器重。过了几年,太傅疏广对少傅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语出《资治通鉴》)即日上疏请求辞职归乡,宣帝同意并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赐黄金五十斤。公卿故人给两人送行的车数百辆之多,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疏广和疏受真可谓是急流勇退了吧,宠荣极盛之时还能做出十分清醒的判断相当不容易,而且两人也做到了功成身退,而远离了危殆,真是个判断准确且成功的标本性案例。事情还没完,两个人回到家乡后天天和族人、故旧、宾客相娱乐,这时候有人劝疏广多给子孙购置田产以备不虞。疏广是这么回答的“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馀,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大意是说我这些子孙们已经有了这些田产,勤劳些便可安身立命,如果再多给他们置办田产会让他们懒惰懈怠。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见疏广对子孙们有清晰的判断,对财富和人的判断,并深深的明白钱财多了并非好事这个道理。正如老子所言: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疏广不但对自身有冷静且全面的判断,对身边的子孙们亦做到了周全,说贤哉疏广一点不为过啊。

事实往往是两方面的,有对自身所处之境状判断准确的,也有判断不准确甚至大相径庭的。《国语》最末一篇名叫“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就是范蠡离开了越国而隐退江湖之中。当初范蠡和文种辅佐句践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时候范蠡功高位重,却选择了隐退,并给大夫文种留了一封信:“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语出《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大体意思呢是说越王句践这个人呢有些小气,只可与其共患难,不可与其同富贵,你可要看明白呀,还为啥不走呢?可文种呢却认为自己陪越王一起打下了江山,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嘛,越王总不至于怎么着自己吧。咳,你还真别说,我还真就怎么着你了。文种没有选择听范蠡的话,这是严重失误的一个判断。然后越王果然赐剑给文种让其自刭,并说了这么一句话:“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于是自杀。可见范蠡对句践性格的判断极其准确,并对事情的发展也有清晰的认知,而文种则做出了相反的判断,所以结果也就截然而不同了。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苻坚因为不相信不听从王猛的判断和意见而攻打东晋以至大败,这就是有名的肥水之战;袁绍伐曹操反兵败,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关乎判断的准确与否,判断对了是一回事,判断错了就完全成了另一码事,结果大不相同。最好玩且有意思的一个关于判断的事情来自于《魏书·太祖纪》的一段关于魏太祖拓跋珪的记载:九月,贺麟饥困,率三万馀人出寇新市。甲子晦,帝进军讨之,太史令晁崇奏曰:“不吉”。帝曰:“其义云何?”对曰:“昔纣以甲子亡,兵家忌之。”帝曰:“纣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胜乎?”崇无以对。

文中大意是慕容宝的弟弟慕容贺麟出兵犯新市,甲子之夜拓跋珪(魏太祖道武帝)打算亲率军征讨。这时一个叫晁崇的太史令上奏说这事恐怕不吉利。拓跋珪就问:“我这就要打仗了,你说不吉利,到底几个意思?”晁回禀:“过去的殷纣就在甲子这一天被灭亡的,这事是兵家之大忌也。”拓跋珪一听有些急眼:“纣是甲子这天灭亡不假,那周武王不也正是这天打了胜仗吗?你小子咋脑子不转弯呢。”晁瞬时汗出,无言以对。

这事吧说起来很有深意。一个事情,看的角度不同、站的立场不同,则所判断的结果便也大相径庭。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的原因所在。没有绝对好或者坏的事情。这就意味着遇到什么事情不妨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和思考,说不定模拟出来的结果之中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说不定呢。当然了,本文还是关注于判断本身,至于多维度的进行判断则是另外一个领域的话题了。拿出这件事来讨论无非是自己很喜欢拓跋珪的这种判断的思路和方式,并认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光说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仿佛不足以论证“判断”极端重要的多元化,那就拿个大家也都熟悉的人说事吧。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这么评价拿破仑在一八一二年占领莫斯科后的表现,“在莫斯科城下之战取得辉煌胜利以后,拿破仑进入了莫斯科,……拿破仑处于无比优越的地位。……他(拿破仑)不仅没做这些事(最容易的事)而且相反,运用他手中的权力在他面前摆着的各条道路中,选择了最愚蠢最有害的一条”。用现在的话说,拿破仑先生明显就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哪怕用脚考虑问题,也不该做出那样的决定,而断送了几十万法国大军。事情本身很让我们困惑,摆在面前有一万条都没问题,有人却选择了最最不该走的一万零一条路。这其实还是“判断”本身出了问题,判断一旦错了,再强大的军队也会不战自溃。

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场从公元前431年开始,横亘了近三十年的战争甚至被史学家们称做史前的世界大战,结束了古典希腊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昔底德因为参与了这场战争,所以基于对这场战争的整体性判断而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至于理论的具体内容不详加探讨,只想从这件事上得出结论,这个判断至今仍被认为非常准确。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想说说个人对“判断”的一些理解,又怕言不达意,所以举了一些案例来从多角度阐述判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判断本身并无对错,就怕判断一开始失之毫厘,到最终差之千里,影响了事情就会出现对与错的结果。无论意识到或意识不到,我们时刻都在进行着判断,判断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自身的方方面面,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就是爱情的判断和选择。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与自己的判断息息相关,做好关键节点的关键判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些岂不更好?

基于最近的判断体系出了个大问题而感触几深,并有巨大的挫败感,故写了上面的这些话来自省和自勉。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的寂寥和高远浸凉了黄叶,绵长了思念,幽深了心间。多一些冷静而全面的判断,少一点失落的谴倦,多一点开心,少一丝挂念,如此甚好,甚好。


2019年10月13日作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