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出发,着眼四川省情和工作实际,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为四川省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
牢记嘱托再出发,感恩奋进担使命。成都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发展实效上:公园城市示范区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天府粮仓秋实累累,“成都造”创新产品走俏海内外,职业院校走出00后“成都工匠”……
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川视察一周年之际,红星新闻记者走进成都的城市乡村、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听人们用一道桥、一粒米、一幅图,讲述这一年来的变化和感受。
四川省成都市,鹿溪智谷核心区(公园城市示范区)位于兴隆湖东侧,规划总面积18.02平方公里
“城市的变化已经找不到乡愁,
但走在这条路上就晓得。”
在天府新区,
这句话指向一个特殊的地方。
沿着鹿溪河一路溯源,一条绿荫掩映下的乡间小路通向远方,高大的杨树和葱茏的竹林是成都平原常见的乡村景色。尽头,斑驳的石桥架过两岸,加固的木头有朽迹。
这座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桥,曾是鹿溪河两岸村民过河的必经之路。时间流转,当公园城市理念如同春风刮过这片土地,鹿溪河两岸完成了从乡村到鹿溪智谷的蜕变。
鹿溪智谷核心区里保留的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桥
2018年来川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首提“公园城市”理念,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使命,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22年来川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三江口谆谆嘱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都始终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如今,林水环绕、河谷贯通、公园渗透、绿道串联,鹿溪智谷云集了中科院光电所、成都超算中心、成都科创生态岛等科技产业龙头,吸引着行业专家、技术人才定居。
这座有着历史沉淀和人民记忆的桥,
仍然作为岁月和发展的见证者,
标记着公园城市从起点向未来的路程。
鹿溪智谷核心区(公园城市示范区)位于兴隆湖东侧,规划总面积18.02平方公里
好山好水引入城市
每个项目都设有面向公众开放的绿道
“兴隆湖是公园城市的生态大美,想要感受公园城市如何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不妨来看看鹿溪智谷。”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重大项目处副处长邱伟如此“推介”鹿溪智谷。
扑面而来的水景,丘湖相间的风貌,是踏进鹿溪智谷的第一印象。开敞的空间仿佛随时对路过的人们在发出邀请——来栈道走走吧,来一场沉浸式的山水体验。或亲水、或观鸟、或赏鱼,各有一番城市野趣。
2020年9月23日,俯瞰树林间的天府新区鹿溪智谷云廊绿道
鹿溪河被视为天府新区的“母亲河”。2017年,依托鹿溪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本底,天府新区以河道为轴线、湖泊为节点,规划建设高技术服务产业生态带。其中,核心区位于兴隆湖东侧,规划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自此,片区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从沿路转向沿河发展、从背水转向面水发展。
2018年,天府新区对全流域的鹿溪河总体规划进行了完善,进一步优化了生态属性、空间属性、公共属性。鹿溪智谷沿着鹿溪河两侧开发,构建起组团式、网络状、开放型空间结构,并将生态用地和农业空间引入城市核心区。在城市间行走,仿佛看到城市从自然中有机生长,市民走出家门时就像走在自家花园一样。
水面,一只白鹭掠过。通过“截污、清淤、保水、行洪、水质保持”等措施,鹿溪河水质已提升至Ⅲ类水,并保留原生成片林地1600亩。截至今年3月,成都市观鸟协会在鹿溪智谷及兴隆湖区域观测到164种鸟类、候鸟70种。
艳阳之下,蜻蜓轻点水面,它常被作为监测水质变化的指示物种。“注意看,这里没有一束花一棵树是盆景,都是近自然化的公园本底——湿地就是这样的。”邱伟介绍,鹿溪智谷以模拟自然的打造方式涵养了生态,吸引了各种鸟类的栖居和昆虫的现身。
鹿溪河生态区,红嘴鸥在水面上觅食 资料图
在这里,可以轻易体验望山见水的生活。兴隆街道党工委书记殷波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起天府新区的一个“规矩”:无论产业大小,每个项目在规划建设时,都设置一条面向公众开放的绿道,并形成连贯的绿道体系。在鹿溪智谷,这个“规矩”体现得淋漓尽致。滨河绿道、社区绿道、公园绿地如同毛细血管,串联林地、田园、公园。一路上,在绿道上跑步的青年、在草坪露营的家庭、划着船在水面打捞水草的工作人员……好山好水的城市里,每个人都享受着这份生态价值。
生态吸附高能级创新
140万平米产业载体贯穿绿色发展理念
最让邱伟感慨的,是鹿溪智谷一年来的变化。
这一年,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国科大成都学院、海康威视、天府海创园等重大综合性产业平台相继引入,成都科创生态岛加快建设……种种变化,让鹿溪智谷不仅因生态之美而闻名,还多了一张创新的名片。
“鹿溪智谷的生态吸附效应逐渐显现出来了!”邱伟欣喜地说,鹿溪智谷立足构建西部科学城先行区,通过“科学立城、筑巢引凤、平台赋能”,集中布局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快构建创新生态链,赋能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未来产业发展,汇聚了创新动能。
兴隆湖畔的中信书店 资料图
绿道深处,一道翩然的彩虹人行桥通向成都科创生态岛。岛上,多个高度不同的圆弧形建筑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它将是成都加速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的重要一环,将集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交易、要素聚合等空间,打造优势鲜明、要素集成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基地。
“我们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全过程各领域。”邱伟说,岛上正在修建140万平米的产业载体,从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到新能源利用都贯穿着绿色发展理念。例如,科创生态岛上一个个圆弧形建筑植入了节能的设计,这种中空式螺旋设计能最大程度接收自然光线,从而尽可能降低能耗;岛上布局了地源热泵供能实现对空气温度的调节,可以部分替代空调的功能;同时,结合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生产生活实现智慧化管理,当人离开某区域后,该区域的公共空间就能调节照明亮度或自动关闭,从而提高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
科创生态岛概念意境图 资料图
邱伟还透露,科创生态岛按照TOD方式开发,预留了地铁站,并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以集约节约的方式来推动发展。去年以来,成都以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引领城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如今,环兴隆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已形成集科研、创新、孵化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为绿色发展铺就鲜明的底色。作为成都科学城核心承载的鹿溪智谷,正全力招引培育前沿科技产业,拓展面向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带动力的新的增长极,让绿色低碳浸润生机脉搏。
未来公园社区
“一杯咖啡的距离”装载幸福
这些年,常有外地的考察团队来到天府新区,要看一看公园城市的模样。
邱伟总是觉得,“词汇是不足以表达的”。他说,要身在其中,感受生产、生活、生态的无边界融合,才能切身地体会到公园城市的优势。
身处鹿溪智谷,一个小尺度的未来公园社区悠悠展开。在这里,职住平衡细抠到“一杯咖啡的距离”——从居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步行能到达,而且手中的咖啡不会变冷。片区形成的工作生活圈,让居民能“与工作的人一起生活,与生活的人一起工作”。通勤的过程,不是开车堵成长龙,而是在山水风景中漫步的时光。下班的时间里,时尚购物、夜间消费、社区中心都随手可得。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擦身而过的路人,几乎都是青壮年。相关部门曾对鹿溪智谷的未来人群进行画像,其特征将以行业专家、技术人才、青年创客、商务白领等等为主。
馆里·四川省图书馆鹿溪智谷分馆 资料图
邱伟介绍,鹿溪智谷的生态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与产业特质的兼容、人群特征的交互,走的是“群众路线”。智谷绿道等建设中广泛征求吸纳“蓉漂”大学生、创业青年才俊的智慧和建议,营造出“出门即公园、处处皆场景”高品质生活宜居空间。
例如,在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基础上,围绕人群特质精准配置60余处特色配套设施,建设国际化社区、人才公寓30万平方米,包括科创咖啡厅、24小时自助健身、幼儿托管服务、无人超市等。
结合绿地空间、街区开放空间规划100公里独立的社区绿道,方便居民亲水近绿。
值得一提的是,鹿溪智谷的打造特别突出了公共属性,也就是邱伟所说的走“群众路线”。通过引导商业办公街区全开放、研发街区半开放、居住街区适度开放,实现区域共享空间占比达7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共享部分公共空间与道路空间,可以实现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也能强化人群之间的互动性,让城市更有温度、氛围更轻松开放。
“城市建在公园里,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邱伟说,鹿溪智谷构建城园相融的空间布局,推动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营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示范区。
接下来,鹿溪智谷将迎来人口导入的加速期,届时将更能全方位呈现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公园城市就是在这一年又一年的稳步建设中,走出脚印,走进现实,走向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