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想到了翻译的变形问题。
以文学说事有把握些。
个人印象深的,外国文学翻译为中文的模式有三:意译、诗译、忠实原著。
以莎士比亚的翻译,举三位大家为例:
朱生豪(1912-1944)先生是“意译”。他的莎译著作结构完整,用词丰富且华丽,但与原著不完全对应。读他的莎士比亚,与读林纾(琴南)的茶花女有得一比。
林纾不能阅读外文,但他的“译作”却风靡一时。因为他的中文底子厚,他的朋友把鲁滨逊漂流记、茶花女遗事、伊索寓言等详细讲给他听,他用自己的飞扬才华“译”成中国文学,比同时代正经翻译家更受欢迎。
方平(1921-2008)先生的莎士比亚是“诗译”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个诗人”。读他的莎士比亚,与读十四行诗差不多,恣肆汪洋,极富感染力。但与原著有一定距离。
最忠实原著的应该是梁实秋(1903-1987)先生。他的莎译著作,可以作为大学的古英语精读教材。起码我读过的梁译本莎士比亚,都是一页英文间一页中文,既是读文学,也可学英语。不过那英文是古英文,我学不好。估计英国人学好的也没几个。
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翻译家的风格,呈现的面貌,应该还不止如此。
所以,拿莎士比亚来说,莎士比亚到底是怎样的?阅读不同版本的人,有不同的印象。
那么,哲学思想,会不会因为不同翻译的缘故,与原著有出入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定会!
因为,哲学不是文学。文学是达成会意,哲学是传播思想。哲学的走样会直接导致曲解。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现代西方极具影响力的德国思想家。有另外两位思想家以研究他的著作思想而闻名于世:迪尔克-克斯勒(1944-1972)、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
迪尔克-克斯勒曾公开撰文说:我研究韦伯,完全忠实于他,是为了让人读懂他,算不上思想家,只能算个教师。哈贝马斯研究韦伯,是得到他的理论,提炼它,推动它前行,从而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哈贝马斯是思想家。
从上面可以读出理论传播的方向、路径、结果。
这还是在德文一个语境里。
小结:即便是中国古文,现在用中文解读起来,也有很大分歧;
翻译的文学作品,更是异彩纷呈;
哲学的翻译,“拿来主义”,不消说,肯定是取我所需、用其可用。
就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