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12日,有个好消息,国务院发布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给春节和五一各增加了一个法定假日,明年可以多休息两天了。
同时也对调休和补假做了一些要求,不能为了多放假两天,结果节后一周变成了变态式的加班。以前有过这种现象,比如春节放假之后,连续工作了八九天,从舒缓到紧绷,玩都能把人给玩死。实在是没意思。
现在规定了最长的调休在6天之内,相对来说人性化多了,最多也就多上一天班。
这个小小的调整,本来没什么可说的,但是释放的信号比较明显,那就是观念开始改变,我们要从生产型社会向着生产消费复合型的社会演变,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开端很不错,未来我期待能有更多的法定假日增加,端午中秋之类的民族节日也多放放假。
我们国家长期处在生产型的观念之中,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今天的节目我想从生产型社会和生产消费型社会这个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假日增加的意义,同时也呼吁一下,我们普通人,也要主动转变这种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
比如我们一些朋友,以前收入低,穷的时候,舍不得吃口好的,舍不得添件好衣服。这很正常,值得表扬。
但是他们现在收入高了,已经有很多积蓄了,仍然舍不得吃口好的,穿件好的。这就属于是观念落后了,这其实跟我们国家现在依然盛行的生产型社会的观念是一样的。
生产型社会这种观念产生的根源来自于物资匮乏,长期以来,可以说我们国家从2010年以前,5000年的历史,都是属于物资匮乏。我们真正不缺物资,也就是这么十几年的时间。
5000年漫长的历史,造就了中国人的富日子也要当穷日子过,这么一种深入骨髓的观念。包括国家,也是受这种影响,长久以来一直以生产为主,我们的物资已经极大丰富了,这种观念仍然没有转过来。
在生产型社会里,理所当然地是不想有过多的假期的,因为社会财富的主要积累方式就是生产,你多放假一天,那就要损失多少财富了。包括今天,其实放假也是要损失社会财富的,我们简单一算就知道了。
去年我国的GDP是126万亿,其中第二产业是40万亿。放假了肯定第二产业就停止产出了,也就是多放一天的假,损失1100个亿。你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也舍不得多放假。
而且巧了不是?国家也是从这个角度看的。所以国家对于放假也是抠抠索索的。
但是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物资匮乏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经济结构,更多的产出来自于第三产业。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68万亿,每天接近2000亿,而放假是能够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也就是说:多放一天假,理论上可以增加2000亿的产出,即使打个对折,也有1000亿,基本上和生产的损失能够对冲掉。
即使说社会财富不增加,至少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幸福感增强了,怎么算都不会赔本。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你这么一说,我们也觉得有道理,难道国家不知道吗?为什么国家不早点增加假日呢?
这就是我们做节目要强调的内容了!
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过来的,即使说人人都明白某种道理,但是要你照着做,你也是不自觉地会抗拒。我来举个例子。
现在的中国老百姓,不管你是月入三千的,还是资产千万的。馋了想吃个火锅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他也知道偶尔吃个好的,穿个好的,压根就不会让自己变得更穷。
但是事实上,你还是得算计半天,你舍不得。
你明明知道这种小的消费不算什么,反而能让你心情更愉悦,甚至消费完心情更好,一高兴多干点就挣回来了。但是你就是舍不得,考虑了半天还是算了吧,省省得了。包括有时候我也是这样。
国家也是这样,国家比人的反应还要迟钝一点。你想想,穷了5000年了,中国所有的历史记忆都是为了物资发愁,这才刚过了十几年物资丰富的日子,一时间适应不了,观念转变不了这么快。
消费型社会,它是有前提的,首先得是物资不能严重匮乏,才谈得上消费型社会。而主要依赖第三产业提供产出的消费型社会,更是建立在各种物资极端丰富的基础之上的。你三天饿九顿,怎么可能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呢?
消费型社会,包括生产——消费复合型的社会,这都是最近100年才有的社会结构,一百年前,世界经济,所有的国家,财富增长的模式都是靠生产驱动。全世界都是生产型社会。
生产型社会走到极端的有两个代表,一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中国。
十九世纪时期的英国,甚至有9岁的孩童在纺织机上连续工作超过16个小时。今天的中国,有996,共同的特点就是卷,极度重视生产。
十九世纪的英国,不发愁商品的销路,因为他们有遍布世界的殖民地。现在的中国,有世界市场,产品也可以全世界消化。这也是相似的地方。
而当年的英国和现在的中国,生产型社会维持不下去的原因竟也是惊人的相似,都是世界市场受阻,走不下去了。
同时代的德国也是生产型社会,当德国崛起之后,发现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毕,德国的产品无法卖到全世界,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的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生产型社会并不是一条可以长远走下去的路。
而从生产型社会向生产消费复合型社会转型的变革是由美国引导的。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福特汽车,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汽车后,有一个口号是这样的:让福特的工人都能买得起福特汽车。这在当时的世界,绝对是最优秀和最领先的理念。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问题要看全面,有人说美国的发达来自于两次世界大战摘桃子,其实不全对,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英法德奥俄这些生产型社会还正打得血流成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美国的领先,是根基性和制度性的领先,并不完全是摘桃子。
110年以后,中国也开始了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国家开始增加法定假期,这就是一个可喜的,标志着官方态度转变的信号。
大家也不用抱怨,说我们落后了110年那样的话。中国在近代史上是落后的,这是根本就没必要回避的话题。
这玩意儿没法比,也没必要比。美国在1929年最惨的大萧条期间,人家老百姓逃难都是开着汽车逃难的,而同期的中国还在军阀混战,老百姓连树皮都啃光了。落后了我们要知耻,赶上并超越他们就好了呗。
说实在话,中国的改变也和当年的英国一样,也是被逼的,都是因为海外市场受阻,满足不了本国的产能了。并不是像美国那样自觉地发生改变。
但是不管原因为何,只要开始转变,最终效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开始不再排斥人工成本上升,一方面强调产业升级、一方面通过各种制度手段逐渐缩短劳动时间,提供劳动待遇,释放本国内部的消费能力。
在单纯的生产型社会增加一天休假对GDP造成的损失,在生产-消费复合型社会就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来弥补,甚至还能带来正收益。你生产力越发达,事实上正收益反而会更高。
这次增加假期,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法定假期太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景区爆满,反而影响了消费体验。
所以,以后增加假期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法定假期上,而应该放在年休假上,逐步延长最低年休假天数,让大家可以错峰出行,更好地享受假期。
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每周工作时长,别让大家加班加得没时间花钱。我们国家70后、80后这批人还没退休呢,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劳动力短缺,很可能会导致通缩,那就跟发展消费型社会背道而驰了。
我的建议是,以后假期增速要跟GDP增速挂钩,经济越好,越要给老百姓空闲时间去消费。现在清明、端午、中秋都有假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把元宵、重阳、冬至也安排上?
总之,增加假期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合理的休假制度,让大家既能休息好,又能消费好,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