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家装那些事(长篇散文)

发布者:情人的秋天 2024-11-19 18:16

重点荐读|说说家装那些事(长篇散文)

作者 崔洪国

编者按:今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在入住十年后进行了一次家装改造,这个过程从去年冬天找人设计就开始了,前前后后经历大半年的时间。家装,在一个家里是柴米油盐的事,是与原有的物件断舍离的事,是与那些上门的安装工人邂逅遇见的事,是为自己和家人未来的生活场景重新布景和规划的事。从一开始我就留心、留意生活中曾经和新的美好遇见,用自己的笔和流淌的文字记录了那份感情,那份温情,那份亲情,那份友情,那份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把一个家的装修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希望我们每个人的每天,每次的遇到都能成为人生诗意生活的一部分。

2013年年底,我们一家从济大路租的房子搬到了现在的家。房子也是到2010年到省城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大事。当时到济南后,单位先是在解放路青龙桥附近,我就暂住在了下河涯一栋老式四层楼的四楼,最初是单位我们三个人住在一起,一人一间。那年的11月,单位在舜耕路八里洼路新建了办公场所,到那边办公后,我就近在济大路租了一户两居室的房子住了下来。主要是为了上班近,从住处出来,沿着济大路,有时从舜玉北区的早市和菜市场穿过去,半个小时左右时间就到单位了,怎么说还是方便。

那时瀚裕小区还在开发建设中,周围还是没有拆迁的城中村大小汉峪和港沟村,还是很典型的城乡接合部。交了钱之后就等着盼着房子竣工,尽快搬到属于自己的家。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公交也少,现在的公交线路都没有开通,出于好奇,我在好几个周末还和单位的同事坐了泉城到南部山区的公交到那里去看过几回,看到的都是来回拉石料和混凝土的车,到处暴土扬长。有时我们也会到小区周围被施工挡板挡在外面的山中去转转,那时的山上和如今一样,漫山遍野的松树,有的地方密不透风,爬迷了路,我们就踩着别人走出的羊肠小道在山里转来转去。最后又从车辆轰鸣的地方转到外面的旅游路上,扑打扑打身上的落叶和松针,然后坐车回到市里。

我的日记上记着,2013年的1月21日,我们选了房子,当时选房的时候我和妻子还定了好几套选房方案,在我们能选的范围内考虑了各种可能,最后选的5楼正好在中间楼层,也是很有讲究的一个楼层。从卧室和客厅的阳台望出去正好是前面的一脉青山和迎面而来的松涛和云海,后面不远就是小区大门和外面的椒山路。向前看是上坡,所以我们都很中意所选的楼层。选好楼后,那年大部分的时间就交给了装修。零打碎敲干了有10个多月,到年底终于搬进了新家,随着公交145也开通了,后来坐公交绿色出行也就成了我上下班的最优选择。

当时对房子的念想就是有属于自己的家,还没有改善性住房的想法。所以对装修、家具和日用品都没有太多的精心考虑和精细选择。心里想的是先有自己的住处,先解决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事情再说。所以也没有刻意选择装修公司,只是通过网上信息找了一个小的个体公司,是两个年轻人自己干装修,因为价格相对比较合理,所以见面就谈妥了。至于装修方案也没有做太多的比较和选择。两个年轻人干活也比较踏实,中间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是看到他们穿着工装,或者在刷墙,或者在吊顶,忙得不亦乐乎。我一直信奉的是做什么都不容易,再说年轻人创业也难,所以对于装修中或多或少的瑕疵我们提出来,装修的两个人改进了,事情就算圆满了,简装完之后,我们一次就把两个年轻人负责装修的钱全部付清了。

家具我们也都是遵循了简约简洁能用的原则。从我们原来沾化的家里把我们用了多少年的两张床拉到了济南的新家,一张放在主卧,一张放在了北屋。女儿的房间按照她自己喜欢的风格给她买了一张,大小正好合适。在沾化家里的不锈钢橱柜也都搬到了新家,装在了厨房里,也是严丝合缝。那时客厅的装修正流行博物架,我们在进门的南侧也打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博物架,把朋友送的一些牛、象等的摆件摆在了一个一个的格子里。当时看着虽然好看,等到想改善性提升的时候,看着就很凌乱了。

我平时嗜书如命,在沾化那些年,每年都会花钱买不少的书,书架上和各个房间放的到处都是。所以新房装修的时候,我特意在北边的卧室了装了一面墙的书橱,也是一个方格一个方格,开放式的,每个格子四四方方。后来我才知道,书重,如果格子太大,书放太多,时间长了格子就变形了。不大的格子放十几本书,什么时候格子也是保持原样。所以到现在那些格子都和当初刚做好一样。搬家的时候,我把沾化家里的书装了好几箱子,回来后分门别类,放在了那些书架的格子里。规整起见,后来我又把那些书按照开本的大小从高到低错落有致地摆放,书格看起来一点也不凌乱。居无定所的时候,那些书一直是我放心不下的心事,安顿下来了,把那些书摆进格子,晚上坐在床边,想看那一本从格子里抽出来,或浏览,或慢品。有诗有文,有小说有故事,有时代有历史,有哲理有思考,生活的柴米油盐增添了那么多的精神食粮,再忙再累也能找到工作之外的美好和快乐,实在是人生意见很有意义的事情。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漫长的时光,悠长的日子去了又来,虽然生活没有受多少柴米油盐之累,但那些年由于工作一直紧张忙碌,女儿上高中,读大学,妻子也是加班加点,所以生活的精力还是更多聚焦在看似繁杂细碎的琐事和小事上。加之我那些年自持能力差,有时在外面应酬多,酒场上不够自持,又不胜酒力,家里难免会有一些拌嘴和争吵,有时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年龄大了,想想是自己年少轻狂不谙世事,那样的场合虽然不少,但收获并不多,有些还成了自己为人诟病之处,想想实在不应该。所以,在那些时光中,还不好说每天都能品味到生活和工作之外的天光云影和春暖花开,更多的是柴米油盐,人情来往。所谓的改善和提升,所谓的品质生活还是一个或远或近,一直诱引着自己的美丽的梦。

当柴米油盐的生活是每天家中必选项的时候,也就没有太多心思去看家里哪个摆设合理不合理,哪个物件称心不称心,哪个角落的东西凌乱不凌乱。生活中对审美的要求还没有如今这般苛刻。周末不加班的时间,我会到后面小汉峪的集市上,买些新鲜的瓜果,有时买一把新鲜的韭菜。回到家先把水果洗净了,和家人分享一番。然后把韭菜择净了,切碎了,炒几个鸡蛋,放一把虾皮,和一团筋道的面,围坐在沙发周围,一会的功夫包出一盖垫饺子,两个开锅,热气腾腾的三鲜饺子就端上来了。日子长了,我包水饺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每个周末包饺子成了家里的美食首先。后来,家里又购置了电饼铛,除了包饺子,我还学会了用电饼铛烙韭菜合子,烙馅饼,烙菜饼,每次烙的韭菜合子和馅饼都火候适宜,松软酥香,味道鲜美,现在做出来,一家人都是爱不释口。

近几年,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越来也不能满足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是借用的一句很时髦的说法,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品质要求高了。家里的物什经过多年的积累,放的到处都是。妻子又不舍得断舍离,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今天放到这里,明天看着不顺眼不舒服,再找个犄角旮旯塞进去,还是治标不治本。这才想起当初的简装只是应时应急之举,没有好好地把该利用的空间利用好。比如博物架该打成封闭式的柜子,两个卧室该打些吊柜,女儿房间也该打个书架和书桌,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分类放到不同的空间,有机会再断舍离处理一下,家里肯定就是旧貌新颜,焕然一新了。

干净整洁是一个家庭生活中最好的风水。柴米油盐之外,人到中年的我和妻子,明白该给我们生活了十年多的家一个新的设计和规划了。现在不流行博物架了,流行全屋定制,那就找一家时尚的家居公司,给家一个时尚的设计和崭新容颜。柴米油盐是生活必需,每天不可或缺,品质生活同样重要,也需要精彩纷呈。

进门的那个博物架从当初搬家就跟着我们,相伴着度过了十多年的春夏秋冬,已经是这个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物件。2013年前后装修的那会,正流行进门博物架的摆设。什么马、象、牛都可以占一个格,很精神地摆在那里。这些摆件大都是搬家的时候朋友赠送的,礼轻情意重,而且有着很吉祥、喜庆的寓意。摆在博物架上正好把空荡荡的空间填充了起来。后来熟视无睹了,感觉那些摆件成了家里凌乱的一个源头,有时那些角落擦拭不到,会有些灰尘,所以最初的新鲜感就没有了。加之摆件不大,占了很大的收纳空间,随着家里添置的东西越来越多,收纳空间越来越逼仄,感觉那个博物架和上面那些摆件就逐渐成为一种累赘了。

去年家装重新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根据新的流行风格提议把博物架那个空间改造为上下一体的密闭空间。那些摆件可以根据空间布局摆放到其他房间适宜的位置。对设计师的这个方案,一家人也进行了反复讨论。也到设计室进行了现场实景体验,还从电脑端对那种设计翻来覆去地对比和比较。虽然对博物架有诸多不舍,最后还是选择按照设计师的意见,把博物架那个地方改造成从上到下的密闭收纳空间。原来的博物架确实好多空间都浪费了,上面没有到顶,中间留的空格过大,摆件摆放也不多,一进门的地方虽然留了个开放的四方空间,能随手挂几件衣服,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太过杂乱。下面虽然是密闭的鞋柜,但是鞋子早就摞了好几层,都摆不开了。按照新的设计,空间布局优化后,又大又开阔,不仅可以摆放物品,可以挂衣服,下面鞋柜的空间也多了很多空格,原来的逼仄和狭小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改变,有时真的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等待新的家装橱柜的日子里,一家人合计着如何处置家里占空间的老物件,首先想到的就是博物架。其实,我内心还是对那个博物架充满了很深的感情。不管怎么说,幸福的生活是亲人和家里的那些物件相伴一起过来的,它们也是这个家庭经历的每一件大事小事的见证者,平淡也罢,新奇也罢,快乐也罢,忧愁也罢,这么多年,它们也是默默无闻,风雨并肩地过来了。上面的一个摆件,哪怕一粒微尘,都带着这个家的温暖、温度和温情,怎么处置还真得很是纠结。后来还是想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把这个博物架拆装后运回老家,给妻姐。老家的空间大,有的是地方,再说博物架也没有什么损坏,一直很好地用着,就是拆卸组装和来回运输的功夫,现在社会分工都精细化了,在专业人员那里,也不算什么技术难度大的事。博物架有了它理想的归宿。

跟家里姐一说,姐高兴得不得了。她家屋里有一个与我们家博物架颜色一样的橱子,旁边正有一个放博物架的空间。说完后,姐很快就给博物架腾出了地方。我们也是说干就干,我把博物架上的摆件整整齐齐地放在了几个箱子里。把平时没有擦的博物架擦拭了好几遍,就如同新的一样。还从不同角度拍了很多张博物架的照片。平时朝夕相处,没有什么留恋和不舍。真到拆了搬走,心里还是如五味杂陈。好在以后有时间回到老家还能看到博物架。回到故乡后它又以一种新的形态传承了下来,对我们也是一种安慰吧。拆卸运输的时候我们联系了一个熟练工,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专章写到,这里不赘述。那天上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博物架拆卸装箱了。而且是一条龙服务,当天就拉回到老家,听姐说那天中午一点多钟就装好了。

与博物架一同运回老家的还有书房里的那张床。说起那张床,可有些历史了。那张床是当年我在沾化工作的时候就添置的。那个时候女儿小,母亲跟着我和妻子在沾化帮着照看女儿,我们就买了那张床,放在侧卧房间里。母亲身子骨不是太好,喜欢睡硬板床,我们就选了一个床垫子硬的,母亲说睡着很舒服。那个时候还流行席梦思软垫床,年轻刚结婚不久的都愿意睡席梦思床,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床睡着会感觉有些软绵绵的,舒服程度不如硬板硬垫床。后来,从济大路搬到现在住处后,我们从沾化把这张床我们主卧的床都拉了过来。我把这张床放在里北边的书房里,从此在这张床边与书香相伴,度过了诸多书香伴读的难忘时光。

有一段时间,我外出很喜欢买书,不管是到泉城路新华书店,还是到英雄山旧书市场,只要发现自己爱看想看的书,我都会第一时间买下来。回到家坐在那张床边如饥似渴地去读。《文化苦旅》,《撒哈拉的故事》《苏东坡传》《阅读未来》《宇宙简史》都是我在这个时间买来读过的名著。后来有了网购,看到有介绍的新书和自己中意的书籍,我会到京东商城,一本书下单几天时间就到了。我都会第一时间坐在书房那张床边,边读边思考,很多文思泉涌的文字是那些书,那张床,那个书房给了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奇思妙想。年龄大了,有时看书多了累,看一阵书,我就斜倚在床头思考片刻,再望望窗外的蓝天白云和璀璨星光,每次都会有心旷神怡之感。有时我会在床头打开平板,看一两集《乡村爱情》电视剧,既是一种休息和放松,也是给自己看书和思考找一些烟火生活的共鸣。

这次家装,在这张床的取舍上我和妻子也是很纠结。因为那种深夜坐在床边静静伴读,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情景毕竟塑型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多彩生活和真实人生。如果床不在了,那一山的书墙还在,可以放一张书桌,但适应那种坐在床边,握在床头看书,追剧的状态已经很久了,一时改变还是心里有些疙疙瘩瘩。人生是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不断精进过程,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那张床移走,东边靠墙的一面也是打了从上到下的立柜,边角的地方与书橱无缝衔接,就改造成一个真正的中规中矩的书房。

后来,拆装博物架的时候,我们就顺便让工人把那张床和拆卸了,一起运回了老家,放在了妻妹家的一间空房里。那张床的板材很好,很硬实,虽然这么多年,重新装好以后擦拭出来,还是和新的一样。虽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坐在那张床边,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或坐或卧,慢慢品读;虽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追着《乡村爱情》,卧在床头,随着剧中的主人公或喜或悲,虽然再也不能坐在那张床边,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游目骋怀。但是回到老家,总还能看到自己心爱的这个物件,坐在床边,望着院子里青葱的果蔬和丰收的硕果,茄子、丝瓜、黄瓜、葫芦。生活原汁原味的色彩和味道又以一种崭新的故乡情节和叙事重新展开,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和复原,灵思又如泉涌喷薄了。

中秋节回老家,与岳父岳母共度中秋团圆的时刻,我又专门去看了一下那张床和那个博物架。它们在新的时空里安然地摆放着,旧貌新颜,床上铺了新的床单,被褥整齐地叠着放在床尾。妻姐还细心地为那个博物架挂上了帘子,里面也是齐整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看到它们,就如同看到了两个曾经风雨并肩的亲人和好友,轻轻掀起盖头,又像回到了济南的家里,那些曾经的场景转眼之间栩栩如生,生动鲜活了。

生活中的那些美好,除了每天可见的春暖花开,还有经意亦或不经意的那些邂逅或遇见。

这次家装之前,家里厨房的除垢和清洁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油烟机的烟管往下脱落了,回烟阀那个地方开始透风散气。因为需要专业维修,我就在回烟阀那里缠了几圈胶带,虽然暂时管点用,但也不是长久之计。油烟机吸力也不够了,每次打开都呼噜呼噜,老气横秋一样。灶台上边一些擦拭不到的角角落落也落满了油渍。厨房的纱窗上也贴着一层尘垢,看不清外面的云天和绿树。去年到红星美凯龙找家装设计的时候,我和妻子已经看好了一款新式的油烟机,也预付了定金。考虑到要与家装整体设计搭配,最好是厨柜安装的同时一体安装,这一等就是接近一年。

原本想周末自己把厨房打扫出来就行了,看着那些油渍,我也犯了愁,一家人合计了一下,还是找个专业的清洗工上门清洗一下吧!这事说干就干,现在从网上找专业的上门服务也快,联系好,谈好了价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清洗工就到了。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年龄和老家姐相仿,说话非常热情。上门的时候带了一个桶,桶里装着她清洁用的工具和专用除垢清洁剂。她穿着工装,进门后戴上长长的皮手套,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开始忙碌起来。我还想给她打个下手,但她做专业清洁有自己规范的流程。油多的地方需要喷涂一些除油剂,干着别的活的同时,要先晾一下,除油效果好。然后用她特制的刷子从一个角落开始向前赶着,一边清洁,一边用抹布蘸着清水擦拭干净。

她干活的间隙,我联系回收旧物的上门把油烟机拆卸下来收走了,这样厨房清洁起来就没有旮旯和死角。擦拭那面纱窗的时候,她在里外都喷了清洁剂,把手伸到外面,用力均匀地一遍就擦拭一新了。从纱窗和玻璃往外一看,蓝天白云近在眼前,既逼真又清晰。除了中间喝了点水,和我们说了一会家常,她一停不停地干了两个多小时,她手上还有订单,完事后还要赶到下一家。时间也到中午了,我到下面的煎饼果子店给她买了一份煎饼果子和一袋八宝粥,她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拿着给她买的午餐,连声说着感谢,匆匆忙忙下了楼,从厨房的纱窗看着她越走越远,直到拐过路角,消失在远处的视线中。

厨房清洁之后的当天下午,索菲亚专门的送货员就联系来送定制的吊柜。之所以选择索菲亚,不仅是因为板材的环保、设计、性价比高,更多的还是因为业务员的那份业务精专和服务的热情周到。前期的推介和设计不必多言,仅从送货和安装就能感觉到索菲亚人有着很强的团队和协作精神。那天过来送货的是两个中年男子,都穿着索菲亚特制的T恤工装,我记着还写着“索菲亚”等字,淡淡的紫红看上去很显眼。两个人开着一辆箱式小货车,车厢里装满了厨柜板材,除了给我家送,还有附近三四个人家定制的厨柜。他们干活就如同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一样,从车上搬下来,先一层一层摞在外面的台阶上,所有的板材都用纸壳包裹着,用不同编号标记着。

我本来想给他们搭把手帮个忙,其中一个师傅连忙对我说:“你给我们开门就行,上面都有编号,我们熟悉,知道怎么放,安装的时候根据编号取材才行。”我这才明白,他们也都是按照编号有序摆放,不能乱,安装的时候按号取材,节省了时间成本。我就开了电梯门,他们一趟一趟往上搬着,中间还不忘给我讲述他们与索菲亚的故事:他们是索菲亚的专职送货员,是一个十几人的团队,两个人一个组,一辆货车。“你别看这么一个小货车,我们一年送上亿的厨柜板材呢!”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索菲亚在这个城市每年有那么多的订单,最后的成果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些送货员送达目的地,他们是联系索菲亚和客户的“最后一公里”,是讲述索菲亚故事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一周以后,索菲亚的三位安装师傅上门把柜子安装了起来。三位安装工都很年轻,也穿着索菲亚统一的工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满满当当的工具箱,打开来琳琅满目,有工尺、不同型号的刨子、电锯,在工具箱里分门别类,摆放得整齐有序。吊柜的安装是一个很精细的活,和设计是一体的,设计如果没有问题,吊柜安装按图索骥就是了,但做到严丝合缝,就需要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了。三位安装工干活都很仔细,各自都有明晰的分工,先各自取材到自己的工位上安装属于自己那个空间的柜体。有时踩着梯子,手里拿着几块板材,耳朵边别着笔和公尺,就喊旁边房间的工友过来扶一下,搭把手,打开公尺比量着,再用随身带的荧光笔打正,用笔标个点,打条细线,把板材扣紧,用铆钉枪对准,“滋滋”两声钉紧,刚才还是散着的板材转眼之间就成横平竖直的柜体了。

一天的时间,三位员工就把好几个房间的柜体都安装得板板正正了。那些乳白色的吊柜和立柜在每个房间墙壁的上部和墙面整齐排列着,颜色素雅清淡,每处闲置的空间安装完柜子后也没有多么逼仄和拥挤。墙脚处的缝隙都用零星的板材封得严严实实,活干得一看就很精细。那天天气炎热,我把家里几个房间的空调都开了,几个安装工人还是忙得满头大汗,浑身也都湿透了。除了偶尔住下喝口水,他们一直在几个房间忙碌着。每个板材锯长条、上铆钉,他们要么动作很快,要么声音尽量轻,把噪声降到了最低。事前我也在楼上楼下跟几户邻居打了个招呼,邻里之间,提前通个气,大家也都理解了。几位工人也是尽可能少给我们添麻烦,每个房间安装完,马上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的时候自己带着水,带着饭。我看着他们辛苦忙碌的样子,心里有诸多不舍,也到楼下给他们买了几个煎饼果子,中午几个人围坐在客厅,一会就吃完了,然后躺在板材上小睡了一会。晚上十点多钟,他们安装完了最后一个吊柜,迅速收拾完行李,迎着满天星光回家去了。其中一位家远的在天桥那边,到家要一个小时。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厨房冰箱上面的吊柜由于设计原因,不合适,安装不上。安装工跟公司请示了一下,公司当即答复再给做一个。我当时想用锯子修正一下就可以了,安装人员告诉我,他们都是按照各自的分工干活,安装就是安装,小的地方用锯修正一下可以,像这样没法安装的是设计环节的问题,要返回到设计。这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是索菲亚规范和专业的一个微缩影。一个星期后,新做的那个吊柜板材就到了,其中一位安装工上门一会就安装好了。妻子跟他说了一下,他又把之前没法安装的那个吊柜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周正的立柜,放在了卧室,不仅没有浪费一点板材,而且是锦上添花,摆在进门那个地方不突兀,看着舒服,用着方便。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收获。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多时候更体现在这种看似无所谓的细微和用心上。

临走的时候,我还留下了一安装人员的微信。本来想当时就把这些生活中的遇见记录下来,传播一些能量,中间事务繁杂,一直到今天才了了这么一桩心事。虽然过了一些时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流淌在笔端的文字反倒感觉更加温情,那位清洁工、那两位搬运工、那几位安装工的脸庞更加亲和了。所有的遇见皆是有缘,但愿这样的遇见不仅仅是邂逅记忆,都成为早晨初升的一缕晨曦,照亮彼此,温暖前行。

生活中,除了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妻子经常拿这句话跟我开玩笑,说我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提到诗与远方这几个字,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中也不断说起。有时我们一起到龙鼎滨水公园,五彩的流云悬浮在树梢,青翠的山峦倒影在湖面,长长的湖畔一排的柳树像哨兵一样守望着这片碧水云天。柳条长得能够轻拂到水面,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掠过湖面,那些山的影子拉得很长,湖面送过轻风,轻飏的柳条轻盈地摇曳着,抚慰着凤凰湖的柔波和斜阳中的山影,随着夜幕降临,像轻吻着睡美人的脸,宁静安详。那样的时刻,我会目视着夕阳、群山、云霞和柳树,心底轻轻涌流着关于诗和远方的唯美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黄昏的远方是济南南部的群山,随口说上名字的就有凤凰山、脱缰岭、牧牛山、佛慧山。爱情呢,就在身边,我随口吟诵诗与远方的同时,也是向身边的妻子吐露着真诚。

妻子深知我对诗与远方的钟情。所以在今年重新家装的时候就反复和我商量,采纳了我不少的意见。我当时最想把北面的那间卧室兼书房改造成一个纯粹的书房。之前那间屋里放着一张床,一直顶到东墙,南面是立着的开放式书柜,里面整齐地摆放了这么多年我买的书。那是我最喜欢的精神套餐。回到家累了,我就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汪曾祺老人的《人间草木》,在温情的文字中给心灵寻找一个归栖。但是那张床占了很大地方,屋里又没有吊柜,空间利用不充分。平时脱下衣服往床上一放,时间长了,床上堆满了衣物,屋里也显得凌乱,想营造和寻觅那种书香氛围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时我就坐在床边看书,更多时候是取了书到外面的沙发和阳台的高脚凳上看,那样更有感觉,书房其实是徒有虚名,所以很早就想着怎样真正拥有一间自己喜欢的书房。

这次家装我们就在这间卧室兼书房用了不少的工夫。在前面的文章《家装记事—难舍那些老物件》中我写到过,虽然对那张当年跟着我们从沾化过来的床充满了感情,最后还是选择了断舍离,把它连同外面的博物架一起送回了老家,博物架给了大姐,床给了小妹,给这些难舍的物件在故乡又找到了新的归宿。书房里空出来的空间多了,亮堂了,我们就在东面的墙上做了一面墙的立柜,柜里的布局高低错落地进行了优化设计,有的挂衣服,有的放零用品。原来床上摆放的所有衣物和房间里的杂物全部整齐地放到了柜子里,房间面貌焕然一新。靠近东南角书柜那地方,设计师做了一个弧形的设计,正好与书柜完美地衔接起来,闲置的空间得到了最大化利用。在那些弧形的上下隔板上,我放置了原来进门博物架上的那些小摆件,成了书房一种精巧别致的点缀。进门的西墙,我放了一张简易的书桌,有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时间简史》,坐在书桌前看得痴迷就难记昏晓了。这么多年,我拥有了自己真正的书房。

书柜安装完之后,我对书柜的书重新进行了分类和摆放。那些书是我工作以后陆续从县城和省城的书店买来的。网上商城兴起之后,我又从京东和当当网买了不少,一本一本摆在书柜里,满满当当,都快放不下了。我淘书就和妻子女儿从网上购物一样,养成习惯了。想起一本书就愿意到京东搜一下,找一个最好的版本,想也不想就下单了。妻子对我购书也有过不同意见,说我的书橱都满了,装不了。再说买那么多书也看不完。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很多时候需要到那些书中发现和汲取灵感。看不完找时间慢慢看就是了。一天可以少吃一顿饭,但是不能一天不读书。所以,妻子虽然嗔怪,对我买书还是从心底支持,我对购书也是乐此不疲。

最近阅读高维生老师的《来,听我的灵魂说》,在他的书单中提到了《人与事》《悲哀的咏叹调》等,我都第一时间从京东淘来,不断丰富着我的书橱,拓展着我心灵的诗和远方。其间我还淘到了梅尔维尔的《白鲸》,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正版人民文学社出版的无删减本,每一章节都配插图,厚厚的八百多页,字号大小适宜,阅读体验很好。夜晚在书房的灯光下,沉浸在那些流动的文字中,心中的火焰燃烧着,随着主人公以实玛利的足迹就浪迹天涯了。

在书房里,拥有着那一扇书墙,那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精神富有。生活无论多么跌宕,多么曲折,多么无解,当那些写满思想的文字从书中缓缓出来,向你缓步靠近的时候,开阔的心胸瞬间就能找到无数的通幽曲径和柳暗花明。这也许是就是生活中诗和远方的文字版吧!我最近还在尝试着给书房起个名字,高维生老师的书房名曰抱书斋,我的书房不行就叫瀚玉苑,取我住的小区瀚裕华园的谐音,那些书和美好的文字就如浩瀚的星辰和珠玉,书房虽小,但亦如灵魂之苑,思想之源,想想也蛮恰当的。

虽然有了正宗书房,但我也没有冷落客厅阳台那个属于我创作的空间。那是女儿为我精心设计的,靠窗的瓷砖墙上装了简易的书台,配了一个高脚凳,后面是几盆绿植。如同我爱书一样,妻子也是爱绿爱花如命,有时间就侍弄那些绿植和花草,阳台上一年四季春意常在,绿意葱茏。我家住在五楼,小区前后的楼距又宽,视线好,坐在那个高脚凳上,放眼外面,一年四季蓝天白云如影,青山叠翠随形。春有花红,夏有青绿,秋有黄叶,冬有白雪。室内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窗外春风浩荡,山高天远。“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有时一篇文章的题目写在电脑的桌面上,胸中澎湃的激情如涛卷浪涌,进入那种气定神闲的忘我境界,一会就文思泉涌,下笔从容了。

时令已经是深秋。秋红也罢,叶黄也罢,在节气的递进中,天地间的万物在生命的循环周期里向这个季节做着深情地演说和告别。秋天,也该有个自己的总结。冬天,也该为自己提早做些储备了。那天下午,我从心爱的书房缓步到阳台,坐在高脚凳上,望着从远处的山岚越过的秋云卷过窗外的天空,思考着关于生活中柴米油盐和诗与远方的话题。妻子知道我那时正钟情着什么,给我倒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书台上,没有打扰我,转身回客厅去了。望着那些五彩斑斓的风景,我想到了好几个题目:《秋天的总结》《储备冬天》《做一片精致的树叶》,正看到金黄的秋天里,窗外一片一片银杏叶轻轻飘落着,落到秋末冬初的怀抱里。

那一刻,我眼前是秋日醉人的金黄,是秋日金黄中的幽雅落叶和即将落下的美丽夕阳,我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远方。至于诗,我又想起了这样几句:“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走向远方,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作家协会会员,烟台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