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和《读者文摘》,要在时代的背景下评价《读者文摘》

发布者:那雨化作相思泪 2023-3-4 21:26

老储以为最近拍他的人都是董宇辉的粉丝,但其中还有不少是《读者文摘》的粉丝,他一句董宇辉也就90年代《读者文摘》的水位,顺手撩到了两拨人。老储在反击时,重点驳斥的是对网红直播的偶像崇拜,有意无意间放过了《读者文摘》的怀念者。

《读者文摘》创刊于兰州,早期主要是对国外文学的翻译,比如像《最后一片树叶》等。取材文学性很强,向内挖掘人性的根本。当时它的受众包括了很多像我老爸这样的工厂车间主任,绝不都是文艺青年。

深圳开放的消息刚传到内地,爸爸的老同学会在周末来家里聊天。还记得他们神采奕奕地聊着,说深圳那里两人骑自行车相撞了,彼此看看对方没事,绝不浪费时间在吵架上,跨上车就要急着去挣钱。

老爸和老同学总结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也要行动起来!”这种颇具理想情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是当时大部分成熟中年人的真实状况,与我们这代人理解的心灵鸡汤,文艺青年的小资文化是不同的。《读者文摘》非常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它的定位。

1993年,因为被美国一家杂志社起诉与其杂志同名,才有了后面更名一事,可见《读者文摘》在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绝非小报小刊。

更名后的《读者》也许是更多考虑了文艺青年的受众,文学性还在,渐渐地思想性有点不能跟不上日益变化的时代。曾经的文艺青年也慢慢成长为标榜自己百毒不侵,只在非常偶尔的场合才会哼和两句的中年人。一份杂志有其生命周期实属正常,还是那句,评价它,应该考虑当时的年代和思潮。仅从年龄盲目判断,老储应该是比我晚一些留意到这份杂志,可能错过了这份杂志在思想上引领时代的最璀璨年华。[呲牙]

董宇辉我就不太了解了,对我来说还没有新东方熟悉呢,好歹还补过课。但既然我对《读者文摘》的评价不低,那大家也就放过老储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