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当红主播董宇辉当然不会例外。
某某大学有位教授,发文说,董宇辉实际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读者文摘的水平,文艺青年的标准实际上大踏步后退了。当然,教授后面也说了,现在类似董宇辉这样的年轻人,能达到读者文摘的水平,也很不错了。
在一些文化大咖眼里,像《读者文摘》《知音》这样的读物显然是不入流的。在他们看来,里面都是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看似小资小调文笔优美,实则毫无营养,甚至浅薄至极。
教授的潜台词,是喜欢董的人,都不怎么读书,读也是《读者文摘》那种不够深刻有品的书,所以听到董宇辉这种心灵鸡汤类的言语,刚好满足了他们的审美层次和需求,于是惊为天人,追之誉之。
想跟教授探讨一个问题,在您高尚的眼光看来,大众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和文艺青年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是不是只有品四书五经、看四大名著,或者非得读《飘》《活着》《悲惨世界》,或者开口闭口谈莫言、托尔斯泰才叫阳春白雪?
而喜欢《读者文摘》喜欢听董宇辉讲小作文,就是下里巴人,用您的原话,让人唏嘘,成为时代的悲哀?
这里涉及一个本质性问题,文学作品及鉴赏的意义和价值是怎么?
是教导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如同我们读《红楼梦》,是不是一定要从中看到吃仁的封建礼较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崔残,看到过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丑恶。
如果看书阅读和当文艺青年只有这一个目的,那简直不要太累,宁可不看不做,甘当下里巴人。
事实我看什么书,全凭兴趣和心情,既看所谓的名著比如《白鹿原》《人世间》这种(四大名著确实没看过),也看不入流的《读者文摘》,后者短小隽永,受不受教育其次,看着不累。
既然名著都只有四大,更多的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文学作品。正如,有人参、灵芝和虫草,就有豆芽、蘑菇和韭菜,都是吃的,您非说,哪个营养一定高于哪个,真不好说。
郭德纲还说了,人参、灵芝和虫草,那才是地道的草根啊。
现在社会有个怪相,让人生厌。某些领域具有一定身分掌握话语的仁物,喜欢拿住流和跟正苗红来说事。但感觉他们又恰恰没搞懂真正的住流是什么?小众小圈子的相互捧赞和自娱自乐,在我看来,那不叫住流。真想知道住流是什么,建议去读某某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说回董宇辉。谈不上崇拜,确实有欣赏。
别看他在直播间说的一些粗浅直白,看似一听就懂,谁都能说。如果不是提前背稿,或对面有提词器,真是即兴发挥想哪说哪,一般人哪怕是大学教授,不一定能做到。
首先,这需要大量丰富的知识架构和储备,可以不精通一领域,但涉猎必须要广,提到王阳明你得知道“心学”,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说到曾国番你得知道“三不”和“五到”,以及他们基本的生平事迹。
其次,还需要一定程度的阅历积累。空有理论和知识不算难,理论结合实际才是本事。同样是一堂课,有的枯燥乏味一听就烦,有的深入浅出百听不厌。因为后者更有实践,有现实体会,不是给你空讲道理。哪怕讲的东西再高深再有品,抱歉,换个人来讲,或许还听得进去。
最后,也是最欣赏董宇辉的一点,有共情能力。这点现实中非常缺乏,所以更显难能可贵。像某些自命不烦习惯性挤兑别人的人,差的正是这个。
共情能力不是想有就有,有时甚至是天生。越是草根,越容易有。因为他们更知道草根的不易,更知道一路泥泞走到繁花锦簇的艰难。董宇辉也一定知道还有很多比董宇辉更优秀的人的存在,只是没有他那么幸运。
董有一段极其治愈心灵的语录:哪有什么避风港,风来了我就慢慢走,雨来了我就靠边走,打雷了我就捂着耳朵走,我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人生不会一直如你所愿,跌宕起伏才是人生。人到了一定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了,你只能好好兼顾自己,然后慢慢地庇护身边的人,忧思过多毫无益处。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只要坚定地走在路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典型的读者文摘似的鸡汤语录啊。但就是这样,估计我们有的教授,一辈子都说不出来。
有个教授是例外,罗翔。他说,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书中获得一种能在逆境中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这正是董宇辉和《读者文摘》能带给我们的,也是某些大学教授,所不能带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