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甘肃《读者文摘》打版权官司的美国《读者文摘》居然两次破产

发布者:半碗时间 2023-4-5 07:48

【千千千里马原创-读者】

如果人们还知道我们甘肃的大名,那么一个是敦煌,一个是《读者》一定是最负盛名的。敦煌为全国人民关注,也就是近100年,特别是近50年的事情,而甘肃的《读者》杂志,能够从一个内地城市兰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好像比兰州牛肉面还走得快。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如雨后春笋的媒体也非常兴旺发达,甘肃在文化资源上是比较匮乏的。

例如要办期刊,起码要有可靠的作者支持,一个刊物上,如果没有全国知名作者,这个期刊就很难有起色。

但是,甘肃《读者》走了一个别人没有想到的办法,就是以《文摘》的形式,让读者自己选择来自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文章,这样以来《读者》一下就没有“约稿”的困难了,而且聚集了全国的精华。

因为按照甘肃所处的文化地理位置,根本很难约到著名作者的原创稿件的。

我们知道,一个编辑部就是一个聚集文化精英的平台,那些著名的大型报刊杂志的编辑,很容易约到著名作家的文稿,但是,像甘肃兰州这个样的西部城市,是很难引起作家注意的,即使注意,也因为约稿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所以,《读者》编辑部,就没有像其他报刊杂志那样,仅凭一个杂志平台,就能取的成功的路。

而是选择了读者决定一切都路。这一招在当时非常管用,所以,第一期就发行了300万分。成为全国引人注目的一份期刊。

由于这个是一个读者选稿的杂志,所以《读者》一开始也叫《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那年的第一个月就发行30万份。

可是就在甘肃《读者》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还没有来得及祝贺这份成功的时候,甘肃《读者文摘》就收到了来自美国《读者文摘》关于版权侵权指责的函,要求中国《读者文摘》取消刊名。

对于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版权问题真没有这样的意识,而且,当时的甘肃《读者文摘》也真不是刻意“侵权”美国的《读者文摘》这个名称权。

但是,改革开放是一场融入世界的改革过程,我们对世界的规则,真的不是很熟悉真的需要面对。

从此,《读者文摘》从1990年与美国《读者文摘》,就打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版权官司。

美国《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

1922年由一对夫妇创刊,一开始,它是撷取其它报章和杂志上的文章,加以浓缩后转载,它曾经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杂志。目前风光不再,已经成为纽约私人控股的一家公司。

甘肃《读者文摘》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的来函云;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

而中国并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协定组织,所以,中国应该不受国际版权协定的约束。

但是,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必须要走向世界,所以,对于国际版权问题必须要面对。

同时,我们也必须据理力争自己的权利。

于是,这场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

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

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为了化解这次中国与美国《读者文摘》两个企业之间发生的版权纠纷,和文化差异,最后,甘肃《读者文摘》以尊重国际版权规则,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决定放弃使用《读者文摘》这个已经使用了12年的刊名。

当时我们叫刊名,现在,就不是“刊名”问题而是品牌问题了。

在中国现代新闻实业1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真的还没有成熟的国际化版权意识,这是国际上对中国封锁的产物,也是中国崛起路上要付出的代价,面对总比回避要更有意义。

1993年,《读者文摘》刊出启示,向读者征求因为版权争分而改名的意见。

听到这个消息,有30万读者,提出了不少新的刊名。例如,收到的十万多封应征信,读者提到的新刊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

最后还是使用了与原来刊名关联度较大的“读者”一名,从此,甘肃《读者文摘》正式成为《读者》。

1993年第七期,甘肃《读者文摘》正式改名《读者》。中美两个《读者文摘》的“版权”纠纷,也至此为止。

改名后,《读者》良好的办刊质量,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并没有因为刊物改名而减少发行量。而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1995年,月销量400万分,比初创月发行量增长了10万份。

2005年最高一个月的发行量逾10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行量的历史记录。被称为中国期刊的第一品牌。

《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文版)同时出版更是拓展了《读者》的读者群。

2011年,《读者》还进入台湾,是大陆进入台湾的第一个大陆杂志。

可是美国的《读者文摘》的命运就没有中国《读者》那样幸运。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出版商《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4日向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

2009年1月,美国《读者文摘》裁掉现有3500名员工中的8%。09年6月,读者文摘宣布保证美国发行量,从800万本缩减到550万本;同时把每年的发行期数,从12期减少到10期,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这家杂志走上破产之路。

网络兴起之后,出版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美国《读者文摘》的发行量与广告持续萎缩。

2008年,美方本博曾拨通《读者》编辑部的电话,询问《读者》有没有收购《读者文摘》的意愿,工作人员称,目前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是否收购由集团管理层决定,如果有这方面的消息,立即会和本博取得联系。

遗憾的是,中国甘肃《读者》没有意愿收购美国《读者文摘》。

如果《读者》伸出杆榄枝来收购《读者文摘》,收购成功的话,《读者文摘》或许就不会有第二次申请破产,或者中国甘肃《读者》真正会成为新的全球《读者文摘》的主人。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7日,曾是美国最畅销杂志的《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母公司RDA Holding又一次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削减其4.65亿美元的债务。

这是美国《读者文摘》在三年半的时间内,第二次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至此,美国《读者文摘》消失在读者视野中了。

美国具有81年历史的《读者文摘》走向衰落,有新媒体兴趣的历史的原因。但是,也有自身的原因,其中没有走好从纸质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是根本原因。

同时,肤浅的心灵鸡汤在新时代已经越来越不灵了,也是失去阅读市场的主要原因。

而《读者》杂志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甘肃《读者》紧追时代步伐,及时转换媒体平台,让互联网时代走进《读者》。

进入2015年以后,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把读者或者叫做阅读方式,带入一个新时代了,这个就是无法抗拒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谁还会回到过去的阅读方式呢?

就像今天出门就是公交,谁还会徒步或者骑自行车上路?

所以,阅读方式的导流,把纸质的阅读之流给断了,就像水改了河道一样,怎么会回到原来的河道?

但是,《读者》也与时俱进,于2011年6月就推出了苹果APP ,当年就有300万用户下载,这个数字还没有创刊第一年的发行量大。但是,也仅仅在美国《读者文摘》第一次破产申请之后的两年,就完成了媒体的革新转换,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

为什么美国《读者文摘》要倒下,而昔日被动打版权之争的中国《读者》却依然站立?这就涉及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纸质媒体会不会彻底死亡?

我认为,没有这个可能性。因为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手机阅读。

例如有些电信基础设施不好的地区,可能手机阅读的效果会很差,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也不允许带手机到校,那么纸质阅读就仍然存在。

纸质与电子阅读的格局将是长期的,目前看,可能纸质《读者》的阅读量,还要继续下滑的。

除了阅读平台和体制的巨大分工,我认为《读者》应该提炼和优化阅读质量的分工。

尽管手机阅读非常大众,但是,阅读内容都是同质内容,甚至有低俗化的倾向,创造力活跃程度不足,优质内容被淹没,无法吸引高品质的阅读和创作。

社会发展的规律总是潮流必须是尖端的。而尖端的潮流,往往在受众中是比较滞后的。

所以,《读者》要再创辉煌,从发行量上来看,没有提升的可能性了,如果以质量取胜,就需要再次创新,过去那种“拿来主义”的思维就不适合新时代新体制下的传播需求了。

这就需要我们占领质量高地,建立起阅读的领潮者地位,成为传播的源头,而不是跟风者逐浪者。

总而言之,危机有危也有机。而中国的“机”似乎比美国要大得多。因为中国《读者》立足于中国,就是很大的一个机遇。所以,中国《读者》至今仍然在生存,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