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看到网上关于《读者》这本杂志的讨论和文章多了起来。作为60后的我,猛然想起自己大约有一、二十年没有买过和读过《读者》这本杂志了。
然而,青春的记忆因了近日《读者》的相关信息而慢慢复活起来:那清爽悦目的封面、淡淡飘散的墨香、启人心智的文章,经常会给人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就好似跟初恋情人约会一般。
于是,便产生了探寻这位初恋情人后来过得好不好的愿望。经进一步查询得知,《读者》不仅是我这样的60后、而且还是70后、80后三代人的青春记忆了。《读者》目前依然存在,但早已不复当年的鲜活模样,也早已不再有当年的地位影响,一如深秋时节马路边那株不显眼的普普通通的月季花 。
望着《读者》渐行渐远的背影,就像看着自己的青春层层蒙上模糊的尘霾,有几分怅然和落寞,也有几分成熟和笃定。为了忘却的告别,也是迟来的致敬,下面就大致回顾一下《读者》这本牵动着几代人情怀读物的发展历程。
一、创刊
1978年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
在经历了十年模式单一的精神空白后,高考恢复、国门打开,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蜂拥而至,对知识的向往、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外部世界的渴望,席卷了全体中国人。
1980年秋,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曹克己,找到郑元绪和胡亚权两个年轻人,让他们办一份新杂志。但在当时,就连曹克己总编自己都说不清楚,这本新刊物应该办成什么样子。
胡亚权此前只办过出版社内刊,郑先绪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和胡亚权一样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男。两人跑遍了兰州的书摊报亭,翻阅了市面上并不丰富的报刊,最终决定在兰州一间六平米的小房间里办一本内容丰富的文摘。
胡亚权后来回忆说:考虑到甘肃本地作者缺乏等因素,我们决定创办一份品位较高的综合性文摘杂志,并请读者推荐稿件。综合考虑当时的整体情况,定下了“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16字办刊方针。
1981年,《读者文摘》在西北这片贫瘠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横空出世。一如40多年前这里聚集的那群红五星,迅速闪耀和照亮了整个中国。
《读者文摘》创刊号封面以红色为底,神采奕奕、不施粉黛的女演员娜仁花目视远方、眼含向往,加上一篇篇观点新颖、内容鲜活的文章,使《读者文摘》宛如一道清泉“咕咕”流淌在干涸的大地上,一下子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
在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墙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这,似乎是对呈现在国人面前的《读者文摘》的最好诠释。
二、传奇
《读者文摘》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
“博采中外,荟萃精华”的办刊主旨极好地顺应了时代潮流。
首期出版的《读者文摘》印了3万份。到年底,印发量突破 9万份。两年后,总刊印数突破 90 万份。大量读者来信涌进编辑部,最多一天能收到 9 麻袋信件。
《读者文摘》的红火,引来了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的注意,因为名称等争议,双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版权战争,最终在 1993 年,以甘肃版《读者文摘》改名为《读者》结束了这场纷争。
改名后的《读者》,继续一路高歌。
1994 年,在各类期刊征订普遍下滑之时,《读者》却逆势而上,发行高达 400 万份,成为全国第一大刊。
1998年,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居民期刊阅读率进行随机抽样。报告显示,每百人中阅读《读者》的人数达到12人,遥遥领先第二名。
进入新世纪后,《读者》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
从 2004 — 2007 年,《读者》的月发行量达到了400万册以上,且平均期印数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创下了“中国和亚洲第一期刊、世界排名第四期刊 ”的神话。
《读者》,这本最初"开在无人知晓地方"的最美丽花朵,谱写了一曲属于自己的传奇。
三、失落
进入新世纪,在《读者》达到巅峰辉煌背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一个新的阅读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应当说,大众的阅读精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互联网的崛起势必伴随着《读者》们的落寞。杂志的月发行量在 2006 年达到顶峰的一千万份以后,便开始一路下跌,到2018年的时候只有 487 万份了。
尽管在2015 年底,读者传媒在诸多期刊中成功突围,于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赫赫有名的 " 中国期刊第一股 "。但上市后的营业收入却逐年下降。2021年,上市 6 年的读者传媒,市值缩水超 150 亿。这是一个纸媒失落的年代,就连创造了传奇神话的《读者》也概莫能外。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那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已匆匆数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那么钟情于《读者》的60后、70后和80后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它的告别。也许是某个季度忘记了续订,也许是发现电脑和手机里的视频已经看不过来,风靡一时的国民刊物,就像很多旧事物一样,慢慢不再被提起。而年轻的90后、00后,大概压根就没有翻开过对自己来说完全陌生的《读者》。
在当下激烈对立的舆论场中,年轻的90后和00后们,正在使用新时代的价值视角,瞄准诞生在80年代的《读者》。在年轻网民聚集的B站上,有人对《读者》那种眼光向外的“世界美好+心灵鸡汤”的文字进行了讨伐,甚至给它戴上了“崇洋媚外”的大帽子。
今天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四十年前的信息匮乏、阅读趣味,以及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世界的向往;而当初《读者》的钟情者们,大概也不能真正理解年轻人对一本老刊物的敌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曾经激荡闪耀在时代潮头的《读者》,在不断涌动的时代浪潮中渐行渐远。与之相伴的,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和情怀敬意!
四、评价——读者说《读者》
读者1:
无论是《读者文摘》还是更名后的《读者》,都是陪伴自己青葱岁月的知己,上学时会节约下零用钱买它,工作了每年必订,翻阅着带有墨香的《读者》很是满足,遇到好的文字会标注记录下来!家里的旧书卖了很多,可是每每拿起《读者》还是不忍!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它了!感谢曾经的知己!
读者2:
《读者》从视线中淡出的同时,大众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也同时消失了。这是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化时代给现代人带来的弊病!我还保留着买书来阅读的习惯——我喜欢翻开书页带来的墨香;每一本书,都见证了我走过的岁月和心路;每每走进书房,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满满都是灵魂的香气!
读者3:
《读者文摘》曾经是自己特别钟爱的一本杂志,每一本到手后都会用心阅读,遇上心仪的文章还会一读再读。然后期待下本。一年后我会将它们装订成册。这样的一年又一年积下好几箱,几次搬家也动过丢下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带着它。直到最近十年我与它开始渐行渐远,如今只是偶尔买一本看看,但早已没有当年的感觉。
读者4:
怀念的人要与时俱进,鄙视的人要多点宽容。《读者》属于一个时代,它曾经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阅读记忆。那些90后或者00后以鄙视甚至激烈的方式讨论《读者》,恰好说明了《读者》曾经发生的重大影响,甚至仍然在发生着影响!
读者5:
作为一个读者,从看《读者文摘》,到看《读者》,再到看着《读者》远去、看着我这个读者也渐渐老去!其实,我们都给予对方很多:《读者》给了精神食粮、美丽的文字、精美的图画,我们则给了它订单、销量!我们之间应该是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读者6:
从更高的历史视角来看,纸质刊物的式微,就像电视、报纸、广播的式微一样,是正常的媒介生态更替,我们大可以用更加温情的姿态挥别《读者》们,就像挥别自己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挥别自己曾经的初恋情人。
读者7:
《读者》顺应时代而兴。时代的产物,总会无可避免地被下一个时代抛弃。但即便我们今天不再欣赏、甚至是鄙视这些杂志的" 煲鸡汤 ",但也无法否认这些杂志曾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灵震撼,可能再也不会有杂志像《读者》这样的"传奇 " 故事了。
致敬《读者》!
读者致敬!!
参考文章
1、莫作栋:《读者》:一本国民杂志的传奇之旅
2、曹吉利:为什么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告别《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