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怎么灭亡的被谁灭的? 空谈最误国

发布者:饺子不蘸醋 2022-5-13 11:23

说到我国的各朝各代,可以说每一个朝代的资料都是非常厚的。而朝代多,有些人喜欢秦国。有些人喜欢唐朝,有些人跟小编一样喜欢宋朝。宋朝统一的时间很多,那你知道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被灭掉呢?不妨跟着一起去探究探究历史吧。

一、北宋的建立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建立之前其实中国还处在五代十国的后期,南北政权都有不少。后来柴荣逐渐剪除各地政权,开始了一统中原的大业。不过也是可惜,柴荣没奋发图强多久就病死了。留下的孤儿寡母只能在赵匡胤一些大臣的协助下才能维护统治。但是赵匡胤早有不臣之心,发动一场陈桥兵变就轻松篡了权。

赵匡胤篡了后周的权之后就建立了宋朝,之后也是按照先南后北的政策渐次开始统一全国。攻灭南方的政权进展很顺利,很快就统一了南方广大区域。不就之后就开始进攻北汉,979年,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宋算是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之后宋军又继续进攻幽州,可惜被辽将耶律休哥带兵击败,这就是有名的高梁河战役。又过数年,宋太宗继续帅军北伐,一开始是势如破竹,取得很多胜利。可惜后来因为协调不利,再次败北。经过两次北伐的失败,北宋基本放弃了收复幽云失地的计划,对辽朝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

到了1004年的时候,辽朝萧太后帅兵南下,宋廷惶恐,人人自危。辛亏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迫使宋真宗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而各地的勤王军队也陆续感到,最终双方议和,签订了檀渊之盟。此后,北宋和辽朝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和平。

二、不安的四周

北宋建立之后其实周边还是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说云南那边的大理国,东北的辽国,西北的西夏国,还有后来的金国和蒙古。宋朝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时长发生冲突,前文说了和辽朝的战争,再来说说和西夏、金朝的和战情况下。

1、北宋和西夏

1038年李元昊称帝,西夏国建立。西夏国建立后要求北宋的承认,北宋朝廷认为不妥,就拒绝了。结果可想而知,双方的矛盾迅速加深,西夏国不断发动对北宋的战争。要说宋朝也是,跟个小小的西夏国打也是赢得少,输得多。最终双方估计打烦了,也打不动了,就重新议和。当然,条件是李元昊取消帝号,但是北宋给你钱。现在想想北宋也真是有钱,前面给着辽朝的岁币,接下来又给西夏。

谈妥了之后双方就休战,并且重新开了边境的贸易,民间的商贩往来慢慢恢复。

2、北宋和金

北宋对幽云十六州是真的念念不忘,终于在金朝建立之后看到了辽朝必定灭亡的趋势。于是就想跟金朝约定共同灭了辽国,然后收回燕京地区。这就是宋金海上之盟。

不过宋朝对外作战是真不行,一边金朝是节节获胜,宋军这边是接连失败。后来没办法只能和金军夹攻燕京,胜利之后金人又不愿意把燕京还给宋朝了。要不说宋朝有钱吗,我不仅把原来给辽朝的岁币给你,还每年给你一百万贯钱,把燕京和所属的六州还我。于是事情就愉快的解决了。

不久之后,辽朝就在金的进攻下灭亡了。

但是金朝在这次战争中看出来北宋好欺负了,灭辽之后就干脆南下攻打北宋。这一次北宋君臣还是吓得抖如筛糠,宋徽宗直接把皇帝禅让给儿子赵恒了。幸亏北宋也有几个硬茬,暂时割地赔款议和了。但是金兵不久之后又来打宋朝,这次直接攻陷北宋首都开封。靖康二年还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一堆的王公大臣、宗室妃嫔给掳走了。这就是靖康之变。

三、南宋的建立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以临安为行在,史称南宋。而南宋相比北宋也好不到那里去,最终还是被蒙古铁骑横扫,留下崖山悲歌!

再次细读宋史发现,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经济、社会、文化都很强大,而且也不缺能臣良将,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人为此分析南宋灭亡的种种原因。有人说宋朝灭亡的原因是制度上缺失,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也有人说南宋灭亡是“汉奸”和主和派太多,还有人把北宋以及南宋的灭亡归结于没有良马。但如果另一角度看宋朝,你会发现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三样东西。

一是毛笔。毛笔是我们文化延续一种重要工具,一直到民国时我们还用毛笔写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工具。当然用毛笔能写出漂亮的书法,并能画出国画。有人说毛笔怎么成了南宋灭亡的另一种因素呢?因为宋朝很多皇帝喜爱书法绘画,这种发扬文化传统的爱好虽然值得称赞,但皇帝如果把这种爱好当成主业,没有了危机感,就会适得其反。

比如宋朝第8任皇帝宋徽宗赵佶,从小就有艺术天才,不仅擅长绘画,而且还创造一种书法笔体“瘦金体”,他没事时就在皇宫画鸟画花,还自创了“院体”,后来被金国掳到金上京传授金人书画技艺了。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酷爱书画,而且赵构最擅长真、行、草书,书法很有韵味,如果王羲之还活着也会自叹不如。赵构还写了一本书法书籍叫《翰墨志》,现在留下来的一幅草书《洛神赋》写的非常好,他却对失去半壁江山丝毫不发愁。这种上行下效的风气,必然使民间效仿,书画名人尽出,尚武精神却在流失。

二是理学。宋朝的理学很发达,也代表着一个时代哲学发展,各个流派百家齐放,甚至快要赶上春秋时代。当时北宋“理学三先生”, (石介、胡瑗、孙复),还有“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这些人称得上宋朝理学的鼻祖。到了南宋,出了朱熹与陆九渊,还有司马光一大帮弟子,继续推动宋朝“理论”发展。不可否认这些理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但细细品味,与春秋时那些学派差了很多,因为这些所谓的理论家,没事时开个山门,筑个小院,吟诗作画,享受着田园般生活,神侃一通就创制了“理论”。当时北有契丹大辽和西夏虎视眈眈,后有崛起的金国蒙古,却没有一个研究宋朝形势与治国安邦之策,很多人崇拜这些没有危机感的“理论”家,不灭亡就怪了。

三是舞蹈。在宋朝人们生育观还很先进,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很多人家都希望生个女儿,长大后学习吹拉弹唱舞。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自己的姑娘嫁到“豪门”去当一个乐姬或舞姬。那时宋朝官员和一些豪门大族,如果家里不养几个乐姬或者舞姬,他们都不好意思出门。这种风气给宋朝带来了一种不好导向,靡靡之音充斥着整个国家,即使有心想收复失地的人,也会随波逐流。比如柳永的新派宋词虽然被一些人抵制,后来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种风气必然导致国家不思进取,即使上来一个有心的皇帝,也一时半会扭转不了这种社会风气。

解析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一个王朝灭亡并不是一朝一夕,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繁荣的朝代为什么一直以来人们鼓吹的都是宋朝经济厉害?

因为如果单纯比较武力宋朝可能就是个弟弟但武力差归差,宋朝究竟是怎么从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的中国?这个故事还得从五代十国说起

唐朝末期,诸雄崛起

历经了连年的争斗之后

时间线来到了五代十国的第四站

——后汉

众所周知

后汉靠的就是二五仔刘知远

在契丹人背后打黑枪

才得以成功建国

那时候

耶律德光带领的契丹人刚刚踏翻后晋

入主开封称帝

结果还没几天

契丹人就纷纷染上了一种陋习

——好吃懒做

没钱?抢

没军粮?抢

投降又怎样?照样抢

原本投降的汉臣以为

契丹入主中原只是换个国号而已

忍忍就过去了

没想到他们竟然全都要

于是之前一直在看戏的刘知远

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全国上下聚力同心

居然真的把契丹人一路打回了北方

顺带建立了后汉

但刘知远和他的手下也不是什么好人

和契丹人基本一路货色

天天想着办法搜刮民脂民膏

幸运的是,登基短短一年

刘知远就遭到了自己的报应

光速去世

继位的是他儿子刘承祐

可是问题也来了

老臣们非常不服这位新皇帝

不仅经常在刘承祐眼皮底下大打出手

还天天在他面前嘲讽

于是满怀怨恨的刘承祐做了个决定

把一众老臣骗到宫里

连带他们的家人统统给剁了

来了一场血腥大屠杀

而当时被屠杀的这群大臣里

有一个叫“郭威”的将军

因为出差躲过一劫

得知自己全家都被弄死了后

郭威化悲愤为力量

决定亲自手刃这个狗皇帝

看到这里

可能有爱卿会很疑惑了

别急,关键点

就出现在这个郭威身上

要知道,郭威是靠打仗起家

又是后汉将军

当然不缺乏能用的手下

而在这群下属里就有那么一个人

他叫做赵匡胤

赵匡胤他爸赵弘殷

曾经是后唐的禁军统领

手掌兵权,风光无限

也不知道赵匡胤年纪轻轻

为什么不跟着他爸混

非要自己跑出来投奔郭威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郭威发动兵变

在澶州被黄袍加身时

赵匡胤就是他的有力支持者

就这样

郭威建立后周,登上帝位

赵匡胤也当上了滑州副指挥使

历史上经常有传言

说赵匡胤会什么太祖长拳盘龙棍法

这个朕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但有一点能确定

赵匡胤,他真的很能打

从早年跟着郭威征讨河东节度使

到后来的高平之战砍翻北汉

顺手救了柴荣一命

再到后周攻南唐之战

赵匡胤的赫赫战功

可以说全靠自己一双手打出来

老实说

如果历史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可能就不是唐宋元明清了

而是唐周元明清

但不知道是不是天意

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大多五代十国的君主都有短命基因

郭威不例外,柴荣也不例外

郭威登基后,短短四年就嗝屁了

柴荣在位六年也不幸病逝

只留了个七岁的柴宗训屁事不懂

而辅佐他的,正是赵匡胤

此时的赵匡胤

官位已经当上了殿前都点检

也就是禁军最高长官

公元960年冬

北方传来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契丹人,又双叒入侵了

但为什么说奇怪?

要知道

游牧民族的行动力极大依赖马匹

而马的生长规律

是“夏饱、秋肥、冬瘦、春死”

也就是说

一般契丹人要入侵,都是选秋天

他们是脑子瓦特了

才会选冬天入侵?

没人想得懂为什么

但我们的赵匡胤就不一样了

想都没想,直接挺身而出

带着大军就杀向了北方

然后当晚军队才走到陈桥

就发生了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没错,他手下也兵变了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剧情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赵匡胤回到京城

逼迫柴宗训禅位

正式登上皇位,国号为宋

顺带一提

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

赵匡胤还送了柴家人一块免死金牌

这就是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这个时候的宋朝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宋朝

它和五代十国中前几个朝代

其实没什么太大差别

十国还有一大半

南方完全没统一

燕云十六州有也还在契丹手里

这怎么能叫宋朝?

所以接下来

赵匡胤的目标就是,统一全国

在此后的十六年里

赵匡胤带领军队

先后灭掉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

眼看着宋朝已经征服了大半个中国

距离统一全国

也已经是一步之遥

宋朝皇帝突然就变成了赵光义

公元976年的一个晚上

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宫里喝酒

结果第二天清晨

赵匡胤被发现死在了宫里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没想到赵匡胤辛劳大半辈子

最终也没逃过五代十国皇帝的短命基因

还没来得及统一全国就嗝屁了

而接替他的正是赵光义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吴越主动投降

北汉也在公元979年顺利被灭

北宋做到了形式上的统一

真正开启了史上最璀璨繁华的时代

——宋朝

至于燕云十六州始终没有回收

伐辽失败、澶渊之盟

神宗变法等

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宋朝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回顾历史,宋朝就像跟中国人开了一个玩笑,富到极致却走向灭亡。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宋朝灭亡带来了哪些后果?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社会的一个朝代,虽然它周围强敌林立,北有大辽、西有吐蕃、南有越南、西北有西夏,皆不能战而灭之,一统天下,但是它却在经济文化领域开疆拓土,重视商业,实行文官政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封建王朝,人口是唐朝的2倍,财政最高时达唐朝的4倍。 那么,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一流,底蕴深厚的大宋帝国,最后还是被强大的蒙古骑兵给消灭了。有一种说法叫宋亡无中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宋朝灭亡了呢?

一、缺乏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丢失,让宋朝没有很好的北方防御屏障。靖康之耻后,北宋的统治结束,北宋的皇帝和太上皇都成为金国的俘虏,就连重要的军事防御线幽云十六州也被金国占领了。 赵构在南方建立的南宋政权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南宋的经济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小有名气的。但是缺少北方防御的屏障,没有一道强大的国防线的南宋,野心勃勃的金国军队能够轻易地入侵到南宋境内。

二、军事制度落后,军队战斗力弱,重文轻武。宋朝统治者担心武官威胁自己的统治,同时也认为治国需要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官。所以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军事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陈旧的军事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再者,由于朝廷重视的只是文官,武官在朝廷得不到重视,身居高位的都是文官,对军队的资金投入也跟不上。平时不注重军队的训练,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弱,当遇到外敌入侵时根本招架不住。

三、削弱地方经济,当外敌入侵时,地方没有钱粮抵抗,只能坐等中央救援。宋代的经济虽然发达,但是由于统治者所实行了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宋朝的财政收入大都集中在国库,中央朝廷富足了,当时的开封和杭州可以说是比较有名的国际大都市了。 可地方经济却很不景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境地。遇到灾荒时全靠中央救援,当外敌入侵时,地方更是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支撑军队去抵抗。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缺乏钱粮的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抵抗外敌,这就给入侵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士族制度衰落,大批寒门一夜之间登上最高政治舞台,毫无经验,空谈误国。宋朝的士族制度相对比较落后,统治者破格录用“人才”的事经常出现,宋朝科举考试的规模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每年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仕途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许多地方还出现有较严重的买官卖官现象。 大批的寒门子弟在一夜之间能够进入到中央朝廷任职,而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经验,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治理国家,但是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根本无法执行,没有操作性。

宋朝以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强大到令侵略者能够望而生畏,不仅仅是要有强大的军队和发达的经济社会,还要有民主和自由,统治者不能够只是偏向某个地区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地区,要懂得兼顾全局。当然,所有的这些不能够只停留在计划和总结的文稿上,也不能空喊口号不做事。

宋朝的灭亡带来了中华文明的倒退,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家天下”意识又开始流行起来,执政者的高度政治自觉已然缺失。宋高宗时,有臣子对他说:“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意思是这个天下并不是独属于陛下一个人的,皇帝只是代替百姓管理天下,作为统治者必须高度自律,才能做个清明的好皇帝。然而那些来自草原的统治者,却又重新把当时的中国拉回了魏晋隋唐时期,把人口和财富都当成私有财产,推行中世纪的“投下分封制”。

再者是“家臣制”的兴起。对宋朝臣子而言,他们仅是为皇帝服务效命、处理政务的人,并非是任由皇帝处置的家臣,所以皇帝必须接受世俗道德的约束,不可以随意处置臣子,君臣之间各司其职。然而到元朝之后,君臣之间的公共关系变成依附关系,臣子的生死完全由君主所掌控。

第三是“诸色户计”制度的粗暴推行。宋代实现募兵制后,人民基本上不用服兵役,征兵全靠自愿,劳役也不多见,而且服役是会有报酬的。然而元朝统治者却按草原旧制,强制推行全民服役的“诸色户计”制度,将全体居民按照职业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盐户、儒户等,所有职业一经划定便终身不许更改,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身份还要世代相承,无偿承担相应的赋役。

第四乃是“籍没制”的再度泛滥。“籍没制”是指若有一人犯罪,其家属、奴婢和私有财产都要被官府没收。这一制度从秦汉时开始盛行,但到宋代时已经很少使用,而且宋朝律法还对“籍没”的使用有着严格限制条件,要求必须上报至提刑司,经审核同意后方许籍没。元朝后,籍没制度又泛滥起来,官员可以随意决定是否“籍没”,财产权观念发生退化。 第五是肉刑与酷刑的制度化。自汉文帝废除肉刑之后,黥、劓、宫等肉刑已基本废弃不用,到宋朝时只保留了刺面之刑,其余刑罚从来不曾恢复。然而元朝统治者却公然将肉刑写入律法,至于凌迟等在宋代已经很少应用的酷刑,乃是法外之刑,不过元朝却将其正式编入律法,还代替绞刑成为元代死刑的两种执行方式之一。凌迟泛滥化,让原本逐渐趋于文明的宋朝法制走向野蛮,开始全面倒退。 第六是“人殉制”死灰复燃。人殉,即用生人来为死者陪葬,是极其野蛮蒙昧的行为。自汉代以来,人殉制度就已经基本在中原王朝消失不见,只有北方的鲜卑、契丹、女真等草原部族还不同程度地有所保留。 然而元朝统治者不仅自己死后要求宫女殉葬,甚至还大肆鼓励民间自发的殉葬行为。《元史》载:“大同李文实妻齐氏、河南阎遂妻杨氏、大都潘居敬妻陈氏。冀宁民妻魏益红以夫死自缢殉葬,并旌其门。”在这一恶俗中成长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也沿袭了人殉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才彻底废除。 第七是治理体系的粗鄙化。元朝君臣的文化层次完全不能同宋人相提并论,宋朝发达而繁密的治理体系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元朝人来说是难以理解和继承的。

于是我们痛心地看到,宋朝优良的司法制度被元朝皇帝大肆破坏,大理寺被取消、律学被取消、刑法考试被取消,就连鞠谳分司和翻异移勘制度也被悉数废弃不用。 其实,从整个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宋朝之前,中华文明日趋民主,更加关注人民,而宋之后,中央愈加集权,而更至清朝时,大臣更是以皇帝的奴才自称,也就难以实现近现代化了。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