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学问,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我希望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发布者:心型空气 2023-3-29 18:51

《分手大师》、《恶棍天使》到《城市之光》,似乎邓超的电影已经被打上了“烂片”的标签,从期待到无奈,不要说去电影院贡献票房,就连在电脑上看都失去了兴趣。

没想到国庆假期陪儿子一起看《银河补习班》直接触碰了我的泪点,一个80后大叔数次差点落泪。我从来不认为我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但是我今天觉得我欠邓超一张电影票,而且是全家福。

一旦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管是电影还是人生都难以再揭掉。

马飞从小被幼儿园老师打上了“缺根弦”的标签,说通俗一点就是“娃是个好娃,就是反应有点慢”。

按照马飞的人设,如果马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这孩子绝对废了。按照那个年代的特色:“缺根弦”孩子的正常人生轨迹(我和马飞是同一年上的初中),初中半路辍学、随便找个工作是马飞的归宿。

然而马飞距离全省高考状元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还是马飞选择了自己的爱好——飞行员,马皓文、马飞父子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相信每个“儿子”都希望有一个“马皓文”式的爸爸。当儿子淘气面临被开除的时候,马皓文站在教学楼下面和阎主任打赌:“我的儿子班级前十、年级前十、他的照片会挂在这里!”

没有人相信“马飞”的时候,身为“父亲”的马皓文选择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儿子;哪怕所有人都觉得马飞缺根弦,马皓文依旧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我很想问一下全天下所有的父亲:你们是否无条件相信过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第一件做的事情是指责呢?

埋怨孩子废了的时候,先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赌约立下了按照常规套路就是践行约定。我以为我会看到一个耐心给孩子辅导,给孩子树立信心的父亲。事实上现实中这种父亲很多,多到满大街都是。心血来潮喊几句口号,三分钟热度过后又抛到脑后。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孩子的压力。当埋怨孩子不成功的时候,很少有人想过自己是否挺直的肩膀扛起了儿子身上的重担?

我看到的是马皓文带着马飞玩、去看航展、买电脑打游戏、不做作业……这就是“马皓文式”父亲做的混蛋事,马皓文选择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来改变马飞的思想。马皓文说:“儿子,忘掉那一切!”,我觉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儿子,有事爸来扛!

看看马飞的思想动态:从“爸爸,太难了,我还是去卖煎饼吧!”到“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父亲是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

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现在有多少的父母用命令的语气告诉孩子“你必须怎么怎么做”,对孩子强行灌输自己的理念。曾经这种教育方式拥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是虚假的繁荣背后却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对家庭的厌恶,他们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身教要重于比言传,我们要扭转自己的思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马皓文也是人,他申诉失败以后也朝马飞发脾气,他却选择了向儿子认错。其实向儿子认错挺难的,尤其是一个骄傲的父亲。在生活、在工作面对众多压力,不得不低自己的头颅、抛掉自己的骄傲,回到家中还要受“熊孩子”的气,凭什么?我是你老子,我不是你儿子!

正因为你是他老子,你可以给别人低头,为什么犯错以后不能给自己的儿子低头呢?懂得生活的艰辛却不懂得家庭的艰辛吗?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看《银河补习班》,我们不是在看毒鸡汤,而是从其中反思自己在教育上需要改进的地方。《银河补习班》也不是在教我们带孩子去旷课,它只是在用一种比较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讲故事,来引起我们的反思。

爱迪生和马飞的人生轨迹十分的相似,从小被人嘲讽、在学校被老师当作低能儿,但是爱迪生在母亲的鼓励下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我们缺少的不是爱迪生,而是缺少爱迪生母亲、马飞爸爸这样的家长。

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第一次做爸爸没有经验,但是我愿意陪着儿子一块学习。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