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经验——内审人要有自己的方法论
要了解内审人自己的方法论,就要先明白什么是方法论?
这需要和世界观连在一起说,世界观是你“认为世界是什么?”,方法论是你要“怎么办?”
总之,方法论是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套方法体系,它既是思想,也是工具。
1.质疑与先入为主
质疑一切可以质疑的,然后,通过证据来反驳你的怀疑,消灭掉一个又一个怀疑后,剩下没有证据可反驳的,它就是潜在的事实之一。
避免反方向操作,犯“先入为主”的毛病:有倾向地寻找证据来证明你的怀疑!
2.一切皆有痕迹
天上飞过一只雄鹰,空中并没有留下它飞过的痕迹,但是,地上却有注视他的猎食者或受惊的小动物。
内审人,要相信任何错误或舞弊都会留下痕迹,包括实物、记录、表情、人际关系等。有形和无形的变化,都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痕迹追溯到事实。
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假设其他可能性应该有的痕迹,相互参考后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痕迹。
3.因果关系
现有的结果,肯定有前置的一系统操作推动的,分析工具中的“鱼骨图”,“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其背后都有一个潜在逻辑:因果关系。
审计过程中,你看到一份合同,一笔付款,一张发票,你就可以推导出他之前程序,任何异常,都有原因,或不止一两个。
正向来看,因也会产生果,这对现有业务的评价,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未来业务的趋势判断,都有很好的价值。
4.整合与重朔,归纳与演绎
审计要做的事,主要是还原事实,而事实隐蔽在一个个细小的痕迹与证据之中。
最大的干扰因素,不是证据不足,而是被误导。
我们要做的,先把有疑问的信息排除,留下没有疑问的信息,以此构筑事实。
重塑,需要的不是一两个证据,而是多个,多方面,在零零星星的信息下,还原全貌。
“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说话,是最容易被有心人用来误导你的,所以,证据尽量要全面多样。
5.量变到质变
审计人员的成长,很难一促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思考。
不怕摔倒,就怕止步不前。
有很多人依靠“一招鲜”就可吃遍天下,那绝不可取。
无论是任何业务,都不会有止境,从象(表面问题)、数(数字化,逻辑)、理(代表的规律与道理)、占(预测相关的业务趋势与风险)的角度一步一步前进,你发现你前面永远都有一座高山。
寻找中,偶然间会发现:自己已然也变成了是一座大山。
开展审计业务,不能急于求成,审计成绩是从一个个文件中产生,是从一条条细小的线索中索而来,依靠的是坚持和用心。
千万不要迷信“金手指”。
所谓的金手指,都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成熟思虑之后的偶然绽放!
6.道德观
“舞弊三角”理论认为,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合理的,是正确的,也会找理由来解释自己所做的任何坏事。
道德感,能约束人的行为,同时也能指引人们向好的方向转变。
自己的道德观,被审计对象的道德观,整体环境的道德观,对审计业务都有影响,且影响极大。
要在日常小事中获取人们的道德感,找到他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观,行为、语言、态度、表情、眼神等等,都可以反映原本藏在心底的道德观。
7.想象力与逻辑
想象力很重要,在没有证据指引时,需要充分的想象力来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
但是,想象力与事实逻辑往往有偏差。
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据想象力模拟事实,寻找有用工具,尤其是审计方法和证据渠道,当事件已经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时,就要可转为逻辑分析。
6.“无我”与“有我”
无我是指:做确认与评估,一定要忘记自己的主观印象或固有观念,要忘记自己的“业绩需求”,忘记自己的喜好。
一切都要以证据为依据,绝对冷静地还原事实、做出最合理的评估与判断。
无我的另一方面:不用职权参与其他部门的业务,不谋取个人利益。
有我:要清楚自己的真正职责,必须要掌握可获取信息与证据的权力,以及拥有还原真相的能力。
7.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人有两面,企业也有两面,世界也有两面。
当我们提出审计结论或审计建议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再好的审计建议,也存在负面影响的一面,比如:你提升了安全和质量,就会一定程度上放弃成本与效率,反之亦然!
员工管理亦如此,提升了工作业绩和工作强度,就降低了员工满意度或忠诚度。
审计人必须明白:任何观点和建议的背后都会附带一定量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我们所要做的是:全面充分的评估,小心谨慎地提求下,敬畏规律!
8.审人审己
审计,一般是审计别人,那是职责和权限。
却很少受人审计,也很少有人指导帮扶以弥补自身短板,所以,自省自知很重要。
对自身的能力、经验、知识结构、情绪、权责,时刻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避免自大和盲目。
真正的高手,审计成果未必每次都亮眼,做人却从不高调,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表现出来的最大特质:情绪稳定,做事节奏稳定,输出成果亦是稳定而持续。
亲,多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