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门经验的学问!泉果基金刚登峰:没有永远爆发的行业,只有穿越周期的个股

发布者:那雨化作相思泪 2023-5-6 08:09

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 刚登峰

“任何行业,任何商业模式,只要有价值输出,投资者最终都会认可。”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专访时,“价值”一词被刚登峰多次提及。

作为业内知名的价值派基金经理,刚登峰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近10年投资管理经验。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学士和管理学硕士,曾任东方红资产管理执行董事、首席策略、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2022年8月,刚登峰加入泉果基金,现任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

刚登峰的投资理念是自下而上选股,他相信竞争力强的公司能在穿越周期后创造价值,随着企业价值中枢提升,投资者最终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他看来,投资最终仍需回归商业本源,他对行业没有偏见,更看重商业模式本身带来的机会。

“做投资其实和做医生很像,很多时候就是靠经验培养起来的直觉。”采访中,刚登峰特别提到了经验的重要性。他的能力圈极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给企业分类,给商业模式归因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经验的沉淀。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方向,他相信,随着经济触底回升,不少板块都会有积极的变化,未来两三年会是比较全面的机会。

穿越周期,以价值为锚

券商中国记者:你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刚登峰:我的投资逻辑是自下而上选股,相信竞争力强的公司在穿越周期后能创造价值。企业的价值中枢提升,最终会带来投资回报的提升。

以海外的科技股为例,早年,不少价值派投资大佬都不投科技股,大家认为科技股变化大,难捕捉,很难建立一个框架去培养对这类股票的信仰。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科技企业其实出现了不少价值型个股的特征,比如,行业竞争门槛变高,小公司较难进入,头部公司的竞争力具有持续性。

任何行业,任何商业模式,只要有价值输出,投资者最终都会认可;只要验证的时间足够长,就足以改变观念。这就是我的底层信仰,也是我一直践行这套投资逻辑的原因。

券商中国记者:你的投资方法论在长期和短期是否同样适用?

刚登峰:坦白说,在大部分基金经理的考核周期里,比如两三年里,上述归因就没那么准确了,影响因素更多会以估值波动的形式体现。例如,公司本身的盈利增长拐点、经营周期、行业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等,要考虑的因素会复杂得多,也会更难判断。

对中短期的投资而言,贝塔的判断是更有效的,但这其实是一件难度特别大的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会选择做行业轮动。市场的反应有时提前,有时滞后,每一次结果都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很难用单一因素去推演,所以,我仍坚持自己挖掘阿尔法的投资逻辑。

券商中国记者:对你而言,自下而上选股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刚登峰:我要选的是竞争力足够强的、能够穿越周期的、具有成长空间的股票。这有两个前提,首先,公司本身要有竞争力,要有一些不同的、显著超越同行的地方。其次,公司要有不断拓品的能力,如果把产品的边界打开,未来的增长天花板就会比较高。

券商中国记者:你对行业是否有偏好?对于处在风口的行业,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刚登峰:产业在变迁,不断有风口出现,需要我们去认知。不过,爆发式增长往往都在初期,所有新产业最终都会走向成熟、稳定。没有永远爆发的行业,总会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总会有新公司后来居上,达成景气度的逆转,这是我入行多年的感悟。

景气度很大程度上由供需关系决定,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公司,可能所处的行业逻辑不同,但都有价值提升的机会。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偏好或者偏见,只要想清楚背后的商业逻辑,最终都有赚钱的机会。

投资是一门经验的学问

券商中国记者:在做投资时,你如何衡量政策的影响?

刚登峰:这种偏宏观的因素我们会考虑,但说实话,考虑得清楚,并不意味着决策就正确。就像美国当年的次贷危机,如果2006年刚有苗头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选择清仓,那你就错过了2007年一整个大牛市。这个结果是很难受的,尽管判断是正确的。

我在这个行业待了十几年,对于市场所处的位置大概还是有自己判断,我会把自己的判断结合政策去考虑。

券商中国记者:这是一个偏直觉的判断吗?

刚登峰:对,这很难量化。我现在会和我们的研究员说,不要等到彻底想清楚了一只股票的投资逻辑再和我们讲,因为等彻底想清楚了,这个机会可能已经过去大半了。在底部的时候,你一定是想不太清楚的。

我印象特别深,2016年到2017年锂矿价格涨了一波,但是到2019年底,碳酸锂的价格从接近二十万跌到了四五万,当时我们身边最乐观的研究员都只能把价格估到八万,但后来,碳酸锂的价格涨到了近六十万。在一开始没有那么多证据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出确定的判断,等慢慢把产业逻辑理顺之后,可能价格面上已经反应很多了。

券商中国记者:你们内部也常提到,做投资其实和做医生很像,很多时候就是靠经验培养起来的直觉。

刚登峰:投资本质是一门经验的学问,积累的案例越多,越容易克服恐惧。我刚入行的时候,有段时间很难克服对下跌的恐惧。等积累了一些案例我才发现,下跌其实是常态。人对未来的恐惧其实来源于不确定性,如果有很多经验做参照,你就会很有安全感。当然,产业也在不断进化,原来的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于现在,但可以给人带来一些触类旁通的东西。

券商中国记者: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差距很大,你是怎么提高研究效率的?

刚登峰:我从不指望用一种特别通用的方法框住所有机会。市场是复杂的系统,就像社会一样,你和各种人打交道不会用同一套方法,但是可以分类。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做行业分类、所属阶段分类、商业模式分类等等,比如,在计算机行业,产品化的公司比单做运维的公司更容易沉淀竞争力。当然,这些分类的方法也都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的。做投资,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本源,把商业模式想清楚,看这些模式能否长期维持。

未来两三年会是全面性的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基本面投资型基金经理,行业布局比较分散,市场上也有不少基金经理持仓的行业比较集中。对于这两种风格的差异,你怎么看?

刚登峰:我认为两者都是理性的选择。如果一位基金经理觉得自己在某些领域有独特认知,那么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很好。我个人经历过多个周期,逐渐形成的风格是,不会选择特别押注在单一个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对于消费板块的恢复情况,你怎么看?

刚登峰:经济是有粘性的,修复需要过程,但我相信消费最终会回到原来的周期当中。消费场景恢复后,大家的信心也会回来,对于这一点,我有很强的信念。无论是社会也好,市场也罢,系统是很有韧性的,背后都是规律在驱动。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多需求都会被释放出来。

券商中国记者:当下二级市场的两大投资主线是人工智能和中特估,作为基本面投资的基金经理,你怎么看待今年的市场方向?

刚登峰:我觉得今年还有其他方向的机会,比如白色家电龙头股涨势就很好。人工智能、中特估、白色家电这三类机会的共性就是机构持仓少且边际有改善。这意味着,这些方向大家原本预期没那么高,现在产生了一些正向的变化。我的想法是,随着经济慢慢触底回升,很多板块都会有积极的变化,整个市场不会像现在这样集中于两个方向,而是有更多机会出来,未来两三年更有可能会是全面性的机会。

责编:杨喻程

校对:祝甜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