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现今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缺乏知识的武装,我们很难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当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和就业优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我们会对这个世界获得全新的认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让自己以舒坦的姿态去面对世界的纷纷扰扰。
但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奔忙,让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似乎成为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于是问题就来了:
我们既不能不学习,又没有时间去学习,那怎么办呢?
其实有研究表明,我们掌握的知识,只需要比入门程度多一点点,就足以应付大部分生活或者工作的需要。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在现实生活当中,结合工作不断实操锻炼,才能够最终将这些知识内化成我们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只要懂得怎么快速入门和掌握到知识的核心要领,就是我们当下情况最好的学习目的。
那要怎么做呢?
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学习,对我们来说最有效。
一般而言,知识分为四个层次:
1,核心知识,如不同专业人员掌握的相关领域知识;
2,相关知识,通往核心知识期间,用以帮我们理解的基础知识;
3,陌生知识,跟我们知识结构不相关,或者我们还不想接触的知识;
4,常用知识,一般我们生活和工作都会用到的知识;
而我们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就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针对某个领域,从陌生知识开始,一步一步进入到核心知识的程度。
但怎么学习才最有效呢?
如下图显示,这是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研究所得的学习金字塔。
听讲、阅读、运用视听等学习方式,是属于大脑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行为,故此知识保留率最低;而实践和教授给他人等主动学习行为,则相对而言会比较高。尤其是主动教授给他人这种行为,知识的留存率高达90%。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因为当知识进入大脑之后,需要跟其他知识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连接成知识点架构,才能够获得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而单纯地让知识进入大脑,之后什么都不做,这种知识的“转化率”是很低的。因为它们只是路过大脑而已,却并没有跟大脑的其他知识结合成一部分,留存下来。
相反,好像跟别人讨论,或者主动去实践,甚至教授给他人,就是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某种逻辑方式调动出来。
好比你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love”,然后你跟喜欢的人表白时,用了这个单词去说,那这种实践方式,就让“love”这个单词,跟你表白的行为有组织地连接起来,在大脑留下了烙印,于是这个单词就记得牢了。
所以,无论学习什么,你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跟大脑形成关联,才有可能长期记住。这也是“学而不思则罔”的原因。
毕竟真正决定你和别人知识水平的差异,往往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你和知识是否产生联系。而学习,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思考的过程,然后通过思考,再建立相关的逻辑架构。
这个意识,我们必须要先建立起来,否则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用。
针对某一个知识,大量泛读
很多人在接触一门新的知识或者学科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入手学习。
一般人的做法,就是买一本这个学科最权威的书籍,然后“死啃”它们。这种做法,只是学生时代的学习方式。
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不是对着一本书精读,而是扩大信息源,把这门知识的几本难度不一的书籍买回来,然后广泛阅读。
例如你要学习经济学,那么你可以先登录豆瓣网,或者网上书店,搜索与经济学教材相关的书籍。
这时,你可以根据“非专业”到“专业”的排序,找出从通识级别到教材级别的几本经济学书籍。可能这些书会有5本以上,把他们都买回来,然后开始泛读。
这里有五个步骤:
第一,先从通识级别的读起。
既然是“通识”,意味着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把这门知识普及给读者认识,所以难度不高,也会给读者对这么知识的脉络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阅读这样一本书,无需精读,所以不会花费我们花费我们太多时间,一两天都能够搞定。完了后,这时你脑子,就会对这门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二,梳理学科的概念和整体脉络。
一门学科,无论是哪一本书籍,都会按照这门知识的框架逻辑去讲述。
所以你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目录和序言。这样就能够对整本书的讲述方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当你对这门知识有过通识的学习后,那么接下来看第二本比较深入论述的书籍,就能够快速辨别到这门学科的需要学习的地方。
把之前你看通识类书籍不懂,或者还不够理解的地方,从其他书籍获得“二次学习”。因为每一本书,对于概念或者术语的解释,肯定不会完全一样。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到它们的意思。
第三,选择性地阅读重要部分。
一本书,真正核心的内容,也许只有百分之20左右,而其他部分,都是为了阐述这20%的内容,而给出的研究例证或者案例说明。
如果你对某个概念和观点不太明白,可以阅读这些案例和研究。但如果你在读第一二本时,已经对这些概念和模型,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就可以略过这些案例了。
换言之,你只要读重点的部分就行。
第四,给每本书的核心地方做批注。
这一步的作用,就是为之后的建立模型做准备,同时也是调动大脑思考的一种行为。
当你读到一些重点部分,或者你觉得是核心地方时,你要把这个地方“标注出来”,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一遍。
例如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挤出效应”(crowding out),你除了要画出书中的解释,如“因为政府的赤字开支,而导致私营部门投资的萎缩”。
对于这个解释,你可能不明白。这时你就要通过其他渠道,好比上网搜索解释,运用“二次学习”的方式,把这个概念的解释梳理清楚。之后,你要把这个新的解释,或者你对概念的理解写下来。
你可以写在书本的空白地方,也可以下图那样,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这个概念的旁边,以便日后回顾和获得理解。
第五,隔天简单回顾学到的知识。
根据遗艾宾浩斯忘曲线的运作,我们的记忆在第二天就开始遗忘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回顾,之后的时间,就很快就学到的东西全忘记了。
所以,学完之后的第二天,可以专选找个时间,高强度地重温你学过的知识,获得进一步深刻的记忆。
整个流程下来,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脑获得大量的信息输入。
这段时间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很痛苦的。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要试图接收看到的每个信息,然后对此进行思考。
但广泛阅读的好处就是,从同类却不同作者书籍当中,我们可以对这门学科的每个知识点获得不同的理解角度。
只要理解的角度足够多,我们才能对这门知识拼凑出全局。
打造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框架
在经过上述步骤的泛读之后,我们对这门学科以及各种术语概念,已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结构了。
当别人跟我们聊起相关的知识,我们至少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也能够回想起这个知识点背后延伸的信息,知道对应的运用场景。至此,我们通过这么学习完成基本的交流,应该不成问题了。
但是,真正把这门知识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还需要去做一步:打造知识体系。
所谓“知识体系”,就是我们能够运用某种知识去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当中,其背后思维展现的存在形式。
这个存在形式,是非常系统和逻辑化的。知识内的每个知识点,都相互连接。
例如学习开车,那么油门、刹车、换挡、变速这些知识点,就是这门知识里的每个知识点,他们不是独立存在的,这些知识点相互连接在一起,相互发挥作用。
当我们学会了开车之后,大脑里就建立起跟“驾驶”相关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知识体系,我们知道遇到什么情况,应该刹车,什么时候应该避让,什么时候应该靠边停车等等。
如果我们这种知识体系不牢固,驾驶汽车就很容易让我们发生交通意外。
在我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之前,我们需要让这些知识有机的连成一体,成为我们大脑里面的其中一种知识体系。
而其中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就是建立知识框架。
例如你想建立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你就要针对这个领域,按照以下步骤去运作:
第一:掌握核心基础概念。
掌握这个领域最基本的概念,是建立知识体系的最重要一步,毕竟这是知识体系底层逻辑的构成因素。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人工作时间也不短,项目也做了不少,但仍然无法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对于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错的。根基不稳,后面再怎么努力也是百搭。
怎么才算真正理解正确了?
就是你知道这个知识点的“边界点”,就是你了解到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甚至还会知道,可以把这些知识迁移到不同领域去做什么。
例如你学习《孙子兵法》,这本书是为战争而写,但你把它运用在商场上,知道哪些法则可以帮助你决胜千里,哪些法则不能照搬运用,那么就说明,你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就有自己正确认知。
当然这个基础知识,想弄清楚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的,这可能需要你结合上实践,不断反复实验,你对知识的认知才能够真正掌握到精髓。
第二,跟外部世界产生关联。
看书获得知识,仅仅是一种被动吸收,只有当你主动让知识跟外部世界关联起来,你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你的思维体系。
正如前文所说,你学习开车,看了很多本关于驾驶的书籍,这些知识,由于没有跟外部世界关联起来,所以很难获得“活化”。
没有获得活化的知识,就无法有机地组织结合成为知识体系了。当你拿着这些知识,解决到外部世界的问题,你知道这些知识的用处及其反馈结果,你对它们有了经验体会之后,自然就明白到知识的覆盖范围。
正因为你了解到这些知识的覆盖氛围,你就很容易运用范围的知识结构,去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
把学习到的理论装到你的大脑,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实践加上反思,最后提炼成属于你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才算是知识体系的运作方式。
第三: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
你学习开车,别人学习开车,都会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也许你觉得开车时,看到行人后第一秒就要立刻踩刹车减速。说不定在别人看来,看到行人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踩一下刹车,再松一下刹车,然后再踩一下刹车,以这种方式减速。
谁对说错?
没有绝对正确的做法,一切要视情况而定。而怎么根据情况去做,就是你自己思维方式的展现。
讲课的老师有很多,但有一些老师能够发明出自己的一套讲课理论,让更多的学习受益,那是因为他对于这门知识,有自己的思维模型。
通过回顾、总结、复盘、梳理你学到的知识,你能够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模型,你就有了这个领域初步的知识体系。
知识如何内化为能力
最后,当你的大脑,对于这门学科有了深入的认知之后,接下来,你就要把学到知识内化为能力了。
正如我前文所说的那样,知识要内化为能力,必须要通过实践。而实践的方式,需要还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一定量的次数超出舒适区的强度保持刻意的练习1,所谓一定量的次数,指的就是我们运用这种知识,一定要经过数次实践,获得切身体验,才能够让我们大脑在操作这门知识的神经元连通起来。
实践的频率,对我们的掌握程度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你每天上路开车,那不到一个月,你的架势技术可能就非常熟练了。但如果你一个月才上一次路,你大脑在这方面的神经元,就很难打通,连接起来。
2,而超出舒适区的强度,是指我们让我们实践的挑战,一定不要留在舒适区内,这样的事情做得更多,也无法增长我们的能力的。不管是实践的时间,还是挑战任务的难度,最好超出我们的舒适区一点点。
例如今天你锻炼口才用了十分钟,那么下一次,就需要锻炼二十分钟。而锻炼的内容,也就是难度,也要相应增加一点点。
这样对大脑产生的适度痛感,不仅会让我们获得深刻的认知,而且通过实践后所获得的能力,也会更加牢固。
3,保持刻意的练习,指的就是对于新知识,要有意识地、刻意地在实践中使用。
比如今天你学习了口才一个技巧,如“根据对方每句话的关键词,进行联想,扩充话题”,那么平常说话很容易冷场的你,一旦意识到你遇到这个情况,就要刻意运用这技巧。
好比别人说“人生就是一个无奈的过程”,那么针对“无奈”这个关键词,联想起一系列相关的无奈事情,以此作为话题的扩充点,这样做,你对于这个技巧的运用就会变得更熟悉。这种刻意练习,才让能促进知识的内化,让你掌握技能。
当然,有了这些实践之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懂得对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复盘,反思总结,然后修正和提高。
复盘的作用,能够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在知识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联。一旦知识点围绕着问题领域彼此关联起来,知识体系就形成了。
这时,你掌握这门知识,也不在话下了。